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俾斯麦下台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815年,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的一个容克贵族世家。他性格刚强、政治手腕强硬。1862年得到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被任命为首相。俾斯麦就任首相后,立即推行代表容克贵族利益的“铁血政策”。  相似文献   

2.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中上等容克家庭。1862-1890年间出任普鲁士王国宰相及外交大臣,并于1871-1890年兼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和外交大臣。俾斯麦执政期间,推行“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并使统一后的德国逐步确立起在欧陆的霸权,从而使他成为容克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因此,本文就从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形成、实践、结果及其评价诸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以求正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3.
“俾斯麦民族的新德意帝国”的独裁者俾斯麦 ,被皇帝罢官了的原因 ,在于内政、外交以及与皇帝威廉二世争夺权力斗争的失败。历史对这位不可一世的容克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外交家、企图建立“俾斯麦王朝”的野心家 ,作出了无情的“历史的讽刺”。  相似文献   

4.
本期话题湖北一考生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本期《历史纵横》节目又和您见面了。本期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买镜”,你先别纳闷,让我们先看看以下几个短片,请看大屏幕:场景一:一位君主正端坐在龙椅上,两旁文武百官垂手侍立,阶下一男子正在高谈阔论,镜头拉近,好一美男子,浓密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听他道:“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只见君主微笑着点头,下令曰:“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镜头转换:数月后,京城内外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君主龙颜…  相似文献   

5.
1871年1月18日,普法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镜厅宣告成立。关于这一德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丁建弘教授在《德国通史》中提到一个微妙的历史细节: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但威廉一世只愿意接受德国各邦君主奉献的皇冠。他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得知各邦的君主都同意新宪法以后,威廉一世才接见了帝国议会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俾斯麦国家社会主义”是19世纪末期,“俾斯麦王朝”利用国家权力实行社会改良,以对会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它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它的体系是资产阶级超阶级国家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大杂烩,它的思想来源是拉萨尔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拿破仑第三的波拿巴主义的社会政策、迪斯累里的“托利民主”--社会改革、“讲坛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它力图维护“俾斯麦王朝”统治万古长存,但最终还是挽救不了“俾斯麦王朝”的覆亡。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汉代时期,由于儒家思想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于是“礼”成为指导政治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典则,并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活动起着支配的作用。同时“礼”思想中维护君主权威、官僚特权及等级名份、家长制度等内容也成为这个时期立法的理论基础,并对后世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一、董仲舒的政治主张 董仲舒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人之间是可以相通的,同时,天又是至高无上的,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君主代表天来行使他的权力。他说:“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君主即使有再大的权力,他也必须服从天的意志。而所谓天的意志,也就是整个地主阶级的共同意志,也就是以符合统治集团的共同利益和维护封建国家这部机器正常运转为主要内容的意志。  相似文献   

9.
1.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说:"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其观点①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进步性②与当时人文主义潮流背道而驰③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正值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成长时期④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封建势力顽固地维护其统治的思想⑤反映了意大利资产阶级实现统一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本质上说,西方的王权专制和中国的皇权专制都属于封建性质,处处维护地主阶级的特权和封建秩序,是中央集权的两种不同形式。君主个人专权是其主要特征,“君权神授”说是其理论依据。然而,由于两者存在的时期不同,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不同,统治措施不同,因此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现对其一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 1871年,奥托·冯·俾斯麦“把德意志扶上了战马”,从而使德国来到了“复兴的门口”。仅仅在一代人手中,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德国人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到19世纪90年代,德国的经济实力已远居英法之上,列位欧洲之首。德意志民族以崭亲的姿态登上了世界舞台,令世人瞩目。 俾斯麦时代,德国统一伊成,百业待举。因而巩固国家的统一。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大陆政策”得以长期稳定地执行。然而随着德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容克资产阶级已不能满足于国内狭小的空间和市场了。“年青强大了的德国带着刚刚觉醒了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不满其他大国角逐世界霸权而要将德国的影响扩以全世界”。90年代,威廉二世皇帝的登极开始厂“德国争夺阳光下地盘”的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  相似文献   

13.
论君本主义     
本文分析了以孝为纲的宗教、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君本主义的产生、形成、特点及作用,对探讨后世的以仁为纲的民本主义,以忠为纲的君主民本主义以及民本君主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润物细无声     
文中这位父亲简直就是位高超的语言大师和出色的心理医生。文中几乎没有一句劝儿子“别自杀”的话,但又处处隐含着规劝儿子悬崖勒马的意思。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使我们想起《战国策》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言说赵大后”的故事。“现身说法”和“迂回包抄”“欲擒故纵”是两位大臣劝说君主的战术,也是这位父亲劝说儿子成功的秘诀。父亲善于“欲擒故纵”——“你要这样(死),我们也没办法。”此为“故纵”。但又说“有两件事不可不注意,一是穿戴整齐,二是别死在人家度假屋里……”潜台词是“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也…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年,大众报刊上的权威人士隔三差五就会问,特朗普(Donald Trump)是不是一位马基雅维利式“君主”。一些认为是的评论者着重强调他不怎么在乎事实真相,乐此不疲地重谈协定而非信守承诺,外加对普京(Vladimir Putin)与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这类“硬汉”公开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16.
急救     
傍晚,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爷爷昏倒在路旁。人们都围上来。一位年轻人小心地把他扶了起来;一位老奶奶搬出了竹凉床,让年轻人把老爷爷放在上面……这时,旁边的一位大伯问:“你家住在哪儿?”老爷爷断断续续地说:“我家……住在金……牛岗……”大伯问了他家里的电话后,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尔王子既非基督君主的典范,亦非完全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而是一位兼具伊拉斯谟和马基雅维利特征的国王。面对伊丽莎白时代两种流行但对立的君主权术论,莎士比亚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进行了批判,认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成就理想的君主。据此,他将对英明君主的探求置于哈尔王子身上,不仅使哈尔成为理想君主的镜子,更显示了对“君主之鉴”文学传统的承继。  相似文献   

18.
他是意大利志愿军团"红衫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游击战之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咬牙切齿地说过,必须把他抓到手,让他在柏林游街!大文豪雨果也说过,不想出口伤人,但要说句真话,所有为法国而战斗过的将军中,只有他是战无不胜的。他在临终前写道:"我的遗嘱——热爱自由,热爱真理;仇恨谎言,仇恨暴政……"他就是……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德国的政治家俾斯麦有一次在圣彼得堡参加舞会,其间,他频频赞美身边的舞伴长得美如天仙。可那女士说: “我才不相信你的话哩,你们外交官的话从来不可信。”俾斯麦问她为什么,她说: “很简单,当外交官说‘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