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TED英汉平行演讲语料库,研究虚化程度副词的语义倾向及语义韵特征,重点分析了该语料库中虚化程度副词的英译汉实例,剖析译者所使用的汉译方法,倡导建立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新模式,促进翻译教学的新发展,尤其对口译教学具有更为深远的重大意义。研究发现,虚化程度副词仍然是中国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难点。TED语料库中的虚化副词的用法,可以作为中国学习者练习口语虚化副词用法的真实语言材料,其中的汉译译例也可以做为口译训练的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自建非英语专业学生限时议论文语料库,并与本族语者语料库LONCESS作对比,从使用频数和使用准确性两方面,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学生限时议论文写作中的虚化动词搭配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do,take和make三个虚化动词的使用中存在过度使用现象;并且虚化动词的搭配种类较少,语义范围狭窄;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学阶段掌握的搭配,而大学阶段要求掌握的搭配掌握不足;虚化动词搭配存在混用、语义过度推广和语法错误等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通过自建的大学英语作文语料库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习得者动词搭配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该研究通过自建语料库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名动搭配使用失误方面主要表现为语法不平顺,而动名搭配使用主要为词汇迁移、语义迁移和虚化动词三者的使用失误。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词语搭配类型偏少,语义运用范围狭窄,口语体词语搭配使用频繁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通过自建的大学英语作文语料库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习得者动词搭配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该研究通过自建语料库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名动搭配使用失误方面主要表现为语法不平顺,而动名搭配使用主要为词汇迁移、语义迁移和虚化动词三者的使用失误。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词语搭配类型偏少,语义运用范围狭窄,口语体词语搭配使用频繁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为情态动词等中介语研究提供了两个考察视角,即中介语视角和相应的学习者母语视角。以情态动词“must”为例,从中介语视角考察,通过检索自建的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意义及其序列,认识情态意义及其序列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少且错误较多。从学习者母语视角考察既包括分析与情态动词“must”相对应的汉语部分,也包括检索汉语“必须”这一情态表达的相应英语。调查发现,双语转换时母语思维对英语情态动词“must”的习得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对相关情态动词或情态性的运用掌握不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调查展示了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对中介语研究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6.
孙志杰 《海外英语》2014,(18):284-285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与副词、动词与介词、以及动词与副词和介词所构成的惯用词组。由于大部分短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不是其构成部分的简单语义相加,同时每个短语动词都有可能存在多种意义,多个短语动词又有可能对应相同类似意义,所以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短语动词的难度,使其成为英语语言研究的重点之一。该文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汉译策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与副词、动词与介词、以及动词与副词和介词所构成的惯用词组。由于大部分短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不是其构成部分的简单语义相加,同时每个短语动词都有可能存在多种意义,多个短语动词又有可能对应相同类似意义,所以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短语动词的难度,使其成为英语语言研究的重点之一。该文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汉译策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岩  魏在江 《惠州学院学报》2024,(1):116-122+128
本研究以COCA语料库中的if条件句和BCC语料库中的如果条件句为例,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比英汉违实条件句的表义方式。研究发现:1)在语义层面,英语违实条件句有违实标记,存在过去时的语义虚化,常通过附加句子加强违实义,而汉语违实条件句有假设性增强标记,未构成过去时的虚化,常通过附加词汇加强违实义;2)在语用层面,英语违实条件句语境依赖性更低,传递的主观性较弱,偏重因果推理机制,而汉语违实条件句语境依赖性更高,传递的主观性较强,偏重结果对比机制;3)二者的对比特征体现了英汉母语者在文化和思维方面的认知识解差异。本研究不仅为英汉违实义的认知对比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也为英汉违实条件句的习得和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至四年级的同题议论文,参照本族语语料库,考察虚化动词"HAVE"组构型式发展特征。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虚化动词HAVE组构的频次呈整体上升趋势;低年级学习者过多使用have+a/an+N组构型式,且有明显口语体倾向,但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态势;二语学习者使用虚化动词复杂组构的情况明显少于本族语者,语义范围狭窄;错误率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语际错误、语内错误和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虚化动词组构知识构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断"事件指使构成物体的完整材料被分离或破坏且不可还原的日常事件。作为人类社会重要而普遍的日常活动,"切断"事件对人类语言与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词典释义和语料库语料对比分析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词化模式、论元转换和体特征之异同。结果显示两种语言的"切断"事件动词具有共享的范畴化特征和主要义素,但在次范畴化、语义场结构和词化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两种语言间这些动词在论元转换和体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表明此类动词的句法行为对其语义具有敏感性,丰富了跨语言的动词语义与其句法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为动词语义决定其句法行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英语情态动词的一词多义给自然语言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情态动词语义对语境很敏感,发现影响情态动词语义的主要语境因素对情态动词特征选择、机器翻译等都十分重要。因此,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英语情态动词进行语义排歧,并确定不同语境特征对语义排歧结果的影响。基于一个 100 万字的语料库,以英语情态动词 must 为例,从语境中提取影响 must 语义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计算并确定这些特征向量值,建立可区分根情态与认识情态语义的 BP 神经网络,排歧正确率达到 94%。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不同语境特征对情态动词 must 语义排歧的影响程度等级。该研究结果为情态动词语义排歧及情态动词语义人工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文章采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了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核心语义成分决定这些动词的语义场归属,外围语义成分用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笑”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上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这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动作 方式 (情态) 原因(目的)”,但具体词语的词化模式存在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语义分析入手,对英汉客观致使动词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大量的语料对比和分析发现,英汉客观致使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较大共性,但由于英汉语言类型的差异以及概念化方式的不同,在动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微观的句法表达上,英汉语言有着各自的表达特点,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考察翻译汉语"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以及在两岸译本中呈现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被"字句语义韵特征在两岸译本整体趋于一致,翻译文本的趋同性得以体现。差异表现在消极义"被"字句在台湾译本的出现频率更高,翻译文本的规范化特征在台湾译本更突出。"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和受事人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被"字句语义限制的消解既是欧化使然,又与受事人称演变相关。语义韵也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义词是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搭配研究方法,基于iWeb语料库与国家语委语料库,以表达"同情义"概念的英汉近义名词SYMPATHY,COMPASSION,"同情"和"怜悯"为研究对象,从跨语言角度对其语义倾向与语义韵特征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分析结果发现,目标近义词项在各自语内层面存在主导语义倾...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当当不已"的翻译现状,本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六个汉译版本为语料,对when作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的译法进行了概貌式分析,总结出六种常见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被虚化.与"来、去"结合而成的述宾短语、连动短语、动补短语中的动词可以变调,变调后,短语语义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化大国战略"的实施,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摆在我国译学研究以及翻译教学工作者面前:尽快培养大量优质的汉译外人才。显而易见,翻译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仅从俄语专业翻译教学角度,提出"汉译俄"教学改革应从教材建设入手,并在自建"人民网双语新闻小型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汉俄平行语料库应用于"汉译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通过教材编写原则、语料搜集原则、教材应用等问题的阐述,提出对汉俄平行语料库应用于"汉译俄"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9.
"喊叫"类动词是日常言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本文借用词化模式观点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讨论了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核心、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成分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核心语义成分决定同义词的语义场归属,外围语义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英汉平行语料库在英汉对比、翻译教学等领域的作用日显突出。从较为实用的如何创建个人平行语料库入手,介绍创建的具体步骤,包括使用的软件,以及如何将平行语料库运用到翻译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意识,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同时,也对创建个人平行语料库的局限性与不足进行反思,旨在利用平行语料库,更好地辅助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