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天然胶国内供应量稳步增长.但满足不了需要.国外资源丰富.价格上已经形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制约。中国入世后.政府承诺几年内取消进口配额。2002年国家下达进口配额59万吨.配额内关税调整为20%.所以天然胶的价格更多地依赖于国际市场价格:据报道.世界三大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年初同意.对橡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入世后,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执行入世协议势必会对上述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5%左右,对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实行配额关税,同时取消对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豆油进口专营。  相似文献   

3.
《专家工作通讯》2006,(4):26-27
食糖是国计民生必需品,是仅次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人类热量供应品。甘蔗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糖料作物。蔗糖占世界食糖总产(1.3亿吨)的7514%,占我国食糖总产的90%。蔗糖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甘蔗生产和原糖加工效率两方面比较优势,我国现行制糖成本居高不下,其中原料蔗成本占生产成本的82%~91%,占含税销售成本的70%左右,原料蔗成本是影响国内资源成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冯光辉 《预测》1994,13(2):36-37
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分析和1994年展望冯光辉(广西经济信息中心530022)1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分析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是卖方市场,其主要特点是销售畅旺,价格迅速上升到高位后趋向平稳。批发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零售市场比较平稳,没有抢...  相似文献   

5.
通过铀资源储备模型的建立和基于关税配额政策,对我国铀产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利用铀市场的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比较.结果分析表明,进口铀产品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消费者剩余,并促使国家铀资源最优储备规模减少,最终会降低国家的铀资源安全成本:关税配额政策是铀资源储备的不利因素;关税配额的限制将导致国内铀产品价格高于国际铀产品的价格,并使国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进而增加国内总的铀产品的安全成本.  相似文献   

6.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额分配策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钢铁行业为例进行成本效率评估和碳配额分配,研究发现:①在短期中国碳价格不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变迁,"甜城"内江已名不副实,蔗糖业完全萎缩。如何实现内江糖业文化的历史传承,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内江糖业文化传承的载体—糖业博物馆,并提出了基于体验旅游观点下的内江糖业博物馆建设的功能分区,以期为内江糖业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莹 《科技风》2012,(13):248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服装协议》(agreementontextilesandclothing,简称 ATC),国际纺织品贸易管理因而进入“后配额时代”,配额时代的结束,意味着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将会发生转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面对相对饱和的市场,使得他们除了考虑质量、价格、服务、风险等因素之外,服务的灵活性、供求双方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品牌的树立都将成为进口商决定货源的关键问题.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进出口贸易严重缺乏多元化的实际状况,挤占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应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而应该在稳固求进的基础上,充分的自我挖掘,不断找寻新的市场空白点,互补互缺,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ETS)2014—2015年面板数据,设计加权碳价格、价格稳定性、交易活跃度、配额松紧度、市场参与度等评价指标,继而构建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DEA评价模型并给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深圳、湖北和天津碳市场为DEA有效,上海、北京、广东和重庆碳市场效率值依次递减,且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深圳碳价格水平及其稳定性最高,广东、湖北交易活跃度增长最快;试点碳市场普遍存在配额总量过剩、控排企业参与度偏低等运行"短板"。  相似文献   

10.
一、乌拉圭回合的效果 乌拉圭回合谈判(1986~1994)农业部分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农业出口国对其各自农业部门的补贴和保护。它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一开放市场。即降低进口税(关税),消除管制(如许可证、进口配额等)。这些管制措施限制了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 一出口补贴。简单地说,出口补贴就是一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的行为。 一内部补贴。即通过对农民的直接支持或通过控制基础设施成本、研究、培训等方式,使得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低于实际生产成本。 谈判的前两部分是最耗时费力的,即减轻进口壁垒,…  相似文献   

11.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陈伟勋 《资源科学》2018,40(3):634-644
近年来,以期货市场为定价基础的金属价格呈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系统的稳定。而金融属性凸显被认为是国际铜价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从金融化视角出发探究金融因素是否影响国际期铜价格的波动,对维护中国工业系统稳定运行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ICSS方法将2000—2014年LME期铜价格分为七个阶段,继而采用PLS方法实证检验了六种主要金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指数对期铜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最大;黄金价格在铜价“大幅上涨”时期对铜价变化的解释作用最强,但反映的是市场对美元价值变化的信息;标准普尔500指数对期铜价格上涨具有明显支撑作用,反映出国际期铜市场金融化特征明显;投机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期铜价格剧烈波动,但并未改变期货市场内在功能的发挥。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可借力人民币国际化抑制美元计价影响;应构建矿业金融战略体系,防范过度金融化下的价格波动风险;需理性对待投机,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12.
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华明  赵国浩 《资源科学》2010,32(11):2210-2215
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能源。煤炭价格对于煤炭资源合理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煤炭价格在政府干预下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煤炭价格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不能反映煤炭资源价值的稀缺性,各种税费功能重合,煤炭开采、运输等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得不到补偿,低估了煤炭生产的安全保障费用和教育培训费用等问题;同时,煤炭交易制度过于单一,煤炭交易区位分布不合理,既不利于价格的双向表达,也不利于形成中国在煤炭商品上的国际话语权;另外,煤炭物流体系的落后也增加了煤炭的不合理成本。本文探索了由煤炭全成本内涵、煤炭期货交易机制、煤炭价格有效性评价等环节组成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过程,分析了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必须彻底改造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一套简单、合理、有利于煤炭资源有效利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碳试点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存在脱节,碳定价体系未能满足碳市场发展需求。为此,本文基于脱钩理论,运用随机分析方法从企业视角度量碳成本,构建影响企业碳成本的决定方程,并进一步模拟"企业-政府-市场"与初始碳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得到符合中国碳市场发展规律的初始价格波动区间。结果显示:①政府惩罚规模与配额短缺概率是制约控排企业获取碳交易收益的核心,保证碳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平衡"企业-政府-市场"之间关系。②初始碳价格设定与政府期望碳市场达到的减排效率直接相关,当前经济条件下全国统一市场初始碳价格的合理设定区间为[41,52]元/t。③惩罚规模对于初始碳价格设定的解释程度达到97%,惩罚机制是现阶段政府层面引导碳市场健康发展的最优工具。④市场效率与减排目标是长期影响碳价格设定的主要指标,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设定"市场-政府"双向初始价格体系。本文为丰富中国碳市场价格理论、科学地设定初始碳价格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王丁玉  陈彦汝 《资源科学》2021,43(12):2503-2513
碳市场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方式,不同配额分配方式对碳交易市场运行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碳交易市场为例,选取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福建和深圳6个碳交易试点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动性比率指标、对数收益率指标、随机游走过程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对不同配额分配方式下中国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①历史法下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好于基准线法,提高拍卖法在混合配额分配方式中的占比也能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②基准线法、历史法和混合配额分配方式下碳交易市场的波动性均较小,提高拍卖法在混合配额分配方式中的占比会稍许增大碳交易市场的波动幅度。③混合配额分配方式比单一配额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碳交易市场的信息有效性。④基准线法下的碳交易市场减排效果较好。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不同配额分配方式对碳交易市场运行的影响,对制定更加科学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2005,(1):1-1
2005年1月1日起我国的纺织工业进入后配额时代,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于发展中国家实施以配额体制为主要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时代结束了。取消配额最直接受益者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那些拥有品牌和市场优势、资本势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大大降低跨国配置资源的成本,依靠各国资本要素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云南科技管理》2015,(6):33-34
云南省是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糖料基地省,甘蔗糖业综合产值300亿元。科技创新使云南蔗糖产业崛起。甘蔗种植资源收集与利用领先全国,甘蔗育种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甘蔗种苗脱毒技术成为农业部主推技术、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大放异彩、机械化技术让蔗农尝到甜头。  相似文献   

17.
<正>糖虽然是一种营养剂,但吃过多的糖还是有一定危害性的。过去认为,主要的危害是使龋齿发病率升高,因为食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吃过糖后的口腔、牙齿周围是细菌生长的最好基质,细菌能促使这些糖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及其他的酸,造成牙齿脱釉,从而产生龋齿。这是吃糖,特别是黏性的糖如胶姆糖、软糖等最大和最直接的危害。食糖是一种纯热量食物,其中既不含维生素、矿物质,也不含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素,每克糖产热可达16.7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糖业主要由甘蔗糖构成,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市场糖价连年持续下降,至1999年底已跌至生产成本线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国际市场糖价长期低迷的影响,加上国内供给略大于需求,以及糖精作为食用糖替代品参与廉价竞争,此外从供给方面看,由于甘蔗种植的分散化和糖加工生的体系的不合理,则是导致糖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深层原因,以致影到糖业企业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封闭的糖业市场将会对外开放,从而又面临国外进口糖的廉价竞争,对上,侯须采取有效的调查和保护措施,对甘蔗种值实行规模化的赁经营制,借以降低甘蔗原料成本,对糖加工实行志业化的原料糖和精炼糖分讲离生产体系,借以提高产品质量,对糖进口衽集中化的政府采购制,用进口糖获利来建立政府收购基金,从而调节国内市场糖价。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3电力3.1购买绿色电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绿色电力调度政策描述可再生能源配额(RPS)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要求电力公司和其他电力供应商必须满足在其发电量或供电量中有一定量(绝对量或比例)的可再生能源。RPS指定能够获得可再生能源电量证书(REC)的主体和对未满足这一目标的主体采取的处罚措施。RPS通常不会尝试直接为可再生能源设定价格。通过设置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定量目标,RPS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传统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美国,RPS已在2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施行,自愿的RPS已在8个州和2个地区落地。此外,RPS政策也已落实在瑞典、意大利、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糖业科技协会(IAPSIT)主办,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广西科技厅、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外国专家局、广西农业厅、广西经委、广西科协、广西甘蔗学会、广西糖业协会、印度甘蔗研究促进会等单位和部门共同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糖业科技进步学术研讨会”(IS-2006)于2006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