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一部分学生的在学习感到困难,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消极心理,进而丧失了学习动力的结果.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积极探寻初中"学困生"消极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辅导策略,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智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也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因素。我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些学生经历了多次学习挫折之后,降低、以致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基础越来越差,才逐步变成了学困生。  相似文献   

3.
谢灵 《南昌教育》2009,(9):20-20
一、什么是“学困生”?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通常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暂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群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出发,应用多种方式帮助学困生转化,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闫丽阳 《教师》2012,(10):23-23
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困生"对教师有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致使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很难推进。对立情绪从何而来?一些对"学困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对"学困生"的冷落、歧视、辱骂、嘲讽使得这些学生逐步丧失了自信,  相似文献   

6.
高书昌 《甘肃教育》2014,(14):44-44
正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青少年正处在半成熟、半独立,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受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错综复杂原因的影响,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和能力,丧失学习信心,日积月累成为学困生。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  相似文献   

7.
学习困难的学生之所以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逐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我们应该承认,学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发展的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因此,教师应对学困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掘自身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尤其是现在不少地区从小学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如果刚入门时就没有对英语产生良好的兴趣,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所谓的入门不当,那么长期积累下来,这部分学生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慢慢地就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作为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困生”的学习和心理,这部分学生大都自卑心理严重,感觉在同学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往往想改变现状,但又觉得力不从心,或在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败中,逐渐丧失自信进而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是指学习基础不扎实、成绩在中下水平徘徊的一类学生。不少学困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背后隐含着一些态度、能力和心态上的问题,比如没有坚定的信念,易受外界诱惑,学习习惯不够好,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学习方法欠佳等。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关注,就很可能完全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健康的原动力。为使学困生尽早转变学习态度和方法,尽早提升学习成绩,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以“激励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探究”为课题进行了探索,感想颇多。家校联合,努力提供激励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环境;探索语文多元评价方法,改变对学困生的评价,以评价促提高。通过研究,探索出了激励学困生主动学习的一些方法,我所存疑的问题也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正>"学困生"通常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不爱学习,上课捣乱,不做作业,结果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更差。学困生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无可回避的问题,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转化他们呢?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英语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慕课、反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涌出,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学困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所谓的英语学困生指的是面对英语学习往往找不到学习的重点,英语学科成绩长期落后于他人,这种因素的融合导致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丧失了动力。可以说,如何转变学困生确保其能够跟上高中英语课改的节奏,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1.借助于情感教育的方式,降低学困生对于英语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前提下学习经常失败的学生。他们在语文或数学学习上尤感困难.标准测试很少及格,由于经常的学习失败,自信心逐步丧失。为更深入地把握学困生的成因与特点,寻找转化的策略,我们以本校58名4—6年级语文或数学历次检测中处于50分以下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现将调查结果与分析撰写成本文,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把真诚的爱洒向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才能唤醒学生,爱心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基础.成功是成功之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就能增强学习兴趣,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信心是成功的源泉,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的一个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学困生因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主动性,在师生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所以他们都很自卑,极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丧失进取心,甚至会使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各科都存在学困生,通过观察、询问、调查,笔者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一、学困生在教学中的表现1.精力分散。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往往在上课一开始就分心走神,有的干脆做其他功课或搞小动作,有的爬在课桌上睡觉。2.心理逆反。学困生往往对师长及同学疏远、淡漠,甚至无端仇视教师及成绩好的学生。3.信心丧失。学困生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也曾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动力型学困生约占学困生的57.8%,这充分说明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研究,对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学困生的心理作了分析,认为对动力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肯定能行;分层次确定目标,让学生人人都能成功;实行多元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进行归因指导,让学生保持学习信心;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成绩落在了其他学生的后面,成了学困生。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学困生,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信心。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困生走出英语学习困难的阴影,最终摆脱"学困"呢?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是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因教材、兴趣、学习方式及环境等各种原因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激情,产生一种畏难的消极心理情绪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学困生往往会因学习困难的逐步加重而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一直是教师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的、社会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课堂上教师冷嘲热讽,课堂外同学讥笑孤立,家庭里父母呵斥责骂,久而久之,学困生便在嘲讽中丧失了自信,在孤立中日渐冷漠,在呵责中放弃了自尊,一颗纯洁的心灵渐渐扭曲、变形,学困生真的成了我们所说的"差生"了.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3):76-77
在大多数学生不怎么读书的班级里,要中考出成绩,最关键的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抓好及格率。行之有效的学困生转化法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正确运用形成性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学困生也有明媚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