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在高校开设滑雪课前景较为乐观。对滑雪课在辽宁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安全问题、经济因素和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是开展滑雪课的制约因素;自然条件及滑雪场地、师资基础和学生兴趣等是辽宁省高校开设滑雪课的优势条件,为滑雪课在辽宁省的开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神经类型及赛前心境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较好,呈现“冰山“状;不同性别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差异显著性不大;不同运动成绩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孟述 《冰雪运动》2008,30(5):31-34
通过对11届全国冬运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年龄普遍偏小,发展空间较大;从我国该项目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项目特点决定了该项目比较适合在我国开展,是大冬会乃至冬奥会夺取奖牌的潜优势项目。从运动员、教练员、竞训工作和场地等方面指出影响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信息渠道,建立系统、科学的裁判员培训体系,加大“北雪南移”力度和重视科研攻关等对策,为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教练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教练员队伍整体上欠缺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执教经验;教练员岗位培训次数少,时间较短,内容缺少针对性;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理论知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教练员队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队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队健儿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历史突破。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技术正常发挥的关键因素。对中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队温哥华冬奥会备战、参赛的心理准备情况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案例,以期为运动员大赛心理准备研究和心理学工作者为运动队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连涛  于洪 《冰雪运动》2011,33(3):94-96
单板U型场地滑雪竞技运动过程中,空中旋转的周数和难度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和获得分数值高低的标志。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陆地空中旋转训练的辅助器材较少,缺乏陆地空中旋转多样化、系统化和专项化的训练手段,能使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达到陆地空中大幅度、多维旋转的训练器械处于空白状态。从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与运动员技能的形成机制出发,研制单板U型场地滑雪吊旋杠杆式旋转训练器,论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结构特征,以及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运动队伍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李大志  唐云松 《冰雪运动》2005,(4):27-28,36
通过对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运动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单板滑雪队伍建设方面,黑龙江省采取多元化模式,辽宁省采取一体化模式,这2种模式各有利弊;目前,沈阳队整体实力突出,黑龙江优秀运动员个人能力较强,吉林省的运动员同样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根据这一现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为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全面考察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沈阳体育学院单板滑雪队的二线队员为研究对象,结合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起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后备人才的时间训练模式,并建立起单板U型场地滑雪后备人才的训练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封面人物     
《冰雪运动》2011,(6):F0002-F0002
郭心心,我国著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1983年8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2010年获得温哥华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铜牌。郭心心原是辽宁省技巧队运动员,12岁选人沈阳体育学院,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1996年入选黑龙江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在教练员的精心培养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呼吸机能进行测定,了解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呼吸系统基本状况,为客观评定该运动员肺通气功能积累资料。方法:安静状态下采用实验法对我国单板17名运动员及沈阳体育学院非体专业学生呼吸机能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①女子实验组ERV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男女实验组深吸气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②女子实验组FVC/BMI显著性高于对照组;③男子实验组极量运动时VO2max/KG、持续运动时间及O2Pulse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子实验组VO2max、持续运动时间及O2Pulse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深呼气量、补呼气量高于非体专业学生,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呼气功能优于吸气功能。②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肺通气及小气道通气能力高于非体专业学生,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肺泡通气量。③可将ERV、IC、VO2max/KG、极量运动持续运动时间、O2Plus作为评定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运动员等级的肺功能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对黑龙江省的59家滑雪场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滑雪场分布于全省的13个地、市及省森工总局所辖区域内。对雪场资金投入数额不等,雪场规模大小不一,而且部分滑雪场场地设施及服务设施上还存在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这给今后黑龙江的滑雪旅游发展带来了隐患,应尽快采取整改措施并付诸于实践,以利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和河北省崇礼县滑雪旅游市场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经营历史,为了探讨两地滑雪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滑雪市场的开发和经营提供直接经验和参考依据,本文对北京市13家滑雪场和河北省崇礼县四大滑雪场经营现状、营销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京冀地区滑雪场的经营状况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两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加强京冀地区滑雪旅游项目的管理,提升滑雪旅游产品的质量,要出台和规范滑雪旅游标准,增加滑雪旅游产品的功能,提升滑雪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山滑雪场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滑雪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调查得出:我国滑雪场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周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新疆等地区,总体规模以中、小型滑雪场为主;北京市及周边滑雪场整体在规模、管理、服务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各省市;黑龙江省滑雪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拥有能承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综合型滑雪场,但多数滑雪场规模不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修建滑雪场。  相似文献   

14.
张桂海  黄清 《冰雪运动》2008,30(1):83-86
滑雪场是为消费者提供滑雪产品及服务的场所,滑雪者滑雪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滑雪者的人身安全,是滑雪场经营的首要问题。采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滑雪场滑雪伤害产生的情形进行了追踪查证,并在调查基础上对滑雪的伤害类型及原因予以分类探究,提出了树立滑雪场安全经营理念,加强滑雪场规划的科学性论证,强化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规范滑雪器材的使用,建立完善的滑雪场安全设施标准等减少和防止滑雪伤害、提高滑雪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军  巨雷 《冰雪运动》2012,(1):34-37
对国内50余家滑雪场1 450名滑雪爱好者进行实际调研,探讨导致滑雪运动人群产生运动损伤的因素和规律。滑雪爱好者下肢发生运动损伤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征,运动损伤主要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和挫伤。导致滑雪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滑雪者自身、滑雪场管理以及滑雪装备器材等因素有关。预防滑雪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滑雪者自身应提高安全意识,选择好滑雪运动装备与器材,滑雪场应完善安全保障与医疗救护服务体系等。旨在减少和避免滑雪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并为滑雪场管理部门更好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京张联合申奥的成功,在中国掀起了一阵崭新的滑雪热潮,随着崇礼县滑雪市场的崛起,黑龙江省昔日“滑雪霸主”的身份岌岌可危。从黑龙江省滑雪场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问题根源的深入探究,以及对优质滑雪场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为黑龙江省滑雪场未来的发展提出融合文化特征及地域优势,培育世界一流滑雪品牌、建立完善的法制保障体系,培养专业滑雪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管理机制、把握市场动向,创新营销模式等策略,以期实现黑龙江省滑雪市场的壮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制度环境是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关键性支撑,从制度环境角度推动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更科学、有效。通过文献分析、制度分析及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的内涵、特征、现状、困境及需求趋势与导向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制度环境是聚焦于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建设、运营密切相关的基本制度而形成的,这种制度环境要求有效性,呈现出与运营主体、特定区域及自身适应性的特征;现有制度环境虽然日益完善,但仍然形成了制度环境滞后、制度组成单一及各参与主体缺乏有机融合的困境。正式制度的需求导向指向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引导和规范两个层面,非正式制度的需求导向指向了冬季体育文化、冬季运动价值观念,冬季体育传统及相关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刘巍 《冰雪运动》2011,33(6):70-73
在国内外滑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滑雪课程,依靠高校的学生优势与滑雪企业的场地优势进行的深度合作,可以为企业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现金流;可以使学校形成特色的冬季体育课程,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滑雪运动的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非本地区学生的切身体验,可以获得更好的为地方特色经济进行口碑宣传的效果,并且储备一定潜在的滑雪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我国大众滑雪伤害事故的发生,支持"3亿人参与冰雪"战略,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近年大众滑雪伤害事故特征,结合案例论证滑雪场责任的法律基础、具体义务和过错类型。发现:大众滑雪伤害事故后果严重;案件属于侵权责任纠纷,责任认定较为简单;依据《侵权责任法》(2021年后为《民法典》)等法律,滑雪场有安全保障义务,具体可分为5类;司法实践中存在滑雪场担责比例偏高问题,"自甘风险"条款的确立可能加重该问题。建议:政府应强化监管和惩处力度;业界建立经验交流与赔偿协商机制;滑雪者应养成良好滑雪行为习惯;滑雪场应积极购买附高风险运动的意外伤害责任保险并提高额度。  相似文献   

20.
黄洪利 《冰雪运动》2007,29(6):84-86
通过对黑龙江省20家滑雪场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分析黑龙江省滑雪场的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滑雪场所存在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注重滑雪资源的合理规划,加强专业培训、建立滑雪场会员制度,加强对基础设施、滑雪设备的升级换代,注意相邻行业的互补,扩展滑雪需求市场,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并加快经营模式转变等发展对策,加快黑龙江省体育滑雪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