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喜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由于历史、区域位置,国家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了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所以,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奋斗目的关键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在我国区域经济由均衡发展到梯度推进再到协调发展的艰难探索中形成,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条件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也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马太效应。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正日益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地区应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根源着手,结合区域特点,缩小信息化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状况长期阻碍着西部潜在优势的发挥 ,不仅成为严重制约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主导性障碍之一 ,而且给西部大开发带来严重困难。要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就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做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的问题日益严重,济宁作为鲁西南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应着重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调整发展方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全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大背景,通过分析珠三角区域地市间差异的泰尔指数指标,考察珠三角区域地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提出提升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转化发展动力,必须依赖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干预,发挥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实现整体区域的临界发展;从政策上统筹规划,采取适当的协调政策,通过小平衡撬动大平衡,缩小区域差距,发挥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给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均衡促进及缩小区域差别的重大举措。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西部开发有着诸多方面的启示 ,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将会使我国的西部开发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8.
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 ,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和西部开发的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指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人力资本太小已成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必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多渠道、多途径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形成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有可能引致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和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创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扣防范我国经济波动,加快西部发展,缩小差距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实力和西部的客观实际,利用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种战略的比较与选择,从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证了西部体育应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并指出西部体育的非均衡发展,应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促使社会体育增长极的形成,立足西部地区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健身休闲业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从比较优势出发,建立和培育竞技体育的主导项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形势下,应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督体系,使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西部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落后、老化、膨胀和迟滞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区域经济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东、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是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分析导致东、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为全民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实力,为促进全民健身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建设,努力缩小东西部差距,提出了促进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省域群众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广泛借鉴相关研究结果,在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省域群众体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2009年群众体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区市群众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16个省区市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协调或基本协调的,15个是弱协调或微协调的,在15个弱协调和微协调的省区市中,有9个是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6个是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中部地区是我国群众体育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根据协调发展评价结果,提出促进省域群众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该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相对较缓慢,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体制等滞因素,提出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尤其给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研究表明:大力发展以林草业为主体的碳汇生产,可以为西部工业、城市和绿色经济发展夯实生态本底和积蓄发展势能;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为西部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切入点和工作抓手。目前,西部地区积极参与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但效率不高,且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应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林草业,大力推进生态移民,促进部分地区粮食生产有序、逐渐退出,拓展碳汇新领域,以夯实区域碳汇本底,提高碳汇效率;设立更多的"生态特区",实行特别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政策、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和财税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利用碳汇与环境容量优势,承接东部重化工业转移,发展绿色经济,争取中央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地方横向生态补偿,并加强碳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东中西部发展的差距显著,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应对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理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指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认为应该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平衡目标的关系,构建公平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和实施配套产业政策,促使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分工整体效益:发展区域市场,推动区域横向联合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西部地区的扶贫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的整个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做好西部地区的扶贫工作事关全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西部高校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日益凸显,加剧了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西部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地理条件、经济文化背景、道德观念等的差异。西部高校要留住骨干教师,重在完善激励、绩效考核和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