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高等教育界提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建设亟需调整和提高.本文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来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营销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为选拔和培养营销专业教师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连锁超市的高速发展,店长的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克服店长短缺的关键是构建门店店长胜任力模型,为店长培养、选拔提供方向和标准。连锁超市门店店长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门店店长的胜任力可归结为10大因子:沟通影响力、员工与团队管理能力、理货业务能力、大局观、创新适应力、顾客导向思维、计划执行力、安全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65-169
我国一些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存在定位模糊和人才培养模式长期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就业前景暗淡,严重影响了营销专业发展,应当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鉴于此,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运用冰山理论模型建立了中基层市场营销岗位群工作胜任力模型——雪花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4.
魏江茹  王亚娟 《文教资料》2012,(21):177-179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本研究基于胜任力特征理论,构建创新型本科生胜任力特征模型,并将此模型运用于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揭示创新型本科生高胜任力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性教学体系,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为重构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新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笔者从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中解析出教师胜任力一级指标,从工作分析调查确定教师胜任力二、三级指标,并依此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丰富了教育潜件建设的内涵,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师范生培养规划提供参考,为教师岗位招聘和绩效考核提供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软件行业的人才现状和特点,并对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把胜任力分为一般胜任力和核心胜任力,构建了软件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并提出了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7,(5):89-95
"校园足球"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校园足球"教师所拥有的与"校园足球"发展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胜任力的最佳组合,反映了"校园足球"教师个体最深层次的个体特征.以广东省"校园足球"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研究了"校园足球"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表明:校园足球教师胜任力模型由成就动机、个性特征、认知能力和培养学生四个维度以及成就导向、收集信息、主动性、监控能力、自我调控、灵活性、人际理解力、服务组织、分析能力、归纳能力、长期的培养计划、培养人才的意愿和影响力等12个胜任力构成,另外,培养学生是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通过对胜任力理论发展演进的探究,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特征进行界定,指出必须从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创业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团队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管理技能、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洞察和营销能力、科技运用能力、机会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构建军校学员队干部胜任力模型,据此选拔、考核、培养学员队干部,对于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与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访谈,使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分析并验证学员队干部胜任力模型,明确影响学员队干部胜任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能力的培养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本文通过对胜任力理论的介绍,初步构建了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并对如何开畏胜任力培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肩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区域产业提供能胜任岗位的人力资源。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对接相应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不断搜集、分析、提炼相应岗位胜任力模型中的具体要素,构建“五双”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具备岗位胜任力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教师胜任力概念、内涵及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特点,指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现有的职教师资胜任力模型职业特征不明显,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缺乏指导作用。建议研究教师胜任力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要在工作情境分析中突出职教师资的职业特征。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提升其自身数字胜任力将有效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基于此框架,洞察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契机,构建适合我国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的路径,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胜任力,解决信息化教学问题的需求,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勇强 《文教资料》2013,(26):102-103,160
胜任力理论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胜任力基本理论,通过专家小组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技能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关键素质特征进行了调研,对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初步构建了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以期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战略目标,介绍了胜任力的内涵,应用战略地图、任务矩阵方法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的胜任能力因素,甄选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教师胜任能力特征,构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教师胜任能力模型,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教师胜任能力调查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68):195-196
为构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培养医疗卫生人员提供标准,通过对145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岗位胜任力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构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发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有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成就特征、管理特征、服务特征、影响特征和个人特征7大特征群共25项。因此,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与相应岗位工作职责高度关联,可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场所,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本文以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将教师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中来。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分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进而提出了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胜任力模型是从事特定岗位时获得高绩效所必需的深层次胜任特征的组织结构。利用胜任力模型能够完成包含能力界定、能力培训及能力评价在内的系统化能力研究。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模型的主体结构,并以行为事件访谈为核心方法,以胜任力编码词典为框架,分别完成远程教学11项通用胜任力及5项岗位序列胜任力的内容设计。利用胜任力自测问卷及因子分析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对胜任力模型在教师培训、教师考核及其他辐射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学高层管理者既是全面负责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又是专家型的教学科研人员。因此,大学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担任双重角色的核心胜任力,即管理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双核胜任力模型的建构能为选任、培养、评价大学高层管理者提供基准和尺度,同时,也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学高层管理者双核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高层管理者既是全面负责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又是专家型的教学科研人员。因此,大学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担任双重角色的核心胜任力,即管理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双核胜任力模型的建构能为选任、培养、评价大学高层管理者提供基准和尺度,同时,也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