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2.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拓展和深化了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理论的研究视野、理论范式以及研究方法,对于高速变迁、消亡的各少数民族民间乐舞文化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艺术人类学为学理基础,以哈尼族、彝族乐作舞为研究个案,在深入民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整合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的普遍现象,记录个案的文化变迁现状,探索民间乐舞与周遭文化因子的内在关联,多视角剖析民间乐舞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巍山彝族丧葬文化是其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它较完整地保存了该地彝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巍山彝族丧葬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点和显著的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树林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7):35-38,78
认知与保护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来说,是一对紧密相关的因果问题。没有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根基的深层认知,没有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主体"文化自觉"行为的准确把握,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行为就是不全面和不彻底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外来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黔西北彝族民间音乐文化产生和生存的环境正在急剧变化,很多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正在蜕变,一些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前还普遍存在的传统音乐形式,目前已处在濒临消亡的境地。因此,对黔西北彝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音乐有很强的敏感力和创造力。巍山大仓镇啄木郎村的彝族民间音乐极具地域特色。通过实地调查,啄木郎村彝族打歌非常讲究规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歌演唱形式多样,涉及内容较广,风格色彩独特;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这里彝族民间音乐以多样化呈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与传承,它们承载着千年彝族历史文化,蕴含和体现着彝族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道教自东汉末年传入彝区,到唐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与各民族原始宗教的结合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当地民族习俗不断融合,世代延绵,最终形成与原始宗教相互依赖、相互依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道教的传入对巍山彝族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巍山彝族丧葬习俗吸收和融入了部分道教信仰元素,是道教与彝族民间信仰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坚持文化育人是亘古不变的教育主题。巍山彝族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存在着特有的育人功能和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巍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习俗、日常礼仪习俗、婚丧嫁娶习俗、节日庆典习俗等众多民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育人功能,如道德教化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团结凝聚功能以及心理调适功能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民俗文化及其所蕴含的育人功能,认为传承这些优良民俗文化能够彰显巍山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音乐元素,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影响、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滇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与色彩,正是彝族与汉民族之间民间音乐长期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借鉴与融合的历史印证。  相似文献   

9.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先于审美或与审美同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定地区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折射,集中体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导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材料的原生性、多样性,工艺的地区性、延续性使其风格迥别于其它工厂化商品性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先于审美或与审美同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定地区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折射,集中体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导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材料的原生性、多样性,工艺的地区性、延续性使其风格迥别于其它工厂化商品性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内涵研究,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对国外和我国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及借鉴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和开发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等五个方面.未来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一是研究的领域应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对案例的研究,三是研究的方法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研究发现:分别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两份《意见》,政策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一是从关注"社会价值"走向关注"人的价值";二是从注重效率走向注重公平;三是从关注社会外在需求走向关注教师内在需求;四是从注重知识培训走向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主要是从其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学科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研究,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而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时间跨度长,历史背景复杂,着重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联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多维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北宋前期词人新题材的开发主要指咏物词、感怀词、和哲理词。这些歌词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咏物词的价值在于为该类词的艺术发展开辟道路,寿词的意义更在于词史上的传承作用。羁旅行役、感怀、酬唱等歌词为主体情志的抒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前期某些词作表现了词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怀以及生命本体的思考,使歌词具有了议论化和理性的思致。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评价的概念,评价的主体和客体,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工具,评价策略,评价模式以及评价步骤等方面。研究成果虽然有所创新,但是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建构,忽视实证研究;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研究多,学校评价研究少;教学评价技术和应用薄弱;忽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研究工作需要关注实证研究,重视评价的动态性,加强学科教学评价研究,重视教学评价的元评价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和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由于立法上的选择性冲突和缺乏对证人出庭的相关保障,从而导致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同刑诉法对刑事庭审方式的重大变革不相协调.文章进一步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大胆构想,包括立法上的完善、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采用、证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法制宣传的加强等.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利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材料语言文字材料对殷商语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殷商时期的语音面貌有了大概的认识。不过,目前对殷商语音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对音系的宏观描写和概括阶段,对具体语音发展的微观分析还很少。  相似文献   

19.
研究哈萨克谚语的文献大多集中在谚语的文化思想内涵、修辞艺术特色、句式结构等方面,而探讨哈萨克谚语中的妇女角色和地位的文章则很少。女性形象在谚语中经常被塑造成辛勤劳动的持家者和传宗接代的生育者,深受传统道德和规范的制约。一些文章大力颂扬的是女性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而未客观分析哈萨克女性社会角色的文化背景。许多旧思想、旧观念很大程度上由谚语传承,而谚语中的性别主义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继承时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似文献   

20.
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摄像在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作用,研究摄像、记录在课堂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通过重视摄影技术来进一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