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程评价是对体育课程自身的评定,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这对于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发现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评价定义的不准确,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二是课程评价对象的混乱,过多的涉及到了教学论领域的内容,没有更多地对体育课程本身的研究;三是对体育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功能等几个方面研究的不彻底性,造成了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不理想。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大学生学习成效理论为前提,针对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制适用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从学业挑战度、合作性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验丰富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出发,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水平,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3.
培养普通大学生具有体育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而构建体育人文课程是其重要途径。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理论出发,研究了高校体育人文课程内容,进而探讨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在概述国外身体教育课程人文评价趋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人文评价的核心价值,即不再只将人的身体作为运动训练效果的工具对象进行监控,而是将人性的、人本的社会情感观念回归至课程之中,强调学生运动情感的培养、运动生活方式的养成、道德意志品质的塑造等,使“体育与健康课程”这门重要的活动课程和生活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体现出其他科学类课程难以实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热衷的大背景下,对体育旅游进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挖掘,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中国旅游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正是迎合了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是开发的基础,评价分值越高,开发价值越大。以中国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研制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树,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在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基础上,研制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量表。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研究,将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学习的评价,是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的表现、体验以及取得成果展示的水平和质量的检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科学素养和体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人文的发展历史及人文素质的内涵探讨,及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分析,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师改革体育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新体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就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创建和实施做了阐述,为促进体育专业教改向科学与人文融合方面的演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胡耀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8):109+131-109,131
新世纪以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热议的话题之一。研究者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主要论述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大学体育课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构建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2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及31项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确定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方法。为促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摘要: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课程理论,使课程理论更好地与体育教学实践相衔接。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是体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其内在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构建结构模型,可以将复杂的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内在结构清晰化,更直接地为体育教师评价和专业培训提供指导,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初步构建了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评价量表,对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由体育课程意识、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资源开发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能力、对体育课程方案的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力8个一阶因子构成;进一步验证了二阶维度由体育教师课程理解、体育教师课程运作能力、体育教师课程评价能力三个因子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因子结构模型具有最佳拟合度。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研究,构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新体系,包括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提出"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理念和评价育人的思想,并指出在体操教学中要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真正将体操与人文、健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具有教育效果的潜隐性及其表征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等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和人文素质课程评价目标、方法研究,对于构建可操作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有效发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从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情况来看,高职体育课程发生的最大变革是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人文教育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并在很多细节方面都投入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在高职体育中应当开展情感教育、美感教育、创新教育和责任教育,从而构建完善的高职体育教学人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得出体育隐蔽课程具有以下价值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 ,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介入到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 ,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意义与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的分析,认为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导思想;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目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原则。最后认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转变评价的观念,增强评价内容的合理性,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在现代社会人文主义背景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观应脱胎于重视体育人文教化作用的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并提出,完整合理的体育课程应以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取向。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是体育课程评价的新兴领域。为了全面提升体育课程实施品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的研究取向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研究表明:目前的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主要从认同与关注、认知、课程意识等维度展开,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但总体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单一化、评价工具重引进,轻消化,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