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澳大利亚出台了中小学科学教育行动计划,计划首先概括了科学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接着用三部分讲述了学生和科学课程、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系统的与社区关系等问题。其中,八个行动领域得以确定,分别是科学课程、科学教育评价、科学教育资源、科学教师入职教育、专业学习、科学教师需求、各利益主体间系统的关系、科学教育的社区资源。  相似文献   

2.
要对科学作深入的了解,必须从了解科学本质观开始。介绍了科学的各种界定及分界标准;讨论了科学的本质及其历史概括、科学本质观的分类和结构,以及科学本质观养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科学本质观的养育不能孤立地进行。精心设计科学本质养育的内容和过程、改进养育的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科学哲学修养、同步培养科学精神和品性等是搞好科学本质养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思想的形成的作用和意义;讨论了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指出,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学,使得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精神,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使得学生形成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释自然现象的意识和习惯,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才能,不断提高科学探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是研究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充分展示了科学知识的产生、科学方法的发现、科学思想的进步、科学精神的发展、科学创新的价值。它还展现了科学发展的曲折演化过程,记录了成功与失败、纷争与融合、竞争与合作,也说明了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特殊的研究视角和学科性质,决定了科学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素质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学科具备文化属性。据此,科学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过程亦是参与科学文化实践的过程。科学文化理论框架的建立既揭示了科学文化实践的要素,也从理论层面阐明了科学文化实践的育人价值。以“人性的释放与创造”为目标、以“突出科学的情境性和共同体参与”为内容和以“‘三位一体’促进文化觉醒和自信”为过程,确立了科学文化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机制,搭建了科学教学和科学文化实践间的桥梁。从科学史、科学情境、科学道德和科学审美四个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探寻通过科学文化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邢志刚 《教师》2010,(15):42-43
通过对日全食的全程观察、探究的课例,从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推理入手,对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想方法、科学素质、科学能力进行了探讨,相对弱化了“日全食”的知识,而科学求证本身,严谨和证据的科学思想方法,却——凸现,成为超越知识之上的更高的科学课堂追求,对学生的科学能力的养成有重要意义,从中体会到了科学教师心中应有的大气度。  相似文献   

7.
王思锦 《科学课》2014,(5):14-15
1983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的研究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掀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改革。紧接着,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开展了“2061计划”,研究21世纪所有美国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陆续出版了两个重要文件:《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0年)和《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年),阐述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的重要性,提出了首席科学家、科学教师、科学教育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关心科学教育的公民都应该参与科学教育的思想,为制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奠定了基础。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研制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问世,倡导学生应该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学习。本文试图从一次美国之行中听到、看到的三个科学课例入手,比较和分析中美科学课教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前沿性课题之一,是如何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在展开科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在追求科学理性时,又忽略了科学中的人性。科学教育的缺失,不仅在于科学精神的不足,也在于人文精神的不足。试图从科学史教育、探究式教学、科学大概念、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渗透科学教育,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教育的误区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学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科学文化观、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科学教育理论、科学教育课程、科学教育方法以及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史是一部记载着科学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历史,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对科学的未来能起到预测功能,科学史中也呈现出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和大量科学方法的运用。学生正式以课堂的形式接触科学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学习科学史对于学生认识科学和做科学有着深刻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内涵、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运用、提高科学学习人文性和熟识科学原理等,文章针对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史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优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本文以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者复杂性科学为基础,阐释了复杂性科学的定义,分析了教育的复杂性以及技术的复杂性,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需要复杂性科学的支持,研究了在电化开放教育中复杂性科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价值的界定与分类。全面地认识科学、深刻地揭示和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价值立论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为真理性价值、创新性价值、认知价值、精神价值和美的价值。科学的外在价值包括它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促进人的发展是科学最重要的间接价值。科学也有局限性和负面影响。从人的发展角度看,科学的内在价值和间接价值更为重要。初步讨论了当前科学价值观养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科学思想是圣西门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西方科学,特别是近代科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并且就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思想和社会影响、科学方法论、科学革命及其与政治革命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乏合理之处,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站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立场上,探讨了中国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观的变化。主要梳理了百年来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结合了科学传播以及视觉文化等相关观点,以探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文化所呈现的多样性。在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插图中,科学的形象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插图和其时代背后所蕴涵的科学文化、科学观是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背景做了说明,并对其基本结构做了评价,包括原则和定义、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科学教育的评估、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育规划标准、科学教育系统标准,最后对标准的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核在于引导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本质进行深度体悟,形成合理的科学观。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观的养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统科学观简化了对科学的认识,抑制了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想象。对于我国科学教育而言,设置独立的科学史课程、创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改革学业考试制度、加大科研创新考核比例是更新大学生科学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五四时期探索和传播科学文化的先驱,任鸿隽创用“科学精神”一词喻示科学的本质与主旨。他指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源和真诠,并对科学精神的内涵、特征以及科学精神与人生观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深刻地展示了科学的人文意蕴和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本根 《文教资料》2005,(29):34-38
本文试从新课程下的初中科学教材的编制和使用中,反思了课程中的教育哲学问题。从科学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科学教育的哲学思想中,引出了课程的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从而阐述了笔者对新课程的科学教育的认识观,并创新地提出了实现科学教育的课程本土化。  相似文献   

19.
吴俊明  吴敏 《化学教学》2014,(4):3-6,13
讨论了什么是观念;科学观念的界定、层次和分类;为什么要关注科学观念。对"以观念为本"等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科学观念:提供了解和学习科学的基本框架,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促进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提升人的思维品质;引领、调控科学活动,促使规则、方法形成;全面养育科学素质,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指引、丰富和提升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定义和内涵两个角度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是科学内涵的三个重要体现。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