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手球比赛中区是攻击的主要区域,中区远距离射门进攻得力不仅能占据主动,而且能带动其他位置的攻击。射门又是手球运动的关键技术,它是进攻得分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2.
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对第15届世界杯24强决赛全部52场比赛159个进球情况,包括进攻方式,射门方式,射门区域,先进球与比赛结果的关系,进球的时间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分析。认为:中路快速配合渗透是得分的主要手段;禁区内直接射门是得分的主要方式;先进球一方往往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上、下半场的结束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1 射门技术指标特点分析 1.1前四名队伍各位置射门指标分析 手球比赛技术指标主要是依据手球竞赛规则及通过相同的统计方法得出,因此,技术数据之间具有相对可比性.但以第10届全运会、第11届全运会的比赛技术指标数据不具有绝对可比性.表1中,第10届全运会女子前四名队伍进攻各位置射门情况.解放军队总得分最多,命中率最高.9m位置广东队得分、射门次数及命中率居各队之首.6m位置射门解放军队得分最多,命中率最高.边锋位置射门安徽队得分和命中率居首.  相似文献   

4.
梁明忠  黎玉琼 《精武》2012,(9):20-21
以五码球、中锋、六打五、切入、五米球、防守反击为指标,从进攻形式、得分手段、射门手段盛胁性三个方面,分析比赛队伍进攻技术对得分的影响。研究表明:(1)队伍进攻时采取切入、五米球、六打五为主要进攻形式,中国队进攻时采取五米球、切入、六打五为主要进攻形式;(2)队伍进攻时通过切入射门得分、六打五射门得分、五米球射门得分为主要得分方式,中国队进攻时通过六打五射门得分、切入射门得分为主要得分手段;(3)队伍进攻时采取五码球射门、防守反击射门、六打五射门是最有威胁性,中国队进攻时采取五码球射门、六打五射门、中锋射门是最有威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第15届男子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比赛中的射门统计分析,发现此次世界杯的比赛中运动员在完全摆脱(弱对抗)和未摆脱(强对抗)状态下的射门效果要优于半摆脱(次对抗强)状态下的射门效果;快速运动状态下的射门在比赛得分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射门队员得球前发动进攻的”奔袭距离”很短;射门队员得球前的个人战术行动以突然起动前插和包抄抢点头顶球这两种手段的效果最好.提示人们在今后的射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用时应考虑这些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第13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视录象,对第13届世界杯24强决赛全部52场比赛153个进球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包括进攻方式、射门方式、射门区域、发动进攻场区和进球前连续传球次数等。分析认为,中路快速配合渗透是此次大赛破门得分的主要手段,罚球区内直接射门是得分的主要方式,固守反击的打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31场比赛的76个进球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量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进球得分的黄金时期;从球门线至罚球区线所构成的大角度区域是进球射门的主要区域;应用最多的进球方式是抢点直接射门;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以移动进攻为主,其中中路进攻形成的进球数量高于边路进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的962次射门统计,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射门次数增多,但是进球率显著下降;总射门的97.3%在E、B区完成,超过28的射门是由中前场发动进攻形成;定位球和抢断球发动进攻形成的射门最多;总射门的47.8%在完成前只有2次以下的传球,29.0%的射门形成时间在4s以下等等;形成射门的进攻战术模型有中后场发动逐步进攻射门模型,前场定位球进攻射门模型苘场发动阵地进攻射门模型,底传中、边路长传中进攻射门模型,中后场定位球、长传快攻进攻射门模型,边路射门、门前补射进攻射门模型。  相似文献   

9.
广州亚运会中国女子手球队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震 《体育学刊》2012,(3):110-113
从射门命中率、进攻成功率、不同距离的射门以及助攻等分析中国女子手球队在广州亚运会比赛中的进攻能力。结果表明:中国队进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射门命中率等数据仅次于韩国队而优于其它对手;进攻时注重配合,助攻较多;外线和底线队员身材高大,在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较差,进攻能力一般;快攻次数及快攻得分在总得分的构成比例上远远落后于韩国等对手。中国队要看到自身进攻能力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第十二届全运会湖北省U18男子足球队13场比赛的26个进球,研究表明:随着比赛难度的增加,湖北队进攻能力也在逐渐提升。湖北队得分的主要进攻战术打法是快速进攻;主要进球区域是发球区内;基本助攻形式是边路传球;关键得分手段是直接射门。湖北队善打开局,在领先条件下发挥更从容,取胜几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论证竞技是通过具有游戏性的运动的训练和竞赛,以实现夺标育人为目的的娱乐,这是对竞技异化追问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异化的梳理和竞技发展现状的认识,揭示竞技异化是伴随着各竞技利益主体的不正当博弈和其外缘性生存空间的失衡而出现,是竞技相关机构及利益主体利用权力故意实施有悖于竞技最高原则和终极目标来抑制人类社会前进的行为,主要是由于竞技主体受到过度的政治和资本的诱惑及压力而引起;对竞技异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后奥运时代竞技应走文化发展型道路,主动提升竞技文化软实力,竞教结合、以人为本是树立正确的竞技思想,抵制其异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杨耀祖、倪震杰的培养 ,对短跑运动训练、比赛的规律及安排进行总结、探讨。研究认为 ,如何合理安排全年训练和比赛 ,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 ,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在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 ,合理调控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 ,才能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生 《体育学刊》2001,8(4):114-1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代田径竞赛所具有的比赛项目多、参赛运动员多、竞赛时间持续长、竞赛成绩判定客观性强的现状,提出了田径竞赛裁判工作具有裁判分工专业化、裁判方法电子化、裁判工作程序化、成绩评判科学化、场地器材高科技化和裁判员队伍大型集团的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
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职业体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竞赛产品的质量与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成正比。职业联盟内各球队间的竞争平衡决定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程度。衡量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的变量包括胜率标准差,竞争平衡系数和HHI指数。可能影响竞争平衡的制度因素包括逆向选秀、工资封顶、奢侈税和收入分享等,但效果并未完全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生态学中有关竞争与协同的理论为基础,对竞技体育生态中的"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现象、机制进行分析.指出协同与竞争一样,也是竞技体育生态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机制和本质体现.论证竞技体育生态中无论是同类竞争还是异类竞争,均可能出现协同进化现象,存在竞争与协同进化对立统一的规律.阐明竞争与协同进化的对立统一,对于竞技体育生态的不断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赛代练":我国运动训练界需要科学认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赛代练"不是不练,而是通过高水平的比赛来完成训练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比赛经验、比赛心理和运动员的自信心等方面。"以赛代练法"实质上是"比赛训练法"中一种典型的高水平类型,也即正式比赛的类型。比赛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训练,"以赛代练"不能"重赛轻练",比赛是发现训练问题的途径,训练是解决比赛问题的方法。"以赛代练"同样离不开训练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出现下滑的状况,对西方的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远高于常规的体育课,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兴趣更加浓厚,而对于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仅不够高,并且不能很好地保证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学习的整体效果不佳。而体育竞赛在学校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树立自信心。本文从体育竞赛的促学、促练、促育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找到体育竞赛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内外一体化改革过程中的良性作用。通过对体育竞赛核心价值的分析,为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竞赛提供理论依据使体育竞赛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竞赛规则中,规定比赛时间为5-6分钟(基层比赛可设24式太极拳,比赛时间为4-5分钟),文章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太极拳原理以及基层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对太极拳竞赛时间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规则中规定的时间有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员对抗训练与比赛后BUN、CK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20名篮球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了解大强度的对抗训练与比赛后的区别,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依据。在训练及比赛前一天、运动后即刻、次日清晨取样,分别测试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结果表明:比赛与大强度对抗训练后即刻BUN相比表现呈显著性差异(P<0.05);比赛同大强度对抗训练次日清晨BUN的值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正式比赛与大强度对抗训练后CK的值相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篮球比赛时的负荷强度高要高于平时对抗训练时负荷强度,平时对抗训练要注意加大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学比赛是不可缺少方法之一。足球训练中常常也把教学比赛作为提高队员技战术实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德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有一句熟话,叫作"随意比赛",意思也就是通过比赛来体验足球训练中的实战能力。常常会安排一些教学比赛,让队员在比赛中尽可能体验和享受足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队员足球技术、战术、以及身体对抗的能力。同时,教学比赛能调动队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效率,完善技、战术运用能力,培养团体协作和集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