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问疑解难〕 1、语素是否字的别称? 语素不是字的别称,因为字和语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语素的书写形式;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以构成词,也可以组合成比词大的语言单位,语素从语音形式划分,有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和字是一致的。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和字是不一致的,它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一个语素。 2、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们各有哪些类型?  相似文献   

2.
引言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汇单位”(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第402页)。所谓“最小的语法单位”、“语汇单位”,并不意味着它的内部不会再出现变异。从语音形式说,有的语素由于不同的分布形成不同的语素变体(如双音节语素“蝴蝶、蚂蚁”在“粉蝶、蚁蚕”等词中的语素变体是单音节的“蝶、蚁”)。从语义和功能来说,多义语素的不同义项语义和功能当然是有所不同的;在同一义项(包括单义语素的唯一义项和多义语素的某一义项)的范围内,一个语素出现在不同的合成词中的  相似文献   

3.
词汇释疑     
一、语素的特点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这个定义揭示了语素的两个特点:它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同时又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这是语素赖以区别于音素、汉字和词的本质特点。从是否既有音又有义这个角度考察,语素跟音素、汉字不同。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一定是“音义结合”的。无论是实语素还是虚语素,无论是独用语素还是非独用语素,语素都既有语音形式,又有意义内容。例如:  相似文献   

4.
语素、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的概念,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搞不清楚,也因此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以致影响了自己考试成绩。可见分清三者的界限无论是在学术上分清是非,还是在实用上避免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辨析语素、词和短语呢?先弄清三者的概念。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  相似文献   

5.
<正>一辨概念。首先要从概念上理解、区分语素与词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也就是说,语素是构成词的要素,也是构成成语一类固定短语的要素。例如,"禾"就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hé",它的意义是"禾苗"。"蜡烛",语音是"làzhú",它的意义是"一  相似文献   

6.
语素是一定语言结构系统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单位,它在语言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词的构成单位来使用的,除了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外,词往往是由若干语素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而成的,因此,在词的结构中,诸语素必然要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而表现出区别于其它语言单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汉语词汇学对语素的定义一般是这样下的: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吕叔湘先生从语音、语义、字形三者关系出发,归  相似文献   

8.
语素识别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素作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已经没有多少人表示异议了,语素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有影响的语法学者都注意了对语素的研究。新的教学语法体系把语素列为五级语法单位中最基本的一级语法单位。语素涉及的问题很多。就内容而论,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语素本身的问题,二是语素和左邻右舍的关系问题。语素本身的问题细分起来包括:什么是语素,语素的形式,语素的分类。语素和左邻右舍的关系问题,包括:语素和汉字的关系,语素和音节的关系,语素和词的区别,语素的组合等等。这两方面的问题,语素本身的问题当然应  相似文献   

9.
正词和词类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语法单位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分为语素(造词单位)、词和词组(造句单位)与句子(表达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按照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类。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从词义上,词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单义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第一讲里谈到过《暂拟系统》只包含词——词组——句子这三级语言单位;《教学提要》则扩展成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换句话说,语素是《教学提要》中新增加的内容。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有关语素的几个问题向老师们作扼要的介绍。一、什么是语素?概括地说,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它不但可以构成词,而且可以构成比词大的语言单位。《暂拟系统》认为“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教学提要》否定了这一提法,理由是作为语音语义结合体的语素最活跃,一个语素可以构成众多的词语,所以语素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语言”这个词是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  相似文献   

11.
汉字系统内部形、音、义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构形理据难以显现,促使汉字使用者在理据意识的驱使下对汉字进行理据重构。理据重构的动因,从构形学角度看,是由于汉字构形系统要求据义构形,形义、音义协调统一;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是因为所指(即汉语系统)和能指(即字形)协调统一性受到破坏和回归统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语义的固有属性,“跨界”现象即是其表现之一。同义词的语义关系也因之而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主要在于区别义素。为了在同义词应用中选用合宜的词语,可以采用判断区别义素,分析语境,换用比较三步骤以提升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指示词的选用通常由实际(时间或空间)距离决定,但是在应用中,当实际距离与心理距离不一致时,其选用由心理距离决定,语义异常因此产生。指示词中最常见的三类词即人称、时间和方位指示词都会发生语义异常现象,往往导致不寻常的会话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谈模糊词语在修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交际中.模糊词语往往比准确词语更能表达出谦逊、亲切、礼貌的感情色彩;在学语言中。模糊词语以其语义的不确定性给读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问;在科技、公、公关等语言中,模糊词语也以其语义的伸缩性和概括性。具有精确词语不可替代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流行词语“凤凰男”采用的是“附属义素”+“核心义素”的造词法。从历时的角度看,凤凰由神化到人格化的演变过程中,其性别经历了男性-男女共性-女性的嬗变过程,社会地位也逐渐由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凤凰”语义嬗变的重要原因是龙作为王权象征的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词汇表情功能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现有成果对含表情义素的词汇进行研究,力图对汉语词汇的表情功能问题进行一个较为深层的把握。从引起情感活动的效果来看,含有理性表情义素和感性表情义素的词汇具有相当大的共性。因此我们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该类词汇的分类及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金瓶梅词话》中,四种形式的反问句均有,尤以是非问形式最多,反问句的句式、语义与现代汉语有异同,其主要差别表现在反问句的疑问标志方面。  相似文献   

18.
《左传》中"再"和"又"从语义上看都可以表示动作的重复,但是"又"的语义远比"再"丰富。文章分别从语义、词性、句法、语用等方面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基于HTML的传统搜索引擎限制了信息检索的查准率,XML(可扩展性标记语言)不仅支持自定义标记,还能表达语义,因而为提高网络搜索的准确性提供了可能。文章介绍了一种XML搜索引擎模型,研究了基于XML的搜索引擎实现的核心技术-索引技术,重点分析了一种基于DTD的XML索引技术及其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20.
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文章把现代汉语中具有否定性和情态性副词"白"作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在历时平面上描述"白"由实词虚化成否定副词"白"和情态性副词"白"的整个语法化过程,并从语义、语用方面分析了它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