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冠心病关系密切,因此目前对脂蛋白脂酶基因多念性研究相对较多,但主要集中在HindⅢ酶切位点。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件可产生3种基因型H^+H^+、H^+H^-、H^-H^-,不同基因型与血脂成分及冠心病关系密切程度各异,另外,运动对不同基因型个体血脂影响不同。就脂蛋白脂酶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和冠心病及运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高脂血症是脂代谢异常的一种。目前运动治疗被认为是综合防治高脂血症的有力手段之一.就血脂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运动对血脂成分的影响、运动影响血脂水平的机制、高脂血患者的运动处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吴薇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55-56,74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将40名震后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按其兴趣爱好分为体育运动组和非体育运动组进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和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2组大学生通过心理治疗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体育运动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与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有一定关系。运动组男生假期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同组女生,可能跟其运动频率较高有关。结论:运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心理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不良情绪的体验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体质的影响,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测定的心率、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多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结论:运动疗法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体质,坚持经常性运动锻炼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运动按摩对于改善心境状态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摩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逐渐形成了运动按摩。运动按摩可以调整运动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心境状态,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运动     
长期以来,"体育亦体育运动"的认识观点,使体育运动失去了其独立研究的必要性。本文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概念、由来、组成、属性的阐述,进而阐明体育运动与身体运动、竞技运动、体娱运动等运动文化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发挥体育运动在运动健身过程中的作用。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是学校体育教材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的启用与研究成果,将是打破学校体育教材竞技化的重要途径,是丰富充实学校体育教材、完善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体育运动与网络成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心理健康、调节个体行为表现、改善个体大脑结构和调控激素分泌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发挥作用,其中运动强度、时间、方式是影响运动干预网络成瘾效果的重要调节变量。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但体育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对网络成瘾发挥作用的生理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相关研究应严密实验设计,完善研究方法;增加纵向追踪研究比例;结合生物科技,深入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生理学机制;量化研究结果,增强研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观念的更新,是体育运动进步的动力。通过对我国手球运动训练、管理等诸方面的多层次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我国手球运动整体水平必须观念上更新及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9.
张大鼎 《体育世界》2010,(11):37-38
运动可以改善人体全身骨骼系统的代谢和功能,增强骨密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运动对中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方式对中小学生骨密度的作用不同;(2)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的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对骨密度都有不同的影响;(3)开始运动的年龄对中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也不同。(4)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磷酸肌酸在医学及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高能磷化物的磷酸肌酸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目前已经证明,磷酸肌酸应用于体育运动中具有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促进运动期间肌肉微循环的改善和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有关运动与糖皮质激素的研究进展,1.运动与高原训练可引起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运动强度有很大关系,而与运动总量和持续时间相关性较小;2.过量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肌肉萎缩,对其发生的机制有新的认识,而运动能否有效预防和治疗该性质的肌肉萎缩,尚有争议;3.有关运动引起糖皮演激素分泌水平改变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脂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蛋白(a)[LP(a)] 在结构上类似低密度脂蛋白(LDL) 。血清中Lp(a) 浓度基本上受遗传决定,但有种族差异。Lp(a)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联系有明显的独立性。冠心病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运动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各种运动训练对Lp(a) 浓度的影响,以期探讨运动防治冠心病之机理。结果表明,长期耐力训练可轻度升高Lp(a) 浓度。初步推测,这种运动可能较有利于运动引起的血管微小创伤的修复,与其他血浆脂蛋白的变化一起对防治冠心病(CHD) 有积极作用。急性大强度运动后,可使受试者血Lp(a)浓度下降,表现出组织损伤之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运动可以使血氨浓度升高。关于运动与氨代谢关系的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中血氨浓度显著升高,高浓度血氨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因而在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血氨对运动强度远较血乳酸更为敏感,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理学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安静状态时、运动状态下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特点及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作用。安静状态下 ,心肌组织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尤其是以血液游离脂肪酸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运动时 ,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心肌组织内源性、外源性能源物质的消耗均增加 ,心肌不但吸收乳酸 ,而且自身也产生乳酸。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组织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军 《体育科技》2006,27(2):53-55
作为2008年我国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项目:抖空竹,是杂技节目中代表中国的国粹,演遍世界各地,占尽风流。在我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是深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和表演性于一身的民族传统项目。本文对河南师范大学经常参加“空竹”运动的老年人经过48周的“空竹”锻炼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同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研究此项运动对老年人身体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空竹”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改善老年人血脂水平,提高血脂代谢的功能,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胰岛素在运动中的作用和运动对胰岛素影响的新的研究进展。认为胰岛素在运动中具有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而运动可促使血浆胰岛素浓度呈下降趋势,这时运动时摄取利用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先后两次就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公开发表了联合立场声明。2010年,ACSM和ADA在最新的联合立场声明中就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诊断标准、治疗目标、机理、作用及方法作了重要说明,同时对如何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和体重平衡、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和运动风险,特别是科学确定治疗2型糖尿病运动方案做了重要而详尽的阐述。该联合立场声明为科学指导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文章旨在为采用运动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研究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WHO1985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选取26例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按病情相当随机分成A、B两组(各13例),两组均采用严格的饮食处方及定期的教育和血糖监测,但A组患者同时进行轻度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治疗,B组不进行有计划的体育运动。结果:经一年的实验,A组各项观察指标疗效显著(P<0 05或P<0 01),并且A组优于B组(P<0 05或P<0 01)。结论:轻症NIDDM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进行适当体育运动的疗效显著,并且明显优于单纯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