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少年儿童武术训练初期的现状 武术运动中对身体、技术、心理、智能、意志品质训练的要求较高,这些训练是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对于少年儿童的武术教学除达到以上目的外,还要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使学生既要学好武术,练好身体,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使他在个性、意志品质、武德等方面得到提高。家长与学生提出既要学好武术,又不要吃苦的矛盾,是如何发展少年儿童武术教学的关键。要练好武术没有较强的意志品质是难以完成的。大部分少年儿童学习武术是抱着喜欢的态度而来的,对武术并不了解,对武术运动中的方法、价值等更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少年武术散手道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应该从文化知识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和生理素质、合理的技术搭配等多角度设置少年武术散手道课程;教学方法应采用启发性、赏识性、趣味性、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等教育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武术运动要求有良好的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正确规范地完成武术技术动作的基础.从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心理因素、柔韧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使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更加科学,使提高柔韧素质的训练规律与武术项目运动规律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举重运动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的比赛项目。力量素质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少年举重运动员不同于成年,受身体发育特征的影响,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号业运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进行探析.其目的在于为少年举重运动员提供心理训练和素质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少年乙组运动员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等分析,结合举重训练的任务和执教贵港市举重队多年训练体会,对少年乙组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思想教育、战术训练、智力训练、恢复训练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儿童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采用循环身体训练法发展耐力素质,采用“三少”、“两多”等方法,控制运动负荷,重视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高了成才率  相似文献   

8.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身体训练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的基础,少年阶段正是运动员长身体、增素质的关键期与敏感期,在此阶段能否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少年运动的训练中,过分强调输赢的结果,思想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身体训练往往被忽视,大量的训练时间被勇争第一而进行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业余体校划船教练员,不但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等各种素质,还要努力去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1.提高对少年运动员基础心理训练的认识。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基础训练,发展一般竞技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观点,许多教练员在为少年运动员安排训练计划时, 把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放在  相似文献   

11.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教练员在从事武术套路训练之前必须了解套路发展的方向 ,即高、新、难、美。要使运动员真正实现这些目标 ,尚需长期而艰苦的训练 ,并且在训练中坚持“四性”。“四性”是笔者在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创新学等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从事武术套路训练的体会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综合而来的。1 套路训练过程的长期性在套路训练中要想创造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必须通过训练使运动员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品质、技术特点等方面产生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大量武术训练实践证明 :一名运动员从开始…  相似文献   

13.
柔韧性是武术运动的重要专项素质之一 ,是正确完成武术动作 ,强身健体 ,提高实战技击能力的重要保证。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必须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正确进行柔韧性训练 ,较快提高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4.
李竑  李立 《体育师友》2012,(1):28-30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在少儿生理、心理及其他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现阶段我国武术科研的整体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1—2009年间12种体育核心期刊的武术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年间武术科研论文年度发表量保持快速发展的走势;论文研究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作者年龄集中在中青年群体,副高和讲师是武术科研的主力军;研究内容具有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在武术基础理论、技术、教学与训练;有关武术运动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科研论文呈快速增长;在武术运动选材、武术市场开发与产业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薄弱。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大力加强优秀运动员后备队伍的培养是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一项战略措施。儿童少年训练属于基础训练,在这一阶段训练内容最重要的是身体训练,对儿少身体训练必须符合儿少生理解剖特点,符合人体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本文在阐述对儿少身体训练安排特点的同时,较全面地论述了对儿少进行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94名小学生(实验组46人,对照组48人)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共26项基本指标的测试,12项综合指标计算,对儿童、少年早期从事武术训练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早期武术训练可促进儿童少年身体形态的均街发展,有利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其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各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灵活性有显著作用。2.进行早期训练要根据儿童少年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形式、运动量,避免成人化,加强医务监督和定期体格检查,在促进其身体健康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素质,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18.
徐言平 《中华武术》2007,(11):54-55
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与改善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健康和素质水平的训练过程。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它是高度竞技能力的决定性前提,是高速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多年来,少年儿童武术训练实践证明.只通过身体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一些专门训练加以补充.才能促进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家在武术专项训练中已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基础功练习方法.如:  相似文献   

19.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是身体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各项运动都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发展柔韧素质,可以增大身体运动的幅度,促进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所以它不仅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动作质量及防止伤害事故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对体操、武术等项目来说,柔韧素质还有着显示动作完善、姿态优美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柔韧素质,提高身体训练的质量和效果,笔者仅就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及其发展方法,谈些粗浅的意见。一、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柔韧质素的好坏及其训练的实际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体  相似文献   

20.
浅谈武术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竞技体育的发展使运动训练高度专业化和科学化,而科学训练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运动员的选材是其基本条件,已受到体育行家的重视。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选材有其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中国武术有其固有的特点和风格,因而选材的条件与要求也有它的特殊性。武术运动是以套路形式为主,参赛项目多,技术复杂,风格特点突出,攻防意识明显,这就要求武术运动员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技术技巧和全面的身体素质以及出色的表现能力。作为一个优秀武术运动员,更需要在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和心理方面达到很好的条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较为有效的训练价值。现就这几方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