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形变换源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变化,它是对物体运动、变化的数学抽象.五种图形变换涉及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四个方面.经过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但位置改变了,其中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还改变了图形的方向.相似变换只有形状不变,大小、位置、方向均可以改变.图形的变换是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相似文献   

2.
几何变换作为初中数学新课程新增的教学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几何变换包括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等.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变换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几何变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变换”的角度认识传统的几何图形.轴对称变换与等腰三角形相对应,平移变换与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相似变换与相似形相对应,这些都是欧氏平面上常用的特性.几何变换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等方面具有“过程性”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凡敏  朱广科 《初中生》2012,(15):35-39
正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位似变换.现以2011年中考试题为例,把这类题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顺应几何推理要求发生的变化,将以往的"几何"拓广到"空间与图形",增加了图形与变换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从静态的图形转向动态的变化.图形与变换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以及图形的相似变换.前三种变换本质是保持两点间的距离不变,从而使变换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改变;而相似变换会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形状.利用变换解决问题,关键就是利用变换  相似文献   

5.
变换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有别于数学教学大纲的—个新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初中阶段主要的图形变换有: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和伸缩变换等.其中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都是全等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在解决一些等边等角的问题中运用广泛、作用巨大.下面我们利用全等变换研究两个传统的几何名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作为"空间与图形"的四条主线索.轴对称变换(也称直线反射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是保持两点间距离不变的变换(称为合同变换),在这几种变换下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也保持不变,实质上是全等变换.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并不要求从严格的几何变换定义出发来研究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平移、旋转使图形产生了运动,在不同的运动中,图形的对应点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下面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7.
图形变换是解答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图形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大小都不发生变化。利用图形变换这一特征,在求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中的图形变换,主要包括轴对称变换(翻折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位似变换).图形变换作为数学课程改革新增加的内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二次函数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和难点.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强化了对图形变换的要求,另一方面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二次函数和图形变换的结合,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方法变成另一个图形叫图形变换。经过图形变换,图形的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像这样,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等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对称变换。本文以旋转变换为例,特选几道“旋转变换”型中考试题,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方法变成另一个图形叫图形变换.经过图形变换,图形的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congruent).像这样,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等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whirl)变换和对称变换.本文以旋转变换为例,特选几道“旋转变换”型中考试题,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教材中,图形的翻折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内容明显增多。图形的这三种变换都属于全等变换,其共同特征是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而在图形的这三种变换中,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相似文献   

12.
一、图形的变换1在学习的几种图形变换中,我们怎么确定图形是运用了哪种变换?A图形变换中我们主要接触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三种.在这三种变换过程中,不变的是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改变的仅仅是图形的位置.(1)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包含平移变换,首先要观察该图形是否包含平移所需的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图形(直线形与圆)的基本性质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这些变换的基本性质.体会到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是保持两点间距离不变的变换,这种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具体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与圆的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及其组合),达到具有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和欣赏图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常见的图形变换有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位似变换和轴对称变换等,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和轴对称变换相关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先看看定义:由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并使这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也叫做反射变换,简称反射(renection).本来轴对称变换仅是描述图形之问关系的,若我们可以推广开去,延伸到其他范畴内,这样我们的视野就更宽阔了,轴对称就更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趣谈轴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经过某种确定的方法转换成另一图形,称为图形变换.常见的图形变换有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和相似变换.在新课程标准下,图形变换是空间与图形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实验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某些几何问题中,条件比较分散,不容易把握各元素的关系,如果以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图形变换,使图形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顺应几何推理要求发生的变化,将以往的“几何”拓广到“空间与图形”,增加了图形与变换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从静态的图形转向动态的变化,图形与变换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以及图形的相似变换。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几何中的图形变换主要有平移、轴对称和旋转三种,这三种变换的共同特点是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在求解平面几何题时,适当运用图形的这些变换,可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条件联系起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一、运用平移变换求解几何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规定了"图形的运动"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材中"图形运动"的本质是几何变换,例如,翻折运动、旋转运动、中心对称运动和平移运动,在本质上分别是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中心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教学要求是"在丰富实例的背景下,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发现和归纳图形的平移、翻转、旋转等运动各自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保持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的共性,学习和总结平行线、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展示  相似文献   

19.
<正>求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这类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化归为求两点之间或是点到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故解题时可充分利用图形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的这一特点,把图形位置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优化图形结构,进一步整合图形〔题设〕信息的目的,使较为  相似文献   

20.
如同直角坐标系有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极坐标系也有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以及位似变换。讨论极坐标的这些变换,能帮助我们化简某些极坐标方程,有助于解决某些极坐标方程的作图问题。 (一) 平移变换 改变极点位置,而极轴方向、长度单位和角度正方向都不改变,这样的变换叫极坐标的平移变换。 如图,O′x是原坐标系的极轴,O′x′是经过平移变换后新坐标系的极轴,O′关于原坐标系的坐标是(ρ_0,θ_0),设平面内任意点M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是(ρ,θ),在新坐标系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