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佶  胡巍 《体育科学》1999,(1):49-52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专家发展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专项弹跳素质的训练经验进行了量化处理,把众多的训练手段分为3类,且从中找出了13种发展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专项弹跳素质的最佳训练手段,即短距离跑、助跑摸高、蛙跳、跳深、单腿跳、连续跳栏架、负重跳、负重提踵、壶铃蹲跳、跳推杠铃、负重半蹲、负重全蹲、抓举,解决了训练手段在实际训练中的比例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0名普通健康成年男性进行10周的渐进性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前后测试实验对象的力量和有氧能力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力量训练后,实验对象的最大蹲起负重(Loadmax)、60%最大蹲起负重下的蹲跳功率(P60)、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以及最大工作功率都有了显著性增长。与训练前相比,在最大摄氧量测试过程中,随着工作功率的提高,通气量呈下降的趋势,摄氧量呈上升的趋势,氧差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蹲杠铃训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13名男生为期3个月的蹲杠铃训练调查,浅述蹲杠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使我们通过蹲杠铃这一训练手段达到发展下肢力量,提高弹跳力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风英 《体育世界》2013,(10):79-80
本文主要采用的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广州市市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进行研究。来探讨和验证训练手段的科学组合是否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卧推、快速颈后推举、快速卧拉、快速负重半蹲、连续跳栏架、快速抓举、连续快挺、快速负重跳、快速提铃至胸、快速高翻实验手段反映出的速度力量提高程度比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苏州科技学院400m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测量专项素质,以评价核心力量训练对400m训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对400m专项成绩和专项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艳 《冰雪运动》2012,(1):22-24,28
力量素质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高质量的完成一套节目的保证。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在花样滑冰力量训练中应遵循科学性、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注意素质的全面发展,利用不同屈伸角度跳跃的组合练习、跳箱练习、变换方向跳障碍练习、跳绳练习、负重练习、滑行训练等方法进行力量素质的训练,双人滑选手尤其要特别注意进行托举力量及核心力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提高三级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科学化水平提供有实验参数支撑的专项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方法:试验法、文献资料法。主要结果和结论:(1)三级跳远专项能力是一种特殊速度力量素质,通过专门设计的负重训练,能有效提高三级跳远的专项能力;(2)专门设计的负重训练方法,符合三级跳远专项速度训练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专家通过实验以及训练实践发现负重跑能够显著提高腿部的伸肌和反应性力量,但不同负重负荷对短跑技术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负荷对专项力量训练效果均未见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负荷时负沙背心跑对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作用,对该短跑专项训练手段在短跑专项力量训练中的科学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短跑成绩提高,速度起主要作用,而速度的提高与力量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力量素质和发挥力量训练的良好效应。本文从大负重力量训练角度,阐明业余短跑运动员采用大负重力量训练是促使力量素质快速增长,以较短时间提高短跑成绩的有效途径。并就业余短跑运动员年训练计划中如何安排大负重力量训练和如何处理好大负重力量训练与快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对大负重力量训练期间与之后短跑成绩产生负正效应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力量素质是影响投掷运动员投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是投掷运动中的重要素质,是掌握技术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铁饼是一项力量速度性项目,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投掷的成绩,因此力量训练在铁饼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早已被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而且力争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力量训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一般力量训练或最大力量训练,采用的手段多数是抓举、卧推、半蹲、高翻等,作为发展基础力量的主要手段,经过系统有效的练习,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躯干与四肢的肌肉力量。另一类称为专项力量训练,是指与专项技术动作有直接关系近似于专项技术动作的力量练习。掷铁饼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铁饼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发展水平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快速力量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爆发力,在速度力量性项目中,爆发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运动成绩的优劣,在发展最大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爆发力,从而提高快速力量。这样既能促进最大力量水平的提高,又能使快速力量训练效果倍增。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内涵和分类,对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和科学的进行力量训练以及保证训练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Eccentric strength training is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A form of training that may enhance the eccentric training stimulus is the attachment of a rubber bungy to the strength-training apparatus in such a way that the return velocity and, therefore, the force required to decelerate the load at the end of the eccentric phase are increas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lastic bungy training, we performed two studies. In the first, we examined the electromyographic (EMG) and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different squat techniques: traditional squat, non-bungy jump squat and bungy jump squat. In the second study, we examined whether jump squat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the attachment of a rubber bungy to an isoinertial supine squat machine affects muscle function, multidirectional agility, lunge ability and single leg jump performance. The EMG activity of the vastus lateralis and gastrocnemius muscles was recorded. An instrumented isoinertial supine squat machine was used to measure maximal strength and various force, velocity and power measures in both studies.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a control group and two weight-trained groups, one of which performed bungy squat jumps and one of which performed non-bungy squat jumps. Th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performed 10 weeks of ballistic weight training. The kinematic and EM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ngy and non-bungy squat techniqu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squat on all the variables measured.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ungy squat and non-bungy squat training was greater EMG activity during the later stages (70-100%) of the eccentric phase of the bungy squat condition. The 10 weeks of bungy squat and non-bungy squat jump weight training were found to be equally effective in producing improvements in a variety of concentric strength and power measures (10.6-19.8%). These improvements did not transfer to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the single leg jump and multidirectional agility. However, bungy weight training did lead to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lunge performance (21.5%)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起源与定义,核心力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机制,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作用、分类、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训练的检测与评价,核心力量在具体训练中的应用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得出核心力量是一种由康复和健身领域进入运动训练的新型力量素质,在理论研究、训练方法、检测和评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认为应加强核心力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具体的功能、作用、负荷量和强度的研究,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创新,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以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击剑运动员连续蹲跳的动作速度监控结果来调整体能训练负荷,阐述监控结果与基础体能、专项体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名男子击剑运动员(佩剑7名,重剑6名)进行为期3个月连续10次蹲跳的数据化监控,根据监控的即时结果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的调整。在实验前后进行1RM深蹲、深蹲相对力量、原地纵跳、30 m冲刺跑、30 s双摇跳绳、T型测试、5-10-5变向灵敏测试以及3 000 m耐力跑测试。结果:击剑运动员在1RM深蹲、深蹲相对力量、30 s双摇跳绳,以及3 000 m耐力跑上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蹲跳动作速度的科学化数据监控来调整的体能训练,对于击剑运动员的基础体能以及专项体能提升均有效果,确保力量水平与有氧能力获得同步增长,可作为训练的常规监控手段以提高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核心力量的起源,核心、核心力量及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与作用、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在运动专项训练中的应用,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得出核心力量训练是针对人体核心区域的所有肌群以稳定人体重心、控制身体平衡、传递运动时所需力量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比较全面、系统和科学训练的力量训练。怎样把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及专项力量训练进行科学的融合,把专项训练的方法手段更加具体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建立一整套系统和完善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区分好与各专项训练之间的关系,找出适合核心力量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待于今后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角度,分析传统力量训练特点及存在问题,并解析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认为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本质不同在于,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不仅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引入更新了传统力量训练理念,创新了训练方法和手段,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协调、灵敏和平衡等能力方面的不足。今后如何将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立秋  华立君 《冰雪运动》2013,(2):19-22,42
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在体能、技战术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与核心力量素质水平是评价其竞技能力的重要标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速度滑冰短距离量训练的研究内容、方法进行分析,认为目前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内容广泛,但系统的、针对个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借助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对比研究较少;指出了力量训练研究的焦点、方法与趋势。提出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力量研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得力量训练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研究要运用动力学、生物学等多种方法,通过与专项技术的相关指标对比来分析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本人多年的训练实践,对广州体育学院女子铁饼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指出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取要与专项成绩指标高度相关,针对参与做功的肌肉链,针对发展以核心部位为主的肌肉群的快速力量;结合磷酸原系统供能系统的特点合理地安排练习和间歇时间,合理安排力量训练手段的顺序;更加有效地把核心力量与技术节奏完美结合,发挥运动员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18.
在单板U型场地运动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并使之与该项目自身特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其专项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运动损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我国单板滑雪项目的四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期、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开发出一套适合U型场地运动员专项体能和技术能力训练的"专项核心训练模式",以期为该项目的科学发展以及培养优秀单板滑雪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善斌  王旭  芦燕 《冰雪运动》2010,32(1):50-52
为了探求核心力量练习对于轮滑训练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核心力量的论述,结合实践经验阐明核心力量练习在轮滑训练中的作用及意义,得出结果:在轮滑训练中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可以起到矫正体型、减少运动损伤等效果。通过在轮滑训练中运用切实可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认识核心力量练习在轮滑训练中的必要性,并不断地融合改进,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运动处方,从而增强轮滑训练的效果,提高运动员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