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科技信息》2002,22(6):40-41
游泳陆上训练可以使游泳运动员,尤其是对业余选手训练,不能参加全年水中游泳训练的运动员受益非浅,如果陆上训练能恰到好处,体能的增加将会使游泳运动员的速度提高更快。  相似文献   

2.
对于每位受过游泳专门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随着肌肉力量的增长,游泳速度应相对提高。但游泳训练实践发现,运动员有时力量增长了,游泳速度并没有提高。本拟通过对肌肉力量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来制定有效的加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使训练目的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3.
梁明忠 《游泳》2009,(2):44-47
通过广东青年队的测试和数据分析,找出广东水球青少年运动员的游泳测验成绩与游泳等级标准的差距,提出如何提高水球青少年运动员的游泳速度、提出训练理念、提出训练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跟踪研究国家游泳队与浙江游泳队共18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昆明高原训练的全过程,旨在了解其高原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法及特征、训练监控和评价训练效果,探索我国游泳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规律,为指导游泳运动的高原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论:①高原训练要合理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通过适合的负荷强度刺激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②要加强速度与力量的训练,防止出现运动员耐力素质获得较多,而速度素质丢失较多的现象;③高原训练中的恢复应成为训练的一部分;④高原训练应通过调整训练强度与运动负荷来控制运动员机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范围,以追求最佳的高原训练效果和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5.
力量训练在大学业余游泳训练中的实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在高校业余游泳运动员的课余训练中,加强陆上身体力量练习。结果表明,力量训练可以弥补高校游泳队课余水上训练时间的不足,提高游泳的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6.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7.
冯燕  洪霞 《游泳》2000,(1):19-19
随着游泳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 ,比赛中选手之间差距日益缩小 ,各国都开始注重对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的研究。因为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无论是对游泳训练还是对游泳比赛都有重要的影响。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离不开速度练习和力量练习。从速度练习上看 ,要想在训练中使运动员的爆发速度得到明显的提高是有困难的 ,训练的作用只能使运动员的爆发速度得到最高、最稳定的发挥和产生极微小的变化。研究证明 ,运动中的爆发速度具有很显著的遗传特征 ,游泳运动员在训练中注意力集中 ,肌肉处于紧张待发状态 ,比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处于放松和一般状态的爆发速度…  相似文献   

8.
1996年,《游泳》杂志第3期发表了罗京生执笔,论述陈总训练观点的《绿水风流十》的章。这篇章中陈总在谈到速度与耐力关系统计方法时,举了我写的”游泳运动员水上综合训练”一中关于速度与耐力比较的方法。这个方法通过100米和1500米的比赛谈论速度和耐力的关系,并认为当时中国游泳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耐力问题,但是,陈总用50米和100米比较认为中国短距离游泳落后是速度问题。陈总在高教班及许多场合讲演时多次谈到力量!力量!力量;速度!速度!  相似文献   

9.
速度训练的恢复时间武汉大学体育部姜庆元,沈孟棣(编译)(武汉:430072)作为游泳教练员在拟订速度训练计划时,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专项特点。在常见的间歇训练方法中,通常是让游泳选手以最高速度进行多趟次的重复游来获得这种专项素质。由于高速重复练习产生...  相似文献   

10.
游泳水槽在现代游泳训练和科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游泳水槽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和研究概况,其中,游泳生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了运动员的有氧、无氧能力和技术经济性的研究;在生物力学方面,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概括了游泳水槽在游泳速度训练和水上专项力量训练方面的应用。在水槽将来的应用和发展中,游泳运动技术与体能研究相结合仍将是研究的重点,同时,通过生理学的测量对游泳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后,可以对训练的有效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世界竞技游泳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竞技游泳水平的发展速度已跟不上步伐。当今国际国内游泳赛场上进入决赛的都是天才,这是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科学化训练的结果。根据我国的训练体制,95%以上的优秀游泳运动员来自于业余体校,而天才游泳运动员的天赋又有早期化表现的特点,重视基础训练的理念创新已是当务之急。随着专项运动的迅速发展,对基础训练的要求更高了。提高选材理念和创新训练理念是当今我国竞技游泳加速发展的重要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游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游泳训练的科学化,已成为游泳教练员经常考虑和研究的课题。如何通过几年的技术训练,尽快让学员游出速度,游出水平,是每个教练员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因此教练员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手段和管理办法,使学员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需要认真选材、施教、管理、以及科学的技术训练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廖婷 《湖北体育科技》2013,(10):885-887
提出传统的大运动量游泳训练模式并不能优化运动表现,尤其是针对100 m和200 m竞技游泳项目而言。在对国内外对游泳训练的相关研究成果、游泳项目竞赛供能需求的科学分析和径赛训练中被证实可优化竞技表现的训练模式的对比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短距离游泳项目的比赛速度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水中移动式牵引力量训练对提高短距离自由泳速度,增长力量的影响,为游泳运动员水上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游泳比赛也象径赛项目一样,有着从短距离速度性直到耐力性的各种不同项目。然而,由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量很大,所以人们往往并不考虑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有所不同,而把游泳运动员都划归为耐力性训练的范畴。游泳运动员与其它耐力性运动员一样,其代谢能力和心输出量都很高,从而证实上述分类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游泳运动员是属于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但实际上游泳比赛的大多数项目却主要是速度性的,其持续时间不到两分钟。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的无氧阈要比非运动员或速度性训练的运动员更高。这些结果主要来自对耐力跑和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研究,而对短距离速度性项目则很少注意。既然游泳运动员也是耐力性训练的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方法,包括有氧训练、速度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调节、训练负荷的掌握等手段。通过训练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88年美国著名游泳教练康西尔曼教授来华讲课,提出牵引训练法是提高游泳动作频率的好方法。我认为游泳训练引用短跑采用的牵引法,并不能强制运动员加快游泳动作的频率和增大动作的幅度,对提高速度没有帮助。要想强制游泳运动员加快动作频率,增大专项素质力量,提高游泳速度,根据游泳的特定环境,联想到70年代初在动水环境中训练的体会,深感动水训练远比牵引训练法优越的多,为此提出动水训练法。  相似文献   

18.
游泳比赛不论泳式、距离,均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先后来决定胜负.运动员速度素质对游泳比赛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速度,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学者、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十年来,游泳运动水平不断发展,每年都涌现出一批新的世界纪录.随着游泳水平的迅速提高,各国专家、教练员对游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也更为重视,对速度训练的方法、手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发表了不少论文和报告.为了便于向大家介绍,本文按游泳比赛的结构,从出发、途中游和转  相似文献   

19.
本针对游泳训练的特点,阐述“暗示”效应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影响以及在训练中利用“暗示”效应促进速度、力量的发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游泳的比赛速度训练法郑闽生编译训练要针对比赛游泳训练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针对性、不是为提高成绩那就毫无意义。每一种训练方法、手段在训练过程中起什么训练效果,必须清楚地理解为了达到其目的应采用多大强度、速度训练才是有效。如果不了解训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