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花开     
九月金秋,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了山里的每个角落,郁郁葱葱的大树贪婪地吮吸着温暖的阳光,小草也在太阳的呵护下异常可爱。麦子哼着小调,蹦蹦跳跳地回家去,她觉得这条崎岖的山路最近仿佛不再难行了。“麦子,好样的,继续加把劲,这题就迎刃而解了!”老师鼓励麦子,“麦子,你真棒!”老师赞扬麦子。麦子乐呵呵地笑了。她终于明白原来只要向前一步,再向前一  相似文献   

2.
<正>麦子小学在麦子村,村委主任的儿子麦壮壮就在我们班,所以三(1)班也叫麦子班!这可不是绕口令,反正我们班是麦子村麦子小学的麦子班!好吧, 记不住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村我们学校我们班新学年来了个新老师!耶! 开学那天,校长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女老师。新老师姓唐,有一张红扑扑的水蜜桃脸和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还有一个让嘴馋的同学一听就想流口水的名字——果果。  相似文献   

3.
樊老师     
樊老师带我参加语文知识竞赛那回,是我第一次上县城。时间还早,我们在桥头的新华书店翻书。老师买了本明人笔记。我拿来一翻,字是直排的,繁体,句子怎么读也不懂,书里还有股浓浓的异味。我问樊老师买这种书干嘛。樊老师吸吸鼻子说,要写好文章就得看这。竞赛有16张卷子,我不间歇地做下去,完了出来,樊老师一拉我的手就往大操场跑,他领到了试卷和答案。操场空荡荡的没有一丝人影,午后阳光灿烂,知了尖声在叫。我们像两粒石子呆在角落。老师念一遍题目,然后问我ABCD选了哪个。有时他懊丧地摇摇头,有时猛地一拍大腿。我望着他的脸,在想,老师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 应该说我不是个好学生,调皮捣蛋出了名的。欺负新生,把男生往女生堆里推,在女生铅笔  相似文献   

4.
在一节讲授《光的反射》的课堂上,老师先在讲台上放上一槽水,等水面静止后,用手电筒光倾斜照射水面,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寻找亮斑,然后改变手电筒照射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星期一的语文课上,樊老师照例带我们去多媒体教室讲班级作文周报。“佳句欣赏”后,进入了一个新环节——挑错。
  樊老师先出示司海庆文章中的一句话:
  我本想先写一会作业,等我爸爸回来后,我们再去打电脑,这样我爸爸回来后就让我们打电脑了。  相似文献   

6.
认真研读了《人民教育》今年第7期樊彩云老师的《智慧,只因换一种说法》一文后,颇有收获,也有一些看法想与樊老师探讨。樊老师在文中列举了数个具体的例子,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了“换一种说法,多一分智慧”的结论。然而,智慧真的如此简单吗?我们不妨分析文中描述得最为翔实的一  相似文献   

7.
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千千万万个热爱她的优秀儿女。从生活的实践中,我体会到:爱国不分年龄大小,爱国应从我做起。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刚把麦子收完,还没来得及整理,一场暴雨就来了。过了几天,我家堆在屋檐下的麦子就发了芽,根本不能吃。天晴以后,爸爸妈妈把麦子抬了出来,把没发芽的麦子和发芽的麦子都晒干了,但发了芽的小麦又臭又黑。到了卖粮的时候,爸爸妈妈商量:怎样才能把生芽的麦子处理掉呢?妈妈对爸爸说:“不如我们把发芽的麦子和没有发芽的麦子拌在一起去卖。”我听了后,坚决卖麦妈把钱吗我又的好…  相似文献   

8.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老师走到前排的一位学生面前。)师:你叫什么名字?你能告诉我们,你妈妈姓什么吗?生:我叫何帆怡,我妈妈姓樊。师:何帆怡的妈妈姓樊,我们就叫她樊阿姨,好吗?(板书:樊阿姨何帆怡)师:那么,樊阿姨和何帆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师: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樊阿姨就一定是何帆怡的妈妈。妈妈和女儿是一种相互依存着的关系。(板书:相互依存)师:(指板书)这是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贵刊今年第10期在“课新解”栏目中登出了樊会莹老师的论《此“外人”非彼“外人”》。樊老师从桃源人与渔人的服饰差异入手,对《桃花源记》这篇课的注释大胆质疑,其论证严密,且有理有据,难能可贵。但仔细拜读后,我对樊老师中的个别论据和中心论点却不敢苟同,特提出来商榷,并求证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0.
一个长途电话:2005年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刚从学校回到家,手机突然响起,从电话那端传来一个陌生而急切的声音:"喂,您是樊老师吗?您是在黄冈卫校工作过的那个樊老师吗?……我是您93届的学生呀,我叫王莹。  相似文献   

11.
在一节讲授《光的反射》的课堂上,老师先在讲台上放上一槽水,等水面静止后,用手电筒光倾斜照射水面,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寻找亮斑,然后改变手电筒照射的角度,让学生观察亮斑的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从“0”做起     
黯淡的路灯透过窗户射进来,与初三年级女寝室里那昏黄的手电筒光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
1
  朋友麦子说她班里有个孩子,高二,退学了,要去外面闯荡组建乐队。她家访两次,人家都拒绝返校。
  她讲起的时候,一边感叹自己的工作难做,一边又挑眉毛,说真够霸气,比老娘当年还霸气。麦子当年也是做当歌星的梦的,结果艺术类考试惨败,文化课成绩超高,进了师范类学校,现在做了老师。  相似文献   

14.
失信     
_放学的时候,樊老师说,下午支援农业,去胡家卓(村名)摘棉花,住校生整队去,通生自个儿去,不要迟到了。这是1961年秋季的一天,我正在临晋中学上初中,  相似文献   

15.
游老师给我们班上完课刚走出教室,胡博追上去开玩笑地说:"黑老师,黑老师,包公是你的祖爷吧?"游老师皮肤是有点黑,平时又不苟言笑,很严肃.他听了胡博的话顿时大怒,把胡博扭送到办公室,拿着教科书就朝胡博的头上摔去.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月6日,笔者参观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党三尧中心学校。这所学校距离县城(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同行者包括《内蒙古教育》杂志特约记者孙志毅老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负责中学语文教育的田万隆老师和负责小学语文教育的杨华老师及土默特右旗教研室负责小学语文教育的宋老师。在党三尧中心学校,全国优秀教师石皇冠与学校的霍书记、樊老师一道,向我们介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我们参观了石皇冠老师担任班主任的教学改革实验班——六年级二班。  相似文献   

17.
王强 《师道》2011,(10):9-10
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长得五大三粗。同学们望而生畏。新学期上第一节课进行自我介绍时,他说他姓“樊”,名“同军”,然后猛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樊”字.提高嗓门特别强调说:不是吃饭的“饭”.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虽然长得“严肃”,但随后一年他上课时的风趣幽默,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很喜欢上他的课,教学成绩自然很好。  相似文献   

18.
正天刚一黑,手电筒就来找人了。它从不单独外出。牵上人的手后,手电筒跑了起来,跑得比谁都快。夜色里,电筒光像一根又粗又直的绳索,拉着人走。把人带出黑暗,原来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我家的手电筒,有些是银灰色,有些则是草绿色。它带着我们一家,没有谁被它带出去扔了,扔给那无边的黑暗。每一次,手电筒都走在前面。有几次,我们想让它跟在后头,结果自己就掉进了沟里、坑里。从那以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许云莉 《湖南教育》2005,(14):45-45
数学推理老师:有一所房子,一个人造要一个星期,而如果7人造,1天就可以完成。小青:那如果有168个人造,只要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啦?老师:对,你的数学推理很正确。小青:那如果有604800个人来造,一秒钟就把房子造好啦?股票主义教语文的王老师迷上了股票,肚里还有一本“经”。他对妻子说:买绩优股是现实主义,买网络股是浪漫主义,买亏损股是冒险主义。妻子:我什么股票都不买。王老师:那你就是股市里典型的恐慌主义。大学生下乡一个大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下乡活动。一天,他外出散步,突然发现一头驴子蹿进地里吃麦子,可他既不认识麦子也不认识驴子。…  相似文献   

20.
豆春明 《快乐阅读》2014,(11):24-24
<正>天刚一黑,手电筒就来找人了。它从不单独外出。牵上人的手后,手电筒跑了起来,跑得比谁都快。夜色里,电筒光像一根又粗又直的绳索,拉着人走。把人带出黑暗,原来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我家的手电筒,有些是银灰色,有些则是草绿色。它带着我们一家,没有谁被它带出去扔了,扔给那无边的黑暗。每一次,手电筒都走在前面。有几次,我们想让它跟在后头,结果自己就掉进了沟里、坑里。从那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