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效率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继承并超越了毛泽东的社会公平观。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以效率为基础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以效率促公平 ,以公平推动效率。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 ,符合中国国情 ,科学地解决了在中国初级阶段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价值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坚持了毛泽东公平效率观的正确思想,科学分析了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效率公平观思想。效率既指经济工作效率,也指整个社会系统的效率。效率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而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公平从政治上讲是政治权利的平等、规则的平等,经济上是指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伦理上讲是人格上的平等。公平不能超越时代发展,不能急于追求无差别。社会主义的公平是先富与共富的统一,共同富裕是目标。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实现高层次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的效率观、公平观的剖析,阐述了邓小平的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得出了效率公平观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想,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还能有效的推动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浓缩的形式概括了中国理想社会的伦理秩序,它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努力实现的伦理关系体系。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看,效率观与公平观,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运用辨证的思维方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命题。邓小平的公平观对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局部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整体公平的表现,而法治则是实现公平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并确立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公平效率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有一个从提出到逐步成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富裕观一直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探索的课题。毛泽东从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出发,把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成败的重大课题。而邓小平则在此基础上,从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高度,把毛泽东这一探索提高到一个完备的程度。毛泽东、邓小平的富裕观也有着重大的差别。在毛泽东的富裕观中,“公平”歧变为“平均”,富裕以“同步”为特征。在方法上,毛泽东过分强调精神因素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激发社会主体上的决定作用。邓小平正是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地找到了一条通往富裕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是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推进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思路和对策,具有人民性、开放性、辩证性、创新性等理论特色。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公平效率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推动了我们党的思想解放进程,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突破;推动和促进了西部大开发进程;为解决收入过分悬殊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是实践的产物,又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并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促进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邓小平效率公平观的重要思想,也是社会主义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产生了一些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构成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铺垫和前奏;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正确的部分,并发展了其中正确但未被推行的部分,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顺利发展。本文从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实践形态、方法论四个方面对两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