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正成为优化学校教育软环境,有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理论认识不足或思想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仍停留在浅层的学校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层面,而没有真正通过学校价值观这一核心内容的培育和引领,使学校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得到整体构建和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学文化是关于大学教学"为何教、为何学","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文化凝结,它与大学文化、大学教育文化联系密切,但有重要区别。大学教学文化是观念、行为、方法及制度四种形态文化的有机统一。要建设富有特色的大学教学文化,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是其根本前提;切实破除政绩思维的影响,尊重大学规律办大学是其重要要求;着力提升大学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是其内在动力和保证。在此基础上尤其需要每所大学都牢牢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营造重视和研究教学的环境与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深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积淀、凝聚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衡量一所学校有没有品位、特色、凝聚力和感召力,看什么?看它的学校文化。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会给师生深远影响。学校文化建没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切实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契机,紧密结合历史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元素,尊重学生的求知欲,重视人文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的教育改革越发深入之后,素质教育理念和“双减”政策逐渐深入,一方面帮助学生减轻了课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对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加严苛的发展要求。对作为非主要学科的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而言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切实地分析既有的教学理念及方式中有待改进之处,进而有的放矢地予以调整和优化,以收获更加良好的音乐学科教育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众多音乐学科教师的关注重点,原因在于多元文化可以显著地改善小学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状况,需要切实地引起关注和重视。为此,如何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多元文化及其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采取有效策略确保多元文化可以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渗透效果,逐渐成为教师更进一步追求教育教学效率及效果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学校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学校文化建设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作用和搞好学校文化建设与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对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文化建设的内涵做了界定,从文化认同、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培训能力建设四个层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文化软实力的五个反映要素,对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提出建议:重视教师培训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教师培训文化氛围的营造、深入推进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出台文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和增强教师培训的文化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有深入了解,其次要着力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被很多学校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目前为数不少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大处着眼"有余,"小处着手"不够,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更应关注细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192-192,194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对提高校园精神文明、确立良好的校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实施途径: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行为文化;加大力度建设学校体育场馆。  相似文献   

11.
教师节文化是一种节庆文化、尊师文化和师德文化。教师节文化对师德建设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而又巨大的影响力,它以文化手段传递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沟通教师的思想情感、规范教师的行为,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自觉认同教师节文化中以尊师重教和崇尚师德为核心的价值观,体味到人民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社会历史责任感。教师节文化对师德建设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打造教师节文化,必须突出教师节主题、深挖教师节内涵、创新教师节活动,把教师节文化建设渗透在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文化的变革,是教师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的综合变革。教师团队建设,是建设优质教师团队、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且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团队建设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多种模式。要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真正发挥教师发展学校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团队,真正形成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合作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生活世界中,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样式。教师个体文化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生活风格和独特“面孔”,教师群体文化是教师个体间在共存、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文化样态。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它是在教师的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间的互依互动关系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是新时代加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办高质量教师教育的信念、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师范文化等方面还存在发展困境.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应坚定教师教育乃国之重器的信念,树立举办一流教师教育的目标,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开展高质量的专业建设,培育有显示度的师范文化,并且在信念、制度、专业和文化系统上协同推进,才能够遵循教师教育规律,彰显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办学优势,培养新时代所希冀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5.
现代型学校的发展需要重建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从精神文化的“彬’促行为文化的“外”。教师文化的本质体现在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职业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承载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石。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在民族复兴伟业中承担使命,并非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必须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思想道德品质为基础,用严谨治学的师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德育人,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这一崇高历史使命,无愧于“为人师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贡献。师德培养应该在教师培训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深化课程改革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文化是对教师素养的普遍理解。基于教师文化对课程改革具有积极影响的假设,问卷调查甘肃省2012年“国培计划”120位中学教师。结果显示:如果教师文化是卓越的、合作的、旨向促进学生发展的,既能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也能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8.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新的教育理念能否真正作用于学生,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被践行、被落实,都与教师文化极为相关。课堂是解读教师文化的最佳场域,教师的文化样态可以从教师的文化批判力、文化智识,教师的课程观、学生观等多方面察析。通过观察、透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向生命鞠躬》一课的教学,可以体察教师的教育智慧,可以解读蕴含于其中的教师文化。而无论是"尊重教师生命,关注教师个性",还是"尊重学生生命,尽显人文关怀",都是"好的"教师文化的显性表征。前者可以帮助我们体认教师的文化批判力和文化智识,后者可以帮助我们体察教师文化中的尊重、平等、全纳、民主等特质。它们直接作用并影响课堂文化品质,进而作用并影响学校文化品质、教育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合作教师文化是对教师专业化的深层次支持和有力保障。解读合作教师文化、提出合作教师文化建构策略、讨论合作教师文化建构的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