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国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国内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目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现实环境,重点讨论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现状,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发展状况、社会中的普及度以及传统武术发展失衡等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以农村延向城市,以学校深入社会、利用现代传媒来发展传统武术等方面探讨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最后提出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对策,认为要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武术,要突出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培养指定传承人...  相似文献   

3.
传统武术在注重技击的同时还注重还注重修身养性和武德,融合了儒家、法家、道家等的文化精髓,体现了自强不息、坚强不屈、保家卫国等民族精神和品质。当今,中国传统武术受到各种竞技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陷入发展的困境。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走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道路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对传统武术发展的现状和受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希望能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探索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传统武术历经中国的世世代代,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与成长。其蕴含的健身价值、技击价值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而从武术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武术的发展有待加强,不仅要在国内,更要把传统武术发展到世界范围内。文章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现以及传统武术发展措施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武术适合向世界推广,并进一步探讨了传统武术走向世界的发展途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礼仪的价值功能进行梳理,探讨传统武术礼仪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而从文化学角度阐述传统武术礼仪的行为文化问题。文章旨在探讨武术礼仪行为文化在武术练习者"习练"过程中的身体感悟、思想教化等方面的影响,来审视与解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人文礼仪思想。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交流的情况做了一系列的分析与融合,结合现阶段武术发展的现状,探讨中国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武术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从养生视角论述传统武术在当今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和价值,并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力图改变传统武术在人们心目中原有的概念和形象,旨在为日渐衰落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维东 《健与美》2023,(2):96-98
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传统武术融合了古代哲学和伦理学,具备独特魅力。但是,受时代变迁、经济社会发展和大众思想观念变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新的助力。传承传统武术,是所有中华儿女必须关注且要承担的责任。鉴于此,文章针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展开深度研究,以传统武术传承方式为入手点,阐述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意义,而后提出具体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内涵,从央视春晚和大型运动的视角探讨了武术当下的审美、娱乐、宣传、健身四个主要功能特点,最后提出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传统武术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林与太极》2015,(8):17-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涉及传统武术文化因素的中国对外交流方式进行综合解读,用归纳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文化形象塑造进行了探索。文章以文化因素作为切入口,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现状,并归纳概括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基本涵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塑造途径;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相关问题加以总结,从理论上提出了塑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象的建议,为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网络传播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特点,总结出互联网给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整体而言,互联网扩大了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多地依靠全民参与实现;"互联网+传统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传统武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造,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传统武术的运动特点,从两点论和发展论的视角,探讨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的视角,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思维方式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揭示中国传统武术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仿生和体悟自然现象的拳理基础,并重点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拳种为实例展开剖析,以此映射出传统武术所蕴涵的自然文化特,性,并希冀在纵深层面对丰富中国传统武术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武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休闲时代到来的21世纪,我们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武术,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新课题。传统武术的价值观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变革,伴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精神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从传统武术的文化、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来审视与探讨其休闲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对策,从而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中却处于逆境中,如何让传统武术在逆境中生存发展已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发展进行探讨,指出了中华传统武术的逆境表现,找寻有利于中华传统武术逆境前行的条件,对中华传统武术进行理性化选择与定位,旨在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武术,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历经几千年的洗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如今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发展境遇.在现代社会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文章以养生为视角和根本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价值功能转移以及其与养生学的联系,如何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而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以期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复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价值功能,如:技击、健身、娱乐、教育等。传统武术曾令中国人自豪,外国人神往,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价值功能的定位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方面。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价值功能定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 《精武》2012,(6):83-84,96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主要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探析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全球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国内党技武术的排挤及其自身的瓶颈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与党技武术协调发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原真实武林,注重攻防实战,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抓住机遇,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危机进行研究,并对引发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危机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功能认识不足、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模式的式微与低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缺失等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研究认为若想有效化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危机则必须从重拾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本性、探索与开发中国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保护机制等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