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锻炼对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胖趋势愈演愈烈,不仅损害儿童的身体形态和健康,对心理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归纳了肥胖对儿童心理产生的作用,并分析了身体锻炼对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效益,锻炼影响肥胖儿童的认知、情绪、人格、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改善肥胖儿童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的局限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运动干预肥胖儿童的心理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儿童期是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由于遗传、疾病、环境与教育等因素的不良影响,会给儿童心理正常发展带来负作用。儿童抑郁症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疾病。据报道,精神科门诊儿童患抑郁症占儿童心理疾病总数28%,在精神科住院的儿童患者中抑郁症所占比率为59  相似文献   

3.
儿童心理疲劳调节法●贾志跃由于儿童中枢神系统发育不完善,心理负荷承受力低,调节心理疲劳能力差。因而体育教师科学地发展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疲劳不象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来恢复,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主要方法:一、游戏法...  相似文献   

4.
有氧锻炼负荷强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吕晓昌 《体育学刊》2003,10(1):43-46
选取年龄在10.15岁儿童,共计32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对照组儿童在实验中以常规教学或自习课为主。实验前、后分别用MHT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并用EFI测量儿童的锻炼感觉和运动愉快感。结果表明:(1)实验组儿童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显性差异(除低年级儿童大强度组外);对照组儿童则没有显性变化。(2)低年级儿童参与中、小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参与大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大、中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小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3)低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没有性别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的显性的性别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参与适宜强度的有氧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在初级游泳教学方面,针对儿童初学游泳时的心理特点,通过实验了解儿童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对儿童心理情绪与行为障碍的认识,及早对各种心理行为、情绪障碍者进行干预指导及治疗.本文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338例情绪行为障碍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是发病年龄多为6岁以上的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临床多为多动、厌学、爱说谎、自杀、物质滥用等表现.结论为儿童心理情绪与行为障碍多为6岁以上儿童,早期给予暗示及行为指导治疗,使异常行为减少或消失,以利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陈凯征  莫詹 《当代体育科技》2023,(21):190-193+198
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各维度发展以及农村学校校园足球发展,探寻有效路径,该文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足球教学干预。12周后,纵向比较: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心理韧性各维度水平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心理韧性水平的5个维度中,除了家庭支持维度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验前。横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除了家庭支持维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实验组学生心理韧性的其余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得出:校园足球教学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目标专注、认知态度、人际关系维度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而心理发展又离不开动作。虽然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动作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而体育游戏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它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阐明体育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提高学前儿童认知能力,丰富情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等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运用心理测量与心理实验方法,对参加36周不同项目锻炼的88名老年人(每周坚持3-4次,心率控制在100-110次/min,每次持续时间为30min)所产生的心理效益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何种锻炼方式,对于改善老年人的主知功能,调节情绪状态,改善人格和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体锻炼方式不影响老年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效益;由于项目锻炼的方式不同,对老年人不同心理广大贩影响效果也不同,自行车,游泳、慢跑项目的锻炼方式对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提高效益明显,而中国传统的气功、太极拳项目的锻炼方式对调节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准确地适应儿童心理、生理特征。对加强组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根据在实际教学中观察和总结,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心理、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1.运动时儿童不知疲劳和冷热儿童上体育课,高兴得不得了,连蹦带跳,一切都不顾,不知疲劳,不知休息,不知冷热,甚至早早把衣服脱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和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及《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426名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读研究生自测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得分明显低于生理健康得分,健康状况存在专业差异;休闲生活方式以静态的、室内的、被动接受型的休闲活动为主;标准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多选择技术含量低、活动量小、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没有兴趣、没有时间、没有组织管理等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体育活动的次数、强度、时间与健康状况呈显著性正相关,标准体育人口的健康状况明显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李刚 《体育科学》2012,32(4):77-83
从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目标、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和塑造品格的体育功能方法三个方面对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进行分析,揭示出其体育思想的内涵是重视自然的人性和本性能力的自然发展,强调身心和谐的体育目标及注重感官训练的教学方式,主张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必须依据儿童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阶段,并且注重游戏活动,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对于体育活动赋予道德教育的功能,把体育活动视为塑造品格、培养道德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的评析,得出了深化对身心健康培养的认识和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这两方面的启示,并据此为学校体育理论思想构建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高校的研究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若不合理解决,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体育活动对缓解研究生心理压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研究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及体育运动对缓解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通过体育活动缓解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干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心理自评量表(简称SCL-90)",对六所高校体育专业597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做了调查和分析,同时对比文、理专业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专业的男生在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女生,但在情绪觉知力和情绪调控力不如女生;情绪智力高年级(三、四年级)明显好于低年级(一、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四个主因素和总分明显高于文、理专业大学生,但情绪觉知力显著低于文、理大学生;大学生情绪知力与性别、年级、专业的交互作用显著;体育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觉他人情绪、控制自我情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甘肃省地方体育运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校园文化内涵理解不全面;对所在学校校情校史的了解程度不深;学校物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最多的是体育比赛,学生对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对于学校或者社团举办的活动所持态度各异;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相对较大。为进一步加强地方体育运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4):121-121,126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正成为体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研究思路和成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而强迫症是心理学的疑难杂症,各国都在致力研究治疗的方法,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体育活动对其影响应该是积极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体育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系统论、技术论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概念、地位及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体育教学是以体育知识理论、技术方法、技能技巧为教学内容,为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是以健身健美、娱乐游戏、医疗保健为锻炼内容,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是以专项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为训练内容,为提高专项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是以各运动项目的个人、全能赛、单项、团体赛为比赛内容,为战胜对手争取优胜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它们的目的、方法、内容、遵循的规律和评价的标准各不相同,都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同处体育运动系统的应用技术层次。  相似文献   

18.
李家仿  田聚群 《精武》2012,(22):24-24,26
有效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并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学会的一项技能,从分析校园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入手,说明体育活动和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在高校体育中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依据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体育运动调节,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将体育活动引入矫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当中。实验结果表明:体育活动疗法、体育心理相结合疗法与心理辅导疗法均能取得一定疗效,其中体育心理相结合疗法最佳;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群体活动好于单独活动,中等运动量好于小运动量及大运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