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和民族精神两者内在的关联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积极作用,从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继承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扬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方法路径,以增强大学生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族图腾文化转型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如今人们认为的很多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原来仅仅是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仪式,是图腾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图腾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传承、聚合作用,并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化;图腾文化的转型将为民族传统体育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具有自我组织能力、世俗化、理性化的价值特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四川汶川地震后少数民族地区为考察对象,对恢复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和提高大众民族凝聚力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震后大众对政府积极组织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度;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为群体凝聚力、文化认知、文化传承和政府组织职能4个因子;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大众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107-108,112
运用历史过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贵州台江苗族独木龙舟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产生的民间历史文化背景及原生态表现形式。研究认为,苗族独木龙舟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地区经济、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斗脚舞是红苗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挖掘和整理斗脚舞传统体育资源,将斗脚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侗族"舞春牛"的文化生态变迁,是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缩影.侗族"舞春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湘鄂渝黔边山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湘鄂渝黔边山寨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宗教、劳动、婚姻、年节、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纵观湘鄂渝黔边区山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原始萌芽阶段处在朦胧状态中的传统体育,贯穿整个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末期漫长的历史过程。其表现为: 以功利为目的。在原始条件下,边区少数民族先民的跑、跳、投掷、攀登、射猎等活动,无不是直接以生存和生活为目的的。如土家族的“茅谷斯”,苗族的“舂米舞”,彝族的“荞子舞”等,这些少数民族先民的劳动舞是希望通过舞蹈活动祈求狩猎成功…  相似文献   

8.
岁时节日传统体育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岁时节日中有丰富的传统体育习俗活动,且已定型。认为:传统体育习俗活动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民族文化的和谐内涵;面对文化全球化,传统体育习俗应以岁时节日的重构为历史契机,丰富其文化内涵,走向世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节日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是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既包括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也包含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它具有诸多功能,如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其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同步,并与旅游产业、与竞技体育比赛、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传统体育不但能够健体强身、维持民族的强壮与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体育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发扬民族的精神情趣。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符合各民族人民感情的需要,又能够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邹学亮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1012-1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总和。它不仅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从非遗视角就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探讨和分析,先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情况为出发点进行介绍,然后剖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能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的方法策略,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重新引发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和期待,最终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一定的助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和途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归纳起来讲,主要分为物质的方式、精神的方式和行为的方式等等。其具体传承的途径我们又把它归为这样几个不同的层面:即生活方式的传承;宗教信仰的传承;伦理道德观念的传承;节庆习俗的传承;语言与文学艺术的传承,等等。本文将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加以具体考察。一、生活方式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生活方式主要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和方面,可分为物质生活方式与精神生活方式等等。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在内的传统体育活动形…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生活着哈萨克、维吾尔、回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独特、具有时代意义的传统体育活动,受人文背景、居住环境影响在其体育活动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神圣性宗教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代表性传统体育活动进行解读和剖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多与崇拜、祭祀、节庆、丧葬等宗教文化有关,对各民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方面有着深刻影响。不过,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始性及宗教文化内涵开始受到冲击,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及宗教文化发掘,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遗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魏丽  张杰 《体育科技》2014,(3):25-26
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的有几百年的历史,经久不衰,比如芦笙舞、斗牛,龙舟、侗族摔跤,经2009年和2010年两次全州广泛普查,苗乡侗寨有各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80多项(种)其中在民族节庆活动中一直延续的达50余项(种)。节日和传统体育活动似乎有着某种联系,黔东南苗侗族节日传承性如何,节日对苗侗族传统体育有何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探讨黔东南苗侗族节日和传统体育的关系,以期能够为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生活的映照,也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其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传承以及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在当前全社会致力于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意义,进一步完善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机制,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及流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历史过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赫哲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过程及当前的变化.研究认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军事教育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赫哲族传统体育具有开放性、重竞技、轻歌舞,冰雪与水上项目并重的特点.而当前赫哲人的体育观念、传统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传统体育手段的实践形式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仫佬族传统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仫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北部九万大山南沿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是一个具有典型农耕文化模式的民族,有着丰富的身体活动和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犹如一幅民族历史的活画卷,直接反映着仫佬族的民风、民俗。但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不同行为价值并存的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此提出创办节日体育庆典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理应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巴山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群众体育健身和比赛项目,并逐渐推向全国,其成功的传承经验值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鉴。文章阐述了巴山舞的演化与发展,并从"巴山舞"的成功推广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措施包括尊重传统,大胆创新,与时代契合;与旅游联袂;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简单易推广性与比赛宽松性结合;重视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中的作用;搭建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交流等。本文试图从长阳"巴山舞"的成功演变与推广找出一些值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当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以及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和提升学生多元智能的历史重任。本文就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了初步探索,力求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中华民族体育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它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依据《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所提出的方针原则,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发展中体现原真、生态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