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说教材《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选修课程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证明,这部分内容也是广大师生较为熟悉并乐于选择的选修模块之一。本文将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下简称“欣赏”)为例,谈一谈对这一模块教学的些许构想及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玲 《语文天地》2014,(31):44-47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需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一定数量的名篇,进一步提高阅读、品鉴古诗文的能力。但如何凭借选修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诗文积累、提高品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吃透教材,进行专题整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欣赏”,根据鉴赏方法进行编排。“诗歌之部”篇章众多,内容涵盖面广,单元设计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相互研讨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诗歌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例子,探讨选修教材优化整合的方式。提出"主题整合"的教材处理设想,通过"主题整合——教师精讲——学生自读——拓展阅读——问题探究"的操作模式,达到优化选修教材使用方式的目的,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选修系列中的一个重要模块。通过对本选修教材的研究,可以为教材编者提供参考,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选修教材,进而在语文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高中语言教学如何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方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方法,是本文主要的探究对象,因此本研究选取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研究案例,在古诗文教学当中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有孟浩然七言古涛《夜归鹿门歌》:  相似文献   

9.
<正>选修课与必修课相辅相成,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的延续和补充,《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一本优秀选修教材,这本教材由三单元的古代诗歌和三单元的古代散文组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选修此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诗歌散文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遗憾的是,一些教师还是按照必修课的教学模式教选修课,利用选修课大搞高考强化训练,当然过多过深的拓展,把选修课上成了大学专业课,同样不可取。那么,如何才能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重在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古典诗歌意境之美、情感之丰,领略诗歌手法之精、语言之妙。作为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相似文献   

11.
彭玲 《语文天地》2014,(11):44-47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需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一定数量的名篇,进一步提高阅读、品鉴古诗文的能力。但如何凭借选修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诗文积累、提高品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卢永俊 《现代语文》2006,(11):112-112
《湘夫人》是屈原的名篇,人教版高中教材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了此篇.在讲授这一课时,教材对"遗"字的一则注释引起了笔者的疑惑,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时,我们不能把教材神化,把教材视为"钦定的文件",而要重组教材,对教材适当进行整合、拓展,赋予它新的生命,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利用教材。  相似文献   

14.
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把古诗和古代散文合编成了一本教材。如何务实、高效地在半学期内学完如此多的内容,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如何寻找运用选修教材的有效门径,提高教学的效率?就此,我谈谈看法。 何为“选修”?我认为应该着重在“选”字。选修就应该是在必修的基础上延伸,从整体考虑,为学生提供更进一步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回避"示现"这一修辞技巧和表现手法,而很多诗歌又大量涉及此种修辞技巧,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等又基本不涉及,故造成学生对很多诗歌的理解肤浅而片面。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几首名诗为例,探讨"示现"这一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对理解诗歌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芳 《现代语文》2011,(7):83-85
【背景】 上了苏教版的《离骚》之后,我们结合人教版的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主要了解诗歌的另一源头《楚辞》,并了解楚辞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屈原,  相似文献   

17.
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如何运用选修教材,上好选修课,我们高二语文组进行了一些尝试,力求运用好教材,对高效课堂进行有益的尝试。《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二的选修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去阅读古诗文选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同时还承担着基础性的教学任务。可以说,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18.
笔者已经教过两轮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第一轮时,由于教材内容较为陌生,教学时间紧,必修化教学倾向严重,因此,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但总感觉是在疲于应付,选修课课程目标没有较好实现。教第二轮时,笔者吸取第一轮的经验教训,在教材和教法方面做出了改变,进行了新的尝试,经过实践检验,效果较为理想。本文拟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为例,简述自己的做法,以期给他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古代散文如何欣赏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如何教,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一是所欣赏的那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欣赏时结合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可以是课程行为也可以不是课程行为。后者首先是一个课程行为,那就要考虑到学生关于古代散文的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教学计划和时间,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型和过程的设计等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