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白芥子中脂肪酸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白芥子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白芥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检测出7个化合物,6种脂肪酸和1种烷烃。[结论]确定了白芥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白芥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从白芥子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苯基乙腈(Ⅰ)和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Ⅱ)首次从白芥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乙醇浓度对滁菊多类成分提取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滁菊花各类成分提取率影响.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30,超声功率为200W;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6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得膏率最高,为47.52%;7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黄酮得率最高,为10.86%;8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酚得率最高,为3.02%;水溶液提取滁菊花总糖得率最高,为4.27%.乙醇浓度对滁菊花不同成分提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皂苷的测定及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七中总皂苷的测定方法及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设计法安排试验进行优选,以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评价,最终来确定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用醇回流法提取三七中的总皂苷,且提取工艺为:用70%的乙醇作提取剂,乙醇用量倍数为10倍量,提取3次,每次1.5小时的条件下能充分、有效地提取三七药材中的总皂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为因素,通过实验得出陕南旬阳狮头柑皮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以芦丁为标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旬阳狮头柑皮中提取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0%,超声提取20min,室温下提取总黄酮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甜柿与涩柿叶片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液,比较研究了甜柿和涩柿2种柿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研磨法提取叶绿素时,溶剂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最好,甜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428、1.086和0.341mg/g,涩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0.951、0.737和0.213mg/g,均显著高于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和二者的混合液;采用浸泡法提取叶绿素时,以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和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按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液提取效果最好,甜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478、1.089和0.388mg/g,涩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180、0.886和0.294mg/g,均显著高于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80%的丙酮.两种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发现,浸泡法优于研磨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中药粉防己和木防己中单糖和寡糖 (寡糖的量以单糖表示 )的总含量以及多糖的含量。方法 :单糖和寡糖的提取 :用 2 0倍溶媒 (6 0 %乙醇 )浸泡 2 4h后 ,于 5 0℃提取 4h ,共提取 3次 ,每次提取用 2 0倍溶媒。多糖的提取 :用 2 0倍溶媒 (水 )浸泡提尽单糖和寡糖的残渣 2 4h ,于 10 0℃提取 3h ,重复提取一次。检测方法为硫酸 -苯酚法。结果 :粉防己和木防己中单糖和寡糖 (寡糖的量以单糖表示 )的总含量分别为 10 .2 0 %和 7.75 % ;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6 .83%和 38.4 4%。结论 :粉防己和木防己中含有大量的多糖 ,为开辟防己类药材新的用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水和75%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乌蕨中的总酚酸进行提取,并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酚酸含量,以原儿茶酸为对照品,6%FeCl3~0.9%K3[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71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对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在0.440~3.083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2.21%(n=6)。实验表明,乌蕨中总酚酸的提取以75%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温度控制为57℃为佳,此时测得总酚酸含量为42.40mg·g^-1。本研究建立了测定总酚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乌蕨中总酚酸检测的质量标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乌蕨的药用价值提供有效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当归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和含量分析。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可达60%,但挥发油收率只有1.9%;溶剂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较低,为30%-50%,但挥发油收率有2.6%。4.4%。  相似文献   

10.
以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用微波炉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单因数测定和正交实验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波长选择324nm,实验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以浓度为80%的乙醇做为提取溶剂,加醇量为金银花4倍量,微波处理时间为60S,水浴提取温度为70℃,提取水的用量为金银花15倍量,提取时间为50min。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8.3379mg·g^-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鬼箭锦鸡儿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物,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藏药鬼箭锦鸡儿总黄酮平均含量5.32%(RSD=1.52%,n=5)。  相似文献   

12.
以常太库区红壤土山地枇杷园为对象,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对解放钟枇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增施枇杷专用的配方肥料能够明显促进枇杷增产,改善枇杷的果实品质,可在枇杷生产上推广应用.与CK相比,枇杷冠幅增加58.95%,干周增加20.5%,单位面积产量提高42.18%,枇杷果实平均单果重增加3.2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2%、可溶性总糖提高1.3%,枇杷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0.15%.  相似文献   

13.
大竹蛏软体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大竹蛏软体部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大竹蛏软体部分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81.213%,其中必需氨基酸为27.221%,占氨基酸总量的33.518%;游离氨基酸中6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1.09%;大竹蛏软体部分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9.88。认为大竹蛏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不同显色剂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萹蓄总黄酮的影响.实验以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在418 nm波长处,测得萹蓄中总黄酮含量为12.012 mg/g,回收率为102.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萹蓄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光唇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合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唇鱼的含肉率平均为59.59±2.81%,肌肉(新鲜)的水分含量77.69±1.02%,粗蛋白含量19.21±0.02%,粗脂肪含量0.54±0.05%,灰分1.01±0.03%;脂肪酸为12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8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种;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69.28%(干重百分比),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8.98%,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8.0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是59.56:测得矿物元素8种。  相似文献   

16.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05nm处测定毛茛中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0.0024~0.0480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n=6,RSD=0.98%),测得毛茛中总皂苷含量为4%;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毛茛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用超声提取法制备样品溶液,提取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浸提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30℃,以芦丁为标准对照品,用NaNO2、Al(NO3)3和NaOH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10nm波长处测定赤胫散中总黄酮的含量。实验表明:总黄酮在0.008-0.04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9.5786C+0.0068,相关系数R2=0.9987,其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0.17 mg/g、28.07 mg/g、49.73 mg/g(n=3),RSD值分别为1.75%、2.83%和2.19%。最后得出结论:赤胫散中总黄酮在根部的含量最高,叶部次之,茎部最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在卷烟焦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数值优化改进的BP算法建立卷烟焦油的预测模型,以卷烟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总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焦油作为输出,并将这些指标作归一化处理,然后通过教师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充分的训练,获得适宜的参数矩阵,最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检验样本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效果相当显著,相对偏差在-1.81%~1.31%之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及杜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中,在1100mm酸雨淋溶下,pH 3.5~5.6酸雨对土壤pH值及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而pH 3.0及2.5处理组根系生物量分别降低12.5%和43.4%。同时,土壤A l∶C a值与杜仲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酸雨pH值与杜仲总生物量及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短期胁迫下,酸雨对杜仲叶的生理生态效应是导致杜仲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酸致土壤酸化除强酸雨(pH 3.0、2.5)外,其余酸雨处理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6个夏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cv.Valencia)品系果实成熟期内的香气成分进行动态分析测定.结果表明,Olinda和Delta中酯类物质总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占1.88%和2.22%,且6月下旬香气物质丰富;Rhode Red和Campbell中醇类物质总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在6月下旬占10.25%和4月下旬占7.78%,此时期香气物质丰富;6月中旬Frost中醛类物质总含量相对较高达15.56%,但4月下旬香气物质最丰富;5月中旬Cutter中香气物质最丰富,总萜类物质相对含量占9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