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o年5月15~16日在墨西哥奇瓦瓦市举行的第24届世界杯竞走赛上,中国运动员表现突出,获得4金4银1铜,在所有参赛队中成绩最好。世锦赛亚军、来自内蒙古的王浩更是夺得男子20公里竞走金牌,这是1995年第17届竞走世界杯之后,中国男子运动员再次获得该赛事冠军。  相似文献   

2.
安徽竞走运动员吕秀芝是近几年崛起的新秀。2012年3月在国际竞走挑战赛暨奥运选拔赛上,以1h27min 1s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20km青年组冠军,同时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2008年6月吕秀芝开始业余竞走训练,2010年6月入选国家队,2011年9月在宝鸡举办的全国竞走锦标赛上,以1h29min50s的成绩获得女子20km竞走冠军,成为我国竞走项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9,(10):42-45
柏林当地时间2009年8月15日下午,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进行了第一项比赛——男子20公里竞走。中国运动员王浩走出1小时19分06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银牌。这是中国男子竞走首次在世界大赛上夺得奖牌,也是继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10米栏运动员刘翔之后,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第三次登上世锦赛领奖台。  相似文献   

4.
一、竞走运动的现状竞走运动曾经是我国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就是来自竞走项目,但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就是自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以后,中国竞走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它作为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尽管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  相似文献   

5.
一、竞走运动的现状竞走运动曾经是我国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就是来自竞走项目,但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就是自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以后,中国竞走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它作为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尽管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历经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2004年奥  相似文献   

6.
李金哲     
《中华武术》2014,(3):2
正2013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于北京时间2013年1月11日在北京万事达中心隆重举行。首先颁发的是"年度最佳新人奖",颁奖嘉宾是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金牌得主陈定和来自中国跳水队的奥运冠军吴敏霞,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获得"年度最佳新人奖"。李金哲能获得这一奖项,可谓实至名归,2013年他的整体表现十分  相似文献   

7.
女子竞走曾经是中国田径的强项,曾涌现一批优秀运动员,辽宁选手高红苗便是其中之一。20世纪90年代,她活跃在国内外赛场,把为祖国争得的荣誉全部写成了一长串奖牌:1992年获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5000m竞走冠军。1994年获第12届亚运会10km竞走冠军。同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田径竞走锦标赛上获10000m竞走冠军,并以41min37s9的成绩排在当年世界第一位。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中,以42min19s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王芳 《青海体育科技》2009,(1):60-60,65
本文通过对少年竞走运动员实施心理索质训练的探讨,提出了对竞走运动员施加心理影响和提高心理耐力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IAAF公布的各项目世界最好成绩,筛选在中国田径优势项目中,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比赛成绩,运用Excel 2003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趋势分析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国运动员在男子110 m栏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可能性较大;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在该项竞争中,占有较明显的集团优势;男子50 km竞走和女子20 km竞走有望冲击奖牌;女子链球运动员获得奖牌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一名竞走运动员要经过6-8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国际水平。竞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般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年龄一般选择在9-10 岁,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耐力的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本文仅对竞走的基础训练阶段加以阐述,探讨培养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下旬在江苏省昆山市进行的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上,中国小将宋红娟击败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俄罗斯名将尼古拉耶娃,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中国竞走雅典奥运会夺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张冬梅 《新体育》2003,(11):36-37
“我希望《新体育》能给竞走鼓鼓劲,现在责骂声太多了。” “竞走现在需要的是:一不要丧失信心,二不要走错方向。” “我们国家的竞走技术并不是一无是处,推倒了重来也并不现实。” “我们还是有进步的。”…… 以上这些话,分别出自国家田径集训队副总教练余维立、国家竞走队领队杨善德之口。2003年8月末,在巴黎举行的第9届田径世锦赛上,中国竞走女子只取得了一个13,男子一个15名,而原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优秀男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的技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整体技术结构上对中外竞走运动员进行了定量分析,用CHUN-FENG高速摄影机,定点拍摄20公里竞走运动员步伐,从中找出存在的差异,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18年全国竞走冠军赛男、女20 km竞走前8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特征,认为:男子20 km前4名运动员速度节奏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后4名速度节奏表现为先轻度下降后略有加速的特点,但加速幅度较小;女子20 km前3名竞走运动员速度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加的趋势,第4~8名运动员速度变化幅度较大,呈现不断下降的特点,冠军运动员具有较强的速度维持能力和后程加速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竞走运动的现状 竞走运动曾经是我国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就是来自竞走项目,但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就是自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以后,中国竞走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它作为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尽管投入了极大的人力、  相似文献   

16.
训练成效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理念的创新,而训练结构与训练实施则是训练理念得以实现的载体。竞走是对技术有特殊要求的田径运动,技术是竞走的生命。运用观察、调查、文献调研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竞走技术的规范性、实效性及经济性要求入手,在建构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训练结构的同时,提出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能力训练时应以根源性训练要素为主,常规性训练手段为辅的技术训练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22岁的杰弗逊·洛佩兹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赢得了男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从而成为厄瓜多尔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冠军,同时也是奥运会竞走比赛中最年轻的冠军。厄瓜多尔这个南美的小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要追溯到1924年,当时他们共派出了3名田径运动员参加,包括一位参加短跑的运动员以及两名中长跑  相似文献   

18.
郝淑娟 《少年体育训练》2007,(3):48-48,F0003
1.少儿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及注意问题1.1少儿竞走速度"敏感期"训练特点:身体的各项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而青春期是这种自然增长趋势最快的阶段。一般男孩在15岁左右,女孩在12岁左右。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基础阶段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因此科学系统地进行少儿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再训练,速度素质就很不容易提高了。1.2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2014,(8):63-63
“用品德做人,用诚实做事”是关平恪守的人生信条。”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运动员曾在女子竞走项目上多次创造世界最好成绩,关平是其中一员。1966年,关平出生在青岛市四方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3岁被选进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在省体校,关平被刘盱昶教练收入门下,训练刻苦,自觉性高,很快便达到世界水平,屡创佳绩,1983年、1985年两次夺得女子10公里竞走世界杯冠军,7次创造女子10公里竞走世界最好成绩,1986年荣获国际田联授予的“金星奖”,被评为全国及亚洲十佳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杨仁光 《中华武术》2014,(12):34-36
翻开中国奥运竞走历史的画卷,可见到这样几个熟悉的名字:陈跃玲、王丽萍、陈定。这几个名字让中国人骄傲,让从事竞走事业的教练员自豪。竞走于1 908年的第4届奥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历时100多年(第6届、第12届、第15届奥运会因两次世界大战停办),竞走的3块奥运金牌,在中国田径项目中成绩斐然的,激励着市级业余体校教练员不断做好竞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打好扎实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更强的竞走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