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本世纪初德国医生弗里斯提出了“人的生理节律”这一概念。他指出,人在出生之后,生命的韵律就开始了。生命的韵律由体力、情绪、智力组合而成。他认为,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受三个固定不变周期的影响。体力周期为23天,影响力量、耐力、抵抗力和身体素质;情绪周期为28天,影响情绪、反应、判断、脾气和集体配合精神;智力周期为33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在日本、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 ,生物钟的应用十分广泛 ,而且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引入生物钟理论后 ,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 ,但利用人体生物钟进行武术训练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目前武术逐步成为一个国际的体育项目 ,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有效地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所谓人体生物钟 ,简单地说 ,是人体的基础代谢、内分泌、脉搏、智力、体力、情绪等生理现象的盛衰在一定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学说。如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像波浪似地出现周期性变化 ,由于这些变化为一个月左右 …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23名大学生运动员比赛前进行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以提高其运动能力,对69名高中毕业生高考考试前进行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以提高其智能能力。两次试验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问题的提出 现代科学证实了人体有生物钟现象,即不同的生理机能活动按着不同的周期有规律地循环。已发现的周期有日周期、周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等。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分别按23天、28天、33天周期循环,并分为上弦期、下弦期和临介期。中国经典医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探讨运动训练中一些有关生物节奏的问题。我们认为,充分协调一天的训练负荷与体温节奏同步,把握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周期,注重提高成绩的速度变化周期,克服运动员的时差病,可以提高运动训练的时效。  相似文献   

5.
人的体能、情绪、智力受到机体在长期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生物钟控制。人的体能、情绪、智力呈周期性有节律的反应。体育运动成绩与人体的体能、情绪、智力三节律周期性反应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对制定运动员训练计划和参赛时间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生物钟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已深入运动训练领域。当前,人体多日性生物节律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固定周期论”和“非固定周期论”。“固定周期论”把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循环的固定周期的始点定为出生日。因此,又把它称做“出生日生物节奏”理论。这种理论在世界风行了几十年而不衰。十年前传入我国。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部门占领了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体育运动队影响更大,用来指导运动训练和安排比赛。许多科技杂志,一方面刊登支持和介绍这种理论的文章,同时也不断有否定这一理论的文章出现。  相似文献   

7.
近代科学揭示,人体的智力、情绪和体力分别以33天、28天和23天为周期不停地起伏变化,这种周期曲线自始至终如此,当曲线位于水平轴上方时为高潮期,人们会感到精力充沛、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当曲线位于水平轴下方时为低潮期,则表现为情绪不佳,力不从心,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不高;当曲线与水平轴相交时称为临界日,由于此时人体内变化剧烈,最容易出现失误事故,这种客观存在于每一个人体内的规律就叫做生理节律。过去笔者对学生在体育课上“忽冷忽热”的表现只知简单地归结为思想作风问题,采  相似文献   

8.
蒋兴建 《体育师友》2011,34(1):59-61
人的全面发展是多方位的,但最基本的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就体与智所包含的力而言,任何一个人,不论从事任何一种社会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活动,都离不开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综合,都要用手、用脑、手脑并用。离开力,体和脑实际上是不存在。只有力与体、脑二者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相结合,而且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健康对人智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若比赛日程处于生物节律周期“高潮阶段”的最高峰,运动员就会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投入到比赛中。本次试验研究把训练周期定为体力(23天)和情绪(28天)活动节律周期的中间(25天),并通过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变化和一些辅助性手段达到调节节律周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们用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开发人类潜在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制于一定的道德观念,实践着一定的美学要求的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所以,旨在释放、增长人的潜在能力的教育,就不能不在发展智力的同时,相应发展人的体力。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11.
依照传统生物节律理论方法,分别以23天、28天、33天为体力、情绪、智力周期来确定我省四名跳高健将比赛日各生物节律所处相位,我们看到:他们三节律相位组合与比赛成绩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规律性带有明显的个人特点。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据此调整训练方案、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使之在生物三节律相位处于非最佳组合状况时,也能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2.
苏联“体育与运动”最近载文说,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清晨是进行运动的最佳时间。但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健康中心的医学保健专家却认为,从事体育运动的最合适时间,并不是早上,而是每天接近黄昏的一段时间。保健专家从“生物钟”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他们指出,人类身体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控制。在一天24小时内,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体力发挥到最高点的  相似文献   

13.
体育比赛最佳竞技状态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最佳竞技状态的判断较为困难。一般认为除看运动成绩变化外,最好结合医务监督的主观反应和客观指标来进行判断,如兴奋程度、精神状态、食欲、睡眠、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生物节奏与运动关系的研究中曾报导,当人的体力、情绪、智力的节律处在高潮期时则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运动成绩稳定,易创最好成绩。1 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湖北省高校田径运动会、武汉地区高校田径运动会冠军获得者133人(男73人、女60人),某高校参加第5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选拔赛运动员6人(男3…  相似文献   

14.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盛衰,有着不同周期的变化规律,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人体三节律”。这种周期性变化除表现在“年节律”以外,还存在着季节律、月节律、周节律和昼夜节律等现象。高校体育工作,是我国现代体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搞好高校的体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并尽可能地防止和降低各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则是当前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世界田径运动日益发展,成绩提高很快,这与训练手段的不断更新,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明显提高是分不开的。近年来,生物节律理论已应用到运动训练中来,使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受益匪浅。本文根据生物节律理论,对体力、情绪、智力节律与短跑训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醒同行注意,应按照人体机能盛衰的规律,掌握运动员的生物节律,从而制定出符合个人实际的训练计划,并为确定比赛阵容提供参考依据。二、生物节律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本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发现人体的体力盛衰周期为23天,情  相似文献   

16.
新的出路——初探能力、智力选材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努力挖掘人的体力和智力潜力是人才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理所当然是运动训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惜,现今的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实践,对挖掘和开发智力潜力还未引起重视,也没有提出更多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拟就智力选材及发展智力作一初步探讨。一、用挖掘智力潜力迎击挑战体育人才的选拔(以下称选材),经历了自然淘汰到以简单的生理、生化测定为依据的历  相似文献   

17.
体力与智力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是人的生命素质的体现,是人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要落实身体运动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要处理体力和智力的内在关系。不能孤立体力,也不能把智力的培训狭隘地理解为文化教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技术掌握的程度和体育活动中竞技能力的表达都能反映出机智,机智就是智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学校体育才能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体操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运动知识,让学生掌握体操的运动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及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体操教学和其它教学过程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良好情绪状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就自己多年的体操教学体会,对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进行教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前提在体育运动中具有良好的情绪,必须使  相似文献   

19.
形意拳在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健身功效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多数人只认为形意拳仅是古老的技击拳术而已,其它对人智力、体力的发展与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形意拳对人的智力、体力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 实验对象选定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97级1中队50人为实验班,平均年龄18.5岁;97级2中队45人对照班,平均年龄18.9岁。给这些“预备”警官们讲解形意拳的简单知识、练习形意拳对今后工作的好处,激发他们练习形意拳的兴趣,并要求持之以恒,自觉按计划坚持锻炼。1.1 实验时间1998-10-18至1999-03-18,共136天(12天假期除外…  相似文献   

20.
《健身科学》2011,(1):57
张大夫:我周围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我也觉得午睡对恢复体力有挺大好处,可我不知道具体几点午睡,睡多长时间才是科学的?周新宇周先生:经研究发现,人在一天24小时中,生理周期会有两次低潮,第一次低潮是在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第二次低潮是在下午2点左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