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结合常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结合常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结合长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张 《小学生》2010,(7):65-65
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结合常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改革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活动。《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程的探究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考试方式的弊端等,以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这场改革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育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新课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力求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并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改全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教师原有的观念和教学行为,它对教师的方方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考试方式的弊端等,以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把改革的焦点仅仅指向了施教者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课程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考试方式的弊端等,以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把改革的焦点仅仅指向了施教者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课程自身的改革,却忽视了对课程改革中学习的主体——学生关于新课改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育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便成了新课程改革中支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理念。课堂的存在,课堂中的人、事、物及其行为的发生都要为学生的发展而准备,而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悦 《教书育人》2008,(11):28-29
从2005—2010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在全国推行,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我国长时期以来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也有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课程与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即新课程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何“促进”?怎样“培养”?这就把  相似文献   

18.
孙虹 《考试》2005,(Z1)
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浙江省宁波地区于2002、2003年在慈溪、北仑、宁海三地进行了试点,于2004年9月在全市全面正式启用华东师大版《科学》教材。我作为一名有十五  相似文献   

19.
曹英 《新疆教育》2012,(13):69-70
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爿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还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力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爿的主人。因此,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试图通过教育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获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有成就感。作为现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在着力研究东方基础教育的优点,希望能在保持传统人文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寻找一条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