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课与烧菜     
据笔者了解,有些教师由于“懒”字当家,“混”字当头,备课往往变成了“抄”教案。买一本《备课教案》之类的书,或一字不漏、或断章取义地抄在自己的教案本上,以应付检查,而上起课来,则匆匆翻开《备课教案》,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2.
阅读2002年《人民教育》第9-12期连载的“教案是否要来一次革命”的多家争鸣,和2005年《小语论坛》第2期刊出的《我不写教案》等个性十足的‘奇文”之后,感悟颇多。一、无奈写“应付型”教案“应付型”的虚假教案是指草率抄袭、对教学无实用价值、用来敷衍上级的虚假教案。李启咏在2002年《人民教育》第9期《我们迫切需要教案改革》一文中说:“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案十有八九是假的,假教案是不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造成的”。两年多过去了,抄教案之风依然盛行。2003年春,县里举行了一次新课程备课学习,一位教研室主任指导说:现在写教案应把原来…  相似文献   

3.
代保民 《教书育人》2008,(10):16-17
此文所言“抄教案”,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一些名家教案的全盘“复制”或“粘贴”。笔者刚当教师时,就在一些刊物上看到了对“抄教案”的声讨,转瞬过了近25年,可为什么“抄教案”之风并没有减弱?为什么教师还“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4.
《不仅是积累更是沟通》——《赠汪沦》教学案例诊断。文章的内容是:呈现“问题教案”,提出“诊断意见”,出示“改后教案”,并附“点评”。《问题案例剖析》是本刊的新设栏目,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本本主义”的现象。一些教师写教案抄“本本”,抄学校发的或自己摘到的优秀教案。现在多媒体教学提倡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在他那里,是下载人家现成的东西。学生好像受了老师的传染,回答问题、演讲、作文,也习惯于搬“本本”抄“本本”,甚至抄也懒得抄,回答问题拿出教辅读物念,演讲拿现成的文章读,翻译文言文,更依赖人家编好的书籍。教和学到了不费吹灰之力的地步,好处多多,快乐多多。就一样不好,教师离了“本本”不能教书,学生离了“本本”说不出像样的话写不出像样的文字。看来,教学应当反对“本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备课时如果老师只是看看参考资料,照着现成的教案抄一遍, 这是上不好课的。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在试教《我的心事》这篇课文时,因为事先没有很好地熟悉课文内容,甚至连课文也没有很好的读一读,只是根据参考教案上的方法机械地搬上课堂。一上课就出现问题:分段时,同学们的意见各不一样,而我事先没有把故事的内容情节搞清楚,心中无数,就拿不准哪种分段是正确的。本来只要很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花了一堂课也没解决  相似文献   

7.
《广西教育》2015,(8):30
教案是证明教师备课“足迹”的文字材料。一名老师说,许多地方中小学教师每年都要准备一本有别于往年的教案,由学校教导处检查教师教案的完成情况。很多学校硬性要求老师手抄教案,记入年终考核并与奖金挂钩。于是,临近期末,一些帮老师“代抄教案”的广告开始频现网络,8000字的教案要价至少600元。(2014年12月12日《贵阳晚报》)  相似文献   

8.
马展 《宁夏教育》2004,(7):118-118
时至今日,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本本主义”的现象。一些教师写教案抄“本本”,抄学校发的或自己摘到的优秀教案。现在多媒体教学提倡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在他那里,是下载人家现成的东西。学生好像受了老师的传染,回答问题、演讲、作文,也习惯于搬“本本”抄“本本”,甚至抄也懒得抄,回答问题拿出教辅读物念,演讲拿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以前我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备课就是抄教案。备课时根本不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不去仔细阅读《教师参考用书》,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什么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怎样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问题都不去认真考虑、仔细琢磨,为了应付检  相似文献   

10.
王勇 《西藏教育》2011,(4):39-41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教案编写的路径,旨在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