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目前世界技巧单人项目的跟斗难度发展很快。男子的屈体后空翻三周,1080旋;女子的720直旋,及后空翻三周等高难动作均已出现并正式用于比赛。不少运动员还采用了空翻挂串动作。在空翻挂串动作中,快速空翻更有利于挂串难度的发展。我国优秀技巧运动员冯涛用快速空翻直接连接后屈体三周取得了成功。不仅提高了全套动作的难度价值,而且比用小翻来连接更增加了成套动作的气氛。显示了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及良好的素质。目前,这种连接方法在世界上还属首例。后手翻(俗称小翻)是连接高难动作及其它动作的基本动作之一。而快速空翻连接高难空翻动作,则是在小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选题依据目前,我国男子单人技巧运动员已有15人完成团身或屈体后空翻三周动作,11人完成两周转体1080°旋翻动作。1人完成了1440°旋翻动作,就旋空翻动作而言,目前都还是属于两周的范筹,在横轴翻转周数上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必须放眼于国内外发展趋势。着手朝多周、多转方向发展,才是取得胜利的唯一对策。冯涛自87年元月开始进行辅助手段训练,2月17日正式在保护和帮助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对完成“720°三周旋”空翻动作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攻克“720°三周旋”(后空翻三周转体720°)这个当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的高难空翻动作,本文从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观点出发,对我国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优秀技巧选手冯涛和前苏联功勋运动员拉索林完成的“360°三周旋”技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他们完成此类“旋”空翻动作的技术特点和动作差异,探讨了“三周旋”空翻的动作规律和技术关键,认为完成“720°三周旋”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技巧单人项目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一大批难新动作脱颖而出,这些难新动作引导着世界技巧单人项目水平的新潮流.快速空翻连接技术,已越来越为单人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要想在国内外的大赛中摘取桂冠,就必须掌握快速空翻连接的技术,如:我国安徽选手冯涛做的快速空翻连接的后空翻屈体三周和80度旋空翻,多次取得了世界冠军.浙江新秀陈波也应用了此动作,同样在世界大赛上摘取  相似文献   

5.
休斯(英)第一套:助跑侧手翻内转后手翻——后空翻二周——两次后手翻——侧空翻——后手翻。第二套:助跑侧手翻内转接直、后空翻两周直体后空翻加转体360°,(前一周直,后一周团的360°旋)。加斯泰(波兰),第一套助跑侧手翻内转两次后手翻——直体后空翻二周加转体180°——侧手翻内转两次后手翻——直体后空翻。威加斯(波兰),第一套:助跑侧手翻内转后手翻——直体后空翻二周——三次后手翻——团身后空翻二周。第二套:助跑侧手翻内转后手翻——直,团身后空  相似文献   

6.
“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简称“后三周1080°团旋”(本文中简写成“3—1080°”),是目前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最多的旋翻,且只在蹦床上完成,如蹦床世界冠军获得者法国的里奥内尔·皮奥利内1985年5月在杭州、上海表演时,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本文在表演现场取得该动作的电影资料,经数据处理得到各项运动学参数,据此对蹦床“3—1080°”动作的起跳、腾空  相似文献   

7.
直体后空翻两周接快速后空翻与接后手翻着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单跳是技巧运动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几年来,诸如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已普遍被各国优秀选手所掌握。随着团(屈)身后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三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高难度动作的相继问世后,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将难度动作的发展转向到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连接上。  相似文献   

8.
“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简称“后三周1080°团旋”(本文中简写成“3—1080°”)。是目前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最多的旋翻,且只在蹦床上完成。法国蹦床运动员世界冠军获得者里奥内尔·皮奥利内1985年5月在杭州,上海表演时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本文在表演现场取得该动作的电影资料,经数据处理得到各项运动学参数,据此对蹦床“3—1080°”动作的起跳、腾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找出其运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黄瑞芬和柳德米拉是著名的技巧女单优秀运动员,她们在国际国内重大技巧比赛中,多次获得女子单跳冠军,黄瑞芬在技巧单跳中完成了直屈后空翻两周转体720°,柳德米拉在技巧单跳中完成了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这是目前世界上女单难度最大的几个动作之一。为了深入研究此动作的技术,我们在1985年世界杯技巧比赛中,拍摄了这两个运动员的上述动作。通过比较,找出她们完成720°旋空翻动作的技术特点及其差异。对于进一步发展技巧单跳难度,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技巧单人项目的动作繁多,根据难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笔者选择了“后空翻三周”和;直体旋”作为典型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一、"后空翻"和"直体旋"的技术分析空翻动作过程可分成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 (一)腾空阶段腾空是空翻动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在12公尺占方的地毯上出现的横轴空翻两周再加纵轴转体360°——“旋”空翻难新动作。我从生理形态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教练实践,体会到:要使该动作成功,运动员在为腾空高度所需的起跳技术及空翻所需的翻转技术的基础上,须掌握确准转体最有效契机,处理好纵轴转体技术。“旋”空翻,在目前的技术概念上有“前旋”与“后旋”之分。“前旋”,指小翻起跳带臂转体180°接前空翻,当第一周前空翻过1/2周左右时发力完成后180°纵轴转体,然后接第二周团身后空翻。“后旋”即在小翻起跳后在第一周后空翻的开始阶段就开始完成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男女自由体操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更加技巧化。后空翻两周或空翻转体720°已很平常,后空翻两周转体360°(旋)已被越来越多的体操运动员所掌握(女子不多),过去只有技巧运动员才会做的直体后空翻两周,现在已用于体操比赛中(我国运动员李月久在1978年上海国际体操友好邀请赛中成功的完成这一动作并取得自由体操比赛第一名)。可以预见,加难跟斗串中空翻动作的难度将是世界自由体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训练实践表明,提高空翻动作的难度,必须提高空翻时重心上升的高度以及翻转角速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为完成各种类型的空翻动  相似文献   

13.
单跳新秀陈台良1965年出生,今年22岁、身高1.62米,体重57公斤,1972年进入上海市体育宫技巧进行业余训练当时他是上海市东余杭路一小,一年级的学生,身体灵活、弹性好但是柔韧性较差、经过四年的基础训练,已能完成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直体转体720°,在保护下完成团身后空翻二周,在四人轿子上能独立完成转体360°站轿,二周站轿,720°站轿,以及直体后空翻转体1440°高难动作下法。  相似文献   

14.
一、自由体操 1.团身后空翻转体180°跳起接团身前空翻。 2.前手翻跳起转体180°接团身后空翻两周。 3.前手翻跳起转体180°接屈直体成直臂俯撑。 4.前手翻跳起转体18°快速后空翻。 5.向后跳起直体转体360°接团身后空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单人项目,即所谓的翻腾动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高、轻、飘”的盛誉。近年来,我国单人项目运动员无论在难度上、质量上又攀登了新的高峰。一九七九年全国技巧比赛,广东运动员吴华新首次成功地完成了1080°直体旋;今年的全国技巧冠军赛,广东的陈世民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前空翻三周的高难动作,得到9.8分的好成绩。第一个在比赛中完成1080°旋的是美国的斯蒂夫,十个月之后,我国运动员就高质量地攻下了这个难度动作;前空翻三周是我国运动员第一个成功地用于比赛中,可是完成这个动作却花费了长达四年时间。早在一九七六年,我国就有人探索空翻三周动作。最早的是江苏的胡星刚和广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随竞技体操运动水平的提高,单杠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飞行”动作中空翻多度数转体抓杠类难新动作已成为专家们评估运动员单杠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动作自82年出现后,一直受到体操行家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体操比赛中仍难见到,本文就这一动作的基础“京格尔”空翻(后空翻转体180°抓杠)实施定量的影片分析,旨为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并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高速摄影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单跳运动员,世界冠军姚志华的直体后空翻两周转180°接团身前空翻的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与单个高难度空翻动作的技术比较,以及动作连接技术的分析,指出了该动作的技术特征和正确的技术。以期为今后该类动作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仅从裁判角度就一九七七年全国体操比的自由体操项目,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这次自由体操比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难度大,花色多: 参加第一轮比的运动员共173人。完成后空翻“旋”C+C组的就有十一人。完成立体后空翻转体1080°的七人。屈体后空翻两周的十二人。团身侧空翻一人。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操健儿的"跟斗",早已名扬四海.1986年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中,李宁的"720°旋",楼云的"侧空翻二周转体270°",许志强的"二周回笼1?成俯撑",这些都是自由体操赛坛上绝无仅有的"跟斗".在技巧比赛中,首次完成"屈体后空翻三周","1080°旋"的是中国的胡星刚,在第四届世界杯技巧赛中,他跃居世界冠军宝座,令无数外国观众为之倾倒.中华健儿的"跟斗",在世界赛坛上保持着传统的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立于民族的基础上.中国"跟斗"高、快、轻、飘的独特风格,经常受到国际体操界的称赞,这是民族文化哺育的结果."翻跟斗"在我国民间源远流长.五十年代以前,世界体操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三维高速同步摄影系统对目前技巧女子单人项目最高难度的旋翻动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钟宇萍直720°旋的空间变化特点,寻找出了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以此填补和丰富了旋翻类动作的技术理论。对该动作从三维角度做出定量性研究的文章目前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