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学史的误会。《棋王》的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本欣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沃兰德 《华章》2011,(4):28-29
整体感知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一时引得文坛瞩目,人人争睹为快。后来登陆台湾,使得台湾读者和文学界对大陆文学刮目相看,甚至掀起一股“大陆热”(电影版《棋王》亦是在台湾拍成)。“寻根文学”大兴是在1985年之后,阿城可谓发其先声。《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3.
《棋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也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若即若离的人物视角设计,虚实相生的叙事方式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以及通过多种叙述方法相结合来设计错综复杂的悬念伏笔,这些都是阿城的《棋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棋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也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若即若离的人物视角设计,虚实相生的叙事方式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以及通过多种叙述方法相结合来设计错综复杂的悬念伏笔,这些都是阿城的《棋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阿城的无意识趋向左右着他对《棋王》中“文革”背景的处理,进而探讨了《棋王》呈现的“领异标新”的形式与语言在独树一帜后,如何又成为阿城创作上的限制,并使他最终淡出文坛。  相似文献   

6.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们学校不断探索,以《预习导航》导学,将课堂分层设计成一个个自学分享的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预习交流——目标揭示——自学分享——固化移情”的课堂模式,有效重构了学生的学。下面我以《最大的麦穗》为例,具体介绍“自学分享”式语文课堂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小说《棋王》不仅表现了道家化,它又是儒道互渗、互寂的统一体。同时,阿城的心灵体验无意识中融入了作品,这使得《棋王》在实际上还存在着另一个潜在的主角“我”和另一层潜在结构。  相似文献   

9.
根据著名学者赵毅衡的叙述分层理论将《荒原狼》分为三个叙述层次:《哈里&#183;哈勒尔自传》是主叙述层次,《出版者序》为超叙述层次,《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的论文属于次叙述层次,各叙述层次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荒原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遵循《孟子》原典本意基础上,破除顾名思义式解读所铸就的——《孟子》言“人性本善”不重视“学”或无需“学”的——思维定势,悉心探寻其中“学”的意涵不仅急迫而且必要.“求其放心”是“人性本善”的逻辑使然,是《孟子》中“学”之论说语境,《孟子》中“学”唯有在此语境中才能被准确地理解.《孟子》中“学”以“深造自得”为其本意,包括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等内容.它给予我们两方面启示:一方面,学当致用,亦即学习应该为改善社会总体状况,为公义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私利;另一方面,学应该讲求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阿城的《棋王》是其代表之作,《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一生的最后作品。这两部作品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下棋的题材,同样面对灾难的背景(“文革”和“二战”),都是反思之作。通过对两者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同的文化选择,这样的选择向度与作者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阿城的《棋王》和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两篇小说作为蓝本,比较分析其对“吃”的书写的内涵与方法,透视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文学对“吃”的书写的转型,并揭示出这种转型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叙事成为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和新路径,以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为基础设计道德叙事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探究道德叙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实效表现,提出增强道德叙事教学方式有效性的路径选择:恰当选择叙事形式的客观场域是前提,注重构建叙事内容的客观场域是重点,科学创设叙事情境的主观场域是关键。从关注客观的叙事过程转换到对学生主观精神的引领将是道德叙事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者”胡金铨对武侠电影进行了全方位超越,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使武侠电影作为成熟的类型电影得到西方学界认可,由此奠定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地位。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可从三个维度加以全面审视:开创新武侠世纪的历史性超越,建构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美学超越,确立文史武侠叙述范式的类型电影超越。  相似文献   

15.
倪斌是阿城小说《棋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具有鲜明的个性,虽然身处逆境,但他自信、乐观而又豁达。在棋艺方面,他是禅棋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王一生棋艺风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倪斌形象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棋王》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昊天有成命》诗中的"成王"一词的含义向来有争议,历代学者或将之理解为"成此王功"或认为其应指周成王姬诵,经深入考辨此诗中"成王"解为"成此王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有两块著名的石头,《西游记》里的“仙石”《红楼梦》里的“顽石”。如果说花果山上那块石头是块尚未经过历史加工的原璞,那么青哽峰下那块石头则是经过历史雕琢过的美玉:如果说孙悟空是一个带有原始野性的猴。那么贾宝玉则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在从“石”到“玉”,从“猴”到“人”的转变中,表现出了各自性格的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统计“三言二拍”婚恋小说的数量,将作品分为终成眷属型、奸淫遭报型、夫妻离合型和难成眷属型四种叙事模式,并分析作品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9.
王士禛作为康熙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不仅在歌创作上标举神韵,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理论,这套理论成为当时的主流诗学,其门人和弟子将其概括为"神韵说"。"神韵说"在当时指导了一批诗人的创作。"神韵"是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独特的艺术品质,是一种追求缥缈、自然、清远、典雅的美学倾向。"神韵"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由来已久,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严羽的《沧浪诗话》都对"神韵说"的最终形成和系统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花月痕》作为晚清早期狭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连接古今,不仅上承古典才子佳人小说范式,更是开一代小说的新风气,隐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它表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启了颓废气息和浪漫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