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也对文学产生了污染。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应该是人类全景式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因成功的生态表达而熠熠生辉。生态表达充分表现了自然的美,而这种自然美体现了自然界的一种秩序与和谐。自然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也是人类最高的审美境界。文学的生态表达是一种本质的需要。文学要创造艺术美,需要从自然生态中寻求美。生态表达是文学恒久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2.
神州魂永存     
长诗《神州魂》分20章,加上序诗共21部分。采取板块勾连、血脉贯通、聚焦散点、一脉多元等手法,使这部长诗既有整体的严密,又有突出的重点;气势磅礴,强化了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光芒等方面,诗人洪三泰的描写和抒情独特而有个性,充满哲思,获得了理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清小说同其他文学一样具有强烈的民族、时代、艺术色彩。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存在,反映了明清两代的社会百态,表达了当时的社会愿望,也传播了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这些精神也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文学是新时期教育发展中所涌现出的一种文学现象,而这种文学现象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它联系着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蕴含着二者相结合的发展规律,是促进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1]校园文学并不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也不是简单表达个人需要和追求名利的行为,校园文学反映的是作者本人以及广大读者的一种成长历程和成长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更是年轻人"社会的我"意识萌生的一种体现。校园文学的兴起,带动了校园的文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  相似文献   

5.
书信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在式微;而相反,作为高科技时代的手机短信,因其短小、便捷而蓬勃发展。作为瞬时通讯工具,短信失去了书信所具有的文学表达的艺术魅力和情感魅力,失去了时间延绵的艺术张力,其语言也褪去了书信的规范格式和典稚表达,趋于口语化,甚至“异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包括截然不同的两种: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审美现代性则力图保持人性的完整和精神的丰富。具有自主性的文学和艺术活动正是审美现代性实践的主要形式。而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泛化观点实质上是一种消费时代的审美迷失,它导致了媚俗艺术的盛行,同时也导致了文学自主性的迷失。因此,对当下文学危机的突破,也必须从重建文学自主性开始。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文学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来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指出文学“随时代而变迁”,所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胡适的文学进化论不但高度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工具的发展变迁,而且充分强调文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一种记载,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奠定了新文学的写实主义基础。胡适同时还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认为白话文学是文言文学的进化,必定优于文言文学,从而替代文言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催生了新文学。  相似文献   

8.
为了文学上的意识形态革命,革命文学家们对国内文坛诸多大家展开了批评,他们选择鲁迅作为主要批判对象。革命文学家与鲁迅的分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文学家的身份问题。由于他们的非无产阶级身份,认为只要具备无产阶级的意识就能成为革命文学家;鲁迅则强调革命文学家自身的革命经验对于革命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二是革命文学与时代和革命的关系问题。革命文学家突出强调文学对政治的想象和表达,相信文学是阶级解放的武器;鲁迅则坚持文学自身的审美属性,反对文学被工具化,而且他认为时代是黑暗的,民众也是麻木的,文学暂时无从去表现革命的时代精神,文学也无法承担阶级解放的重任。此番论争为革命文学争取到了初步的生存权,而且革命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观念为现代文学开拓了新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9.
摄影和文学有各自的语法,但有相通之处。在“读图时代”,将摄影理论运用于文学写作课程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摄影图片的直观分析,可以将文学写作中主题表达、结构安排、环境设置以及写作角度的发现等问题讲得更清楚。这也是一种学科交叉的尝试,有益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但同时,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多元时代,是一道迷人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景观,它为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无比的解剖个案与立论依据,同时也动摇甚至瓦解了传统意义上对文学写作规范的表述,使我们对文学的解说与诠释越来越困难。文学既不能成为纯粹的个人感情的宣泄、个体感觉的复制;也不能成为语言技巧者的工具和玩偶,更不能成为政府文告。文学要展布,同时要携带;它为人们提供情真意切的灵魂慰藉,提供人与入之间交流对话的快乐和契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补偿。  相似文献   

11.
文体选择不仅是作家艺术特长和喜好的一种表现,也是由时代文化对作家施压所导致。“潜在写作”在文体上显现的边缘化特征,就是作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政治文化压力下坚持批判现实和个性化表达努力在文学形式上的一种体现,它呼唤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学史视野对其进行历史的归纳评价。  相似文献   

12.
摄影文学是一种可以从多种维度解读的复杂文化现象,体现了一种对生态和谐、人性舒展的强烈追求,正是要以自己的生态美学理念反思和批判消费文化时代技术进步、人性萎缩,经济发展、自然荒芜的文明缺憾。摄影文学体现的生态世界观、美学观与传统审美主义话语的世界观、美学观有着质的差异。与这种生态世界观和美学观相应,摄影文学也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对话性思维方法,一种对话性、过程性、去中心、整合创造的现代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图像时代的来临使得文学就此退出以往的中心位置而趋于边缘化的状态,文学急需调整自己以达成自救。而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使文学理论与视觉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文学理论对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起到指导的作用,这就为文学系开设视觉文化研究这门课程找到了最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两次勃兴都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两次勃兴都是以从属的状态出现,五四时期在以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宏大叙事中,关注女性命运的呼喊依稀可辩;与五四相仿,新时期文学的女权意识也是借助个性主义和思想解放的主题得以表现的。这就相应地决定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难以形成主导性潮流,总是在边缘和角落里发出反叛和自救的“呼喊和细语”。这里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现象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与西方相比显然有着不同的产生机制。西方是由运动到思潮,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晚清小说对"戏拟"叙事手法的充分运用,表达出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的转变,其中蕴含着小说在价值观念、美学特质等多方面对传统的消解,对时代话语的文学表达,也是晚清小说家力图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束缚、尝试新的叙事方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6.
杨晓莲 《重庆师专学报》1999,18(2):35-38,55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当今西方世界的一种主要潮流,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通过对传统文本的反叛和解析,来表达对世界和人生的新的看法,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各个派别虽然各有差异,但它们也具有拼凑,打破了纯文学与通欲文学的界限,浅露感等共同特征,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当代文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写作水平、口语表达和文学欣赏,这三个方面最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写作教学,也强调了口语表达,但对文学欣赏却显得很无奈,欣赏在人们的眼中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欣赏的结果又因人而异,难以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就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我恰恰认为欣赏的多样性结果是提高欣赏能力的最佳途经。  相似文献   

18.
欧洲人文主义文学作为“时代的镜子”,爱国主义思想是这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独具特色,它与其他时代不同,是以民族的自醒、自觉和自尊以及其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建立为基础的。这些主要表现在当时社会的客观发展对作家创作思想的影响,他们借文学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在作品中对统一的民族国家有着热烈向往和歌颂;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显示出巨大的人民性;反对外族入侵,保卫民族独立;主张运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进行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学;由于时代和作家思想的局限,他们的爱国思想往往与强烈的忠君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与未来导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化是在后现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具有多元性、众声喧哗性和非权威性。媒体时代的文学写怍强调一种“非审美”的倾向,网络写作使得个体化写作得到了最大的表现平台并提供绝对自由表达的机会和场所.也因为无边的写作导致了文学权威的缺席和意义的平面化。因此,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网络话语平台,对“媒体伦理”和“媒体精神”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微博的兴盛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微博文学。这种正在成长的全民文学样式以其个性化、互动性、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引领着大众话语狂欢。借助数字媒介的微博平台,推动文学艺术向民间意识回流。伴随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文艺流行现象,微博上产生了一些网络文学新文体。微博文学的群体传播模式是新时代写作多样化的表现,体现了互动与社交功能。微博文学便于传播、易于创作、短小精悍,既是一种大众自我镜像的外化表达,也是一种自我与社会连接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微博文学的信息海量、碎片化、更替速度,版权争议所带来的传播局限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