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武术的现状是练打分离,练套路的不能打,练散打的不能练。本文提出的散打“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通过实践的设计、过程的实施及规则的导向促进“打练结合”实践体系的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2.
"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通过规则的导向作用促进"打练结合"实践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现代搏击的"擂台文化"而言,当代传统武术所推求的"比试文化"是其"打"之存在的应然表达。以传统武术"打"的技术行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采用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进行比较,来解译传统武术为何"不能打"的现实关切,并阐发何为传统武术之"打"的实然表达。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练"和"战"的二元分离,是其"打"之能力式微的关键所在;传统武术"比试文化"和"擂台文化"的二元对立,将其与现代搏击放置在"二律背反"之中;对传统武术"能打"和"不能打"的二元认知,是我们理性看待传统武术"能打与否"的"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4.
陈步瑞 《武当》2013,(6):41-42
有人说,"练打结合"是传统武术的特色,而现代竞技武术却是"会练的不会打(指套路运动员),会打的不会练(指散打运动员)"。此话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现代竞技武术是受西方体育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要遵守一定的竞赛规则。因此,  相似文献   

5.
陈步瑞 《武当》2013,(11):51-52
现代社会,大众看法,包括许多武术业内人士都认为,传统武术的套路相对于武术散打,那就是“花拳绣腿”,不堪实战。甚至认为传统武术练家遇上散打选手,远抵不住散打选手那三拳两脚和熊抱虎摔,散打选手会干净利落地击败传统武术练家。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传统武术套路真没用?真不能用于散打搏击吗?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在向现代体育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忽视文化意蕴和文化迟钝现象.为了提升武术散打教育的文化自信力,应树立发展性的武德文化传承理念,建立本土化的武术散打评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打练一体"活动样式,探索具有民族文化个性的武术散打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武术散打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现代化表现形式,一直备受关注。武术散打训练既需要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又需要增强战术策略的运用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如何将“打练结合”的理念融入其中,以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从传统武术视野下审视散打的发展。研究发现,气、桩功、整劲、短打为传统武术的技法特征,与散打腿法具有很好的互补效应;提出了散打应从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短打、传统武术拳理三方面入手改进的建议。通过传统武术与散打的融合升华散打文化,有利于调节武术界长期对散打发展的诸多争议,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功夫",以浓郁的武术散打文化意蕴更好地传播于世界。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比赛能力与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关系,科学的指导思想可以促进运动员技能发挥,甚至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文章将对传统武术中"后发先至"的思想进行了剖析,探讨其思想形成的基础以及其遵循的技击原理,为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竞赛能力提供指导,为散打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散打和日本、美国搏击的对抗中双方技术运用、比赛录像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远踢、近打、贴身摔是中国散打的技法总则,也是我们与美日对抗的主要手段。同时,只有继续研究和继承传统武术技法,完善散打模式;继续开放技法,加快交流速度,继续加大散打的品牌化进程和职业化建设,才能保证武术散打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1.
对武术运动的教学与研究不仅是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要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培养武术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武术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通过结合渐进式教学的方法时散打运动的研究,以为如何科学的进行散打运动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武术散打技战术水平,推动散打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文章对传统武术战术打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充分合理地运用阴阳战术法、虚实战术法、动静战术法、刚柔战术法、进退战术法、潜避战术法和乱环战术法等这些战术方法,对武术散打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术作为一种以技击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除了具有健康身心、休闲娱乐的功能外,其魅力始终在于它的实战价值。我国现代散打运动是继承和发展武术技击功能和价值的一种存在和表现形式。在激烈的散打搏斗中,体力和格斗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在体力相当或巧妙地运用技法  相似文献   

14.
吴松  王岗  张君贤 《体育科学》2012,32(5):87-9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对"武术意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1)"武术意象"所指向的是经由拳家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武术技术、技法的形象,是建立在再现"物的模样"基础上的"物的形象"的表现,即是以现实中存在着的打斗、搏斗技能作为素材,对其进行特殊地加工和改造而得到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2)"武术意象"是被武术拳家们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3)从审美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这一艺术化的形象是他们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开端,是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本原,更是承载了武术拳家们内心世界中主观之"意"的艺术化了的"物象"。4)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以艺术本体的形式出现在武术之中,这使得武术最终在技术的表现形态上形成且具备了鲜明的艺术属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随着武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武术赛事开始兴起。武术赛事(散打)是一项激烈的接触性运动性项目,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针对武术赛事(散打)中的这种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赛事(散打)中存在的风险与防治,并提出相应对策,来有效地降低与控制武术赛事(散打)中的人身意外风险。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三要素,即技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参加2010年黑龙江省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和2011年黑龙江省武术散打锦标赛的102名男子运动员以及省武术散打比赛部分裁判员进行访谈调查,针对黑龙江省武术散打技术现状提出相应提高训练水平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散打运动训练体系,是提高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将耐力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鼓励运动员主动进攻,提高对抗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加强运动员攻防转换能力,提高击打和抗击打能力,注重功效性训练。  相似文献   

18.
"伪武术大师"现象是在我国武术行业走向市场化与传统武术现代转化交织中出现的一种反科学、反常识的乱象。这种乱象将具有民族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的武术带入谋取名利与网络恶搞的娱乐狂欢之中,不仅未能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传播,反而将其污名化,误导了民众的武术认知,严重损害了中国武术形象。抵制"伪武术大师"现象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武术管理制度,弘扬中国武术精神,推动传统武术实现新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保持审慎严肃的态度,充分发挥中国武术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助推新时代社会事业繁荣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