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珏 《考试周刊》2012,(70):11-11
本文对比分析了新旧日本语能力考试认定标准,指出了新的认定标准对应试者的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为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现行的单一录取标准(以各科目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将被多元化的录取标准所代替。考生成绩出现多种科目组合,判断考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同一科目组合内比较要简单些,不同科目组合之间比较就要困难了。本文试图探讨在多科目组合、多元化录取标准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可能性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鹃彦 《考试》2005,(11)
正值广大自考生们为2005年10月份全国自学考试统一考试做最后冲刺之时,华夏大地自考网以服务广大自考生为宗旨,从10月17日开始相继在北京人文大学通州校区、顺义校区以及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法学院为考生做免费的“考前冲刺串讲”。所选科目都是考生备考中的薄弱科目:《英语(一)》、《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二)》、《民事诉讼法》等。持续了四个小时的串讲,考生们在无人监督下认真听课、鸦雀无声。据悉,华夏大地教育网每年在全国各地区组织多场这  相似文献   

4.
招考信箱     
一、参加此次模拟演练和正式高考(不含对口)的考生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参加此次模拟演练和正式高考(不含对口)的考生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其中,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高考计分方法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是一种多科目的考试.需要给每一名考生计算出各科目成绩的总分.高校招生是以考生的总分为依据的.那么.怎样计算考生的总分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各科目的原始分数相加作为考生的总分,然而,不同科目的试卷,其难度、区分度都不同.各科目的原始分数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不能简单地用数字相加来计算它的总量.必须经过基于一个共同标准的转换后才能相加。广东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把高考各学科的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解决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可比性和相加性问题.为高考录取提供了更为公平、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考试》2006,(6):63-63
为满足考生参加日本语能力测试的需求,经中、日双方共同努力,在去年增加了12个考点,容量增长40%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北京、上海和沈阳等地新增加了13个考点,这是近年来第二次较大规模扩充考点。今年日本语测试考点总容量将达到20万以上,基本上能够缓解多年来考生报名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高校召生制度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即改“3 2”模式为“3 X”模式。“3”是指语、数学、和外语,是每个考生必考科目;“X”指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科综合、理科综合、理综合或专科综合)中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我省目前实行“3 小综合的科目设置。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抽样设计一、抽样科目今年对政治(文)、政治(理)、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英语、日语、俄语九门统考科目进行抽样统计。二、数据来源数据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三、抽样方法抽样方法采用等距抽样,样本量2000。考生报名结束后,省、市招办将各科目报名人数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考试中心根据报名人数及样本量确定抽样间距和第一名入样考生,届时抽样省、市从第一名入样考生开始按间距抽样。  相似文献   

9.
从历年的国内日本语能力考试成绩统计表可以看出,得分最低的是听力成绩。今年是日本语能力考试改革的第一年,听力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生是否可以拿到等级证书。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自考生教材难以买到的问题,山东省的市,县、区自考办积极为考生办理大专教材预订。自考生在每年四月和八月考试报名时就可预订下一次要报考科目的教材。但本科教材难以保证,暂不办理预订。他们鼓励自考生互相帮助,调剂解决。  相似文献   

11.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我省2007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实行新的高考方案,现根据《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结合我省招生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一章考生报考和考试科目第一条考生按文科类(含外语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进行分类报考。报考文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理科类,报考理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文科类。报考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二条文科类考生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外语、文科基础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考生考试科目组为“必考科目 选考科目”,其中选考科目可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选考1-2门考试科目,组成1-2个考试科目组。即选考历史的考生,可再加选思想政治或地理,但思想政治和地理不能同时选考。理科类考生考试科目:语文、理科数学、外语、理科基础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考生考试科目组“为必考科目 选考科目”,其中选考科目可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选考1-2门考试科目,组成1-2个考试科目组。即选考化学的考生,可再加选物理或生物,但物理和生物不能同时选考。体育类考生的考试科目:在文科类必考科目(即语文、文科数学、...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是辽宁省英日语专本科主考学校,实践性环节考核也是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考生为数有限的直接与主考学校见面极好机会。现将有关科目考核要求向考生简要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抽样设计一、抽样科目今年对政治(文)、政治(理)、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数学(五)、英语、日语、俄语十门科目进行了抽样。二、数据来源数据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三、抽样方法抽样方法采用等距抽样,样本量2000。考生报名结束后,省、市招办将各类考生报名人数报考试中心。考试中心根据报名人数及样本量确定抽样间距和第一名人样考生,届时抽样省、市从第一名人样考生开始按间距抽样。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本市进行了高考制度的改革。考试科目由原先的六门改为四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学科,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另一门(政、理、化、生、史、地)则根据各自的报考专业选择,谓之相关学科。由于考生对将来所学专业的选择往往是举棋不定的,而且,大多数考生总是在看到理科成绩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一)普通高考什么时间进行? 我省2007年仍实行“3十文/理科综合”考试科目方案,考试时间为6月7-8日。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上安排为准。(二)考生参加高考应注意哪些事项?临近高考,考生在休息和调整好身心状态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听力是外语水平的重要衡量技能之一,听力水平测试也是中考英语科目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整体考试结果。从近几年南宁市中考英语科目试题的构成来看,听力测试分值一直占据着该科目考试总分的四分之~的分量。中考英语科目考试中听力部分的测试内容一直都牵动着广大考生和教师的心。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日前,河南省确定了2001年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并已报教育部批准。新方案设置为“3 综合(文理综合) 1”。“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和“综合”为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1”为考生根据选报专业的要求而选定的考试科目,考生可以选考一科,也可选考几科。四门统考科目分值权重一样,各科卷面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各门选考  相似文献   

19.
心风 《新高考》2004,(11):i005-i006
2003年起,江苏省开始新一轮高考科目改革,科目设置变为“3 2 文科、理科综合”,其中文科和理科综合考试是每位高考考生必考科目。凡参加2005年高考的江苏省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取得文科和理科综合考试合格才能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及取得高考报名资格。应引起广大考生充分重视的是:从2005年起综合考试补考的组织、命题、阅卷、公布成绩也统一由省会考办负责。这里简述两年来综合考试(生物部分)的特点并就复习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香港考试制度1.香港会考香港中学的全港会考有两种,一是中学(中五毕业)会考,其考试成绩用于升入中六(约占考生总数的1/3),其余学生可进入科技学院、工业学院、香港演艺学院、护士学校等职业训练学校学习,或直接就业若成绩达到中六标准而不进入中六学习者,可申请入读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学院和香港公开进修学院[1]二是高级程度(中七毕业)会考,高级程度会考相当于内地的高考。但香港与内地的高考相比在考试制度、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成绩评审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香港高考开设的考试科目达3多个,每位考生最多可选择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