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小花 《职业圈》2007,(4X):38-39
高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注重建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建设的完整性、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建立适合法学人才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性法学人才的艰巨职责.文章在分析我国高职法学教育面临困惑的基础上,从实践教学、订单教育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双证制四个方面,针对如何培养有特色的高职法学人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性法学人才的艰巨职责。文章在分析我国高职法学教育面临困惑的基础上,从实践教学、订单教育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双证制四个方面,针对如何培养有特色的高职法学人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造成当前高职法学教育所处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与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因此,我们应以社会需求科学定位高职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应对职业教育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职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是高校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强调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而且还应注重加强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改进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殷福英  孙福利 《职业圈》2011,(35):96-96
职业教育要满足现实需求与发展需求,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开放的、灵活的、多元化的职教体系。涵盖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周雄燕 《职业圈》2008,(3):177-178
文章指出应对职业教育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职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鑫  杜以昌 《职业圈》2012,(30):156-156
所谓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强调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庭审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置身于实际庭审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案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法学教育模式改革步伐的加快,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模拟法庭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以下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教育传播起源于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传播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己形成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强烈冲击,教育模式将面临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文章通过了解中国、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来阐述教育技术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缪秋菊  官伟波 《职业圈》2007,(23):30-3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障.文章结合我院在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学生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教育传播起源于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传播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己形成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强烈冲击,教育模式将面临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中职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时此,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中职数控专业项目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力图通过课改,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缪秋菊  官伟波 《职业圈》2007,(12S):30-3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障。文章结合我院在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学生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李建鹏  刘炳刚 《职业圈》2008,(17):161-162
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中职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对此,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中职数控专业项目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力图通过课改,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邱波  陈丽霞 《职业圈》2007,(21):42-43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通过在具体的校企合作教学实习模式中企业对学生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培养进行了思考探析.  相似文献   

18.
余敏 《职业圈》2007,(2S):67-68
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迫使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挖掘个人潜能,增强自信心。文章对搏卡拉拓展训练在株洲中职进行体验式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苏天高 《职业圈》2007,(20):50-51
文章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的特性,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社会快速发展,高校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多注重理论教学,而没有意识到实践对学生就业以及企业应聘人才的重要性,导致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为企业直接输送高质量人才,同时促进院校的健康发展。本文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为背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能力、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进行论述,并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文化融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