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二、三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两步应用题之前,有目的、分层次地增设两步应用题的渗透课。采用增加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做好一步应用题到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正确地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解答应用题至关重要的一步。低年级学生由于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比较差。怎样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的做法是:借助电教手段,加强各  相似文献   

3.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解答较难应用题时比较困难。笔者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形或具体图形来分析,帮助解答应用题,会起到较好效果。例1 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这类应用题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其数量关系。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首先找出谁是标准量(鸭的只数),谁是比较量(鸡的只数);其次,画出线段图形来分析。第一步画出标准量的一条单位长度线段表示鸭的只数。第二步画出比较量的线段表示鸡的只数。这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低年级学生由于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比较差,而正确地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解答应用题至关重要的一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的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图形、启发学生去分析  相似文献   

5.
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重点。八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的过渡阶段,函数概念教学是初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学重点,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秋华老师: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许多学生都害怕应用题。请问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张婷张婷同志:小学生怕解应用题的原因主要是:①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分析、综合活动往往需要借助具体形象进行,不善于透过事物表现形式去把握事物的内部关系。应用题所给予的数量关系具有间接的、隐蔽的  相似文献   

7.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教学简单应用题不只要求学生能够求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初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复合应用题打好基础.一、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学一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中,必须使儿童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培养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克服儿童根据字眼等选择算法的错误解题方法。我试用如下教法,收效较好。 一、算式→图示→文字题→应用题 刚入学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教学简单应用题须突出其直观性,使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明朗化和具体化,促进儿童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应用题教学时,可由算式画成图示,图示经过构思成文字题,文字题经过充实日常生活的实际内容,编成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思维体操”。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却较差。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在一年级“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教学中,可先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形成“两数相比是同类量相减的数量关系”的正  相似文献   

10.
六年级是第四学段的准备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小升初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侧重点的转化问题。六年级语文教师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大多倾向于侧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我们在继续培养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要适时适量地加重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保健操"和"每日评报活动",是两味实现六年级学生"小升初"写作思维能力衔接的良方妙药。  相似文献   

11.
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以后各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打好基础,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材安排的特点:由用图画代替文字,到图文结合,逐步过渡到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看图口述应用题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根据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各式各样的实物图画,用语言把图画中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就是一道口编应用题。如五年制小学课本第一册第8页一幅图,先让学生看图,老师口述图意: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间的联系及地位与作用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是五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55页例3。从知识的角度看 ,它是在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实际也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具体运用。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 ,复合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加深对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及百分数、成数应用题都将做好准备 ;从能力的角度看 ,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而且注重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使两种思维相互…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不会解答应用题,主要是因为缺乏抽象思维,不能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应从读、画、编三个方面入手,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4.
借助半具体半抽象的线段图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是解答较复杂应用题时常用的一种手段,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补的良好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方法,才能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下面谈谈九义教材三年级两步应用题的几种解题方法。一、运用图解法有些两步应用题可启发学生先画线段图,然后借助线段图在图上分析寻找到间接条件,帮助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解决简单的搭配问题。2.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索的勇气及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对新鲜、陌生的事物感兴趣,但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识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在思维发展上,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相似文献   

17.
儿童从入学开始,就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自然课教学对儿童培养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现就如何通过自然课教学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这个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一、从直观形象入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师指导儿童自己进行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和能力。引导儿童比较、分析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以直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题教学中,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级,教材难点多,坡度大。但学生的思维发展却不能很快适应这种情况,所以普遍出观了三年级数学成绩大幅度卞降的现象。1982年,我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根据五年制统编教材,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强了三年级应用题教学的研究。通过实践,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年末测试应用题解答正确率达96.2%,这说明了三年级成绩下降的现象是可以扭转的。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三年级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惠州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原来成绩不错,上了三年级后,看不出他在学习态度上有什么变化,可成绩出现下降,不知什么原因?好的,我们先来找一找原因。一二年级儿童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可上三年级后,教学过程向儿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中抽象概括的成分明显增加,对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而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三年级正处于这两种思维形式的过渡期。这时候学习难度的大幅度加大,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这是三年级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往往还处于形象、直观、具体的思维阶段.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时地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可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在半直观的观察和感知中晓事理、明算理、悟转化,从而把握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提高他们分析与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