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在人类基本活动中各单个关节对整个动作做功贡献的研究尚不多见,而该研究对人类运动分析的研究及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常常把某一肌肉群作为某一动作的主要肌肉群,如在许多文献中把股侧肌作为某一运动的主要肌肉(萨姆逊等、1979)。一块肌肉对整个力量输出或所做的功的贡献大小对如何精确客观地选择某一肌肉作为整个动作的代表是必要的,且对教练员、康复医生如何设计训练方案也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武术运动中柔韧性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武术柔韧性训练对运动肌肉伸展性、张力,以及对动作幅度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柔韧性不好,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会立即缓慢下来并复杂化,而其中某些对完成比赛动作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往往不可能学会;关节灵活性差会限制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的发挥,降低肌肉群内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是导致肌肉、韧带损伤的原因之一。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文章就如何丰富武术套路柔韧性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运动技能是指,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各种专门动作的技能。这种能力是在大脑皮层主导下,不同肌肉群协调性的综合表现。换句话说,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经过有目的,有方法的一系列肌肉活动,将在大脑各中  相似文献   

4.
大肌肉群发展测试(TGMD-2)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了人类动作发展 ,尤其是大肌肉群动作技能测试 (TGMD 2 )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大肌肉群动作技能测试由位移运动和物体控制运动两部分组成 ,共包含 12个动作。其测试结果可以作为 :1)识别和确认那些在大肌肉群运动技巧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的孩子 ;2 )用以为发展运动技能而制定可行性计划 ;3)用来评估个人在大肌肉群发展方面的进程 ;4 )用以评估大肌肉群运动计划的成功与否 ;5 )为涉及大肌肉群发展的研究提供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5.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一、肌肉的工作方式发展爆发力的肌肉主要工作方式是动力性的,尤其是克制性的动力工作方式。二、阻力的大小阻力指标的范围相当广。促使单块肌肉和肌肉群能力发展的一般性、辅助性训练练习的负重量,可采用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大重量的70-90%。在动作结构  相似文献   

6.
刘向春 《健与美》2023,(4):26-27
<正>箭步蹲可谓是一种顶级的力量训练动作。它有几十种变形方式,要么通过改变动作方式,要么通过增加阻力——这样做的回报是很大的,即下肢肌肉群更强壮。箭步蹲锻炼了哪些肌肉?箭步蹲锻炼了下半身最大的肌肉群,主要是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内收肌(大腿内侧的肌肉)。其他被锻炼到的肌肉有腘绳肌、臀中肌、小腿和核心肌肉群。不管你做哪种形式的箭步蹲,所有这些动作都靶向了上述肌肉。  相似文献   

7.
金泰尔技能分类法是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理论,该分类方法从运动环境和动作功能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来分析运动技能,并认为人体的运动技能均可在十六个类型中找到。本研究以金泰尔技能分类法的两个维度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来阐述排球高水平技术的表现,从提高个人技能水平的角度出发,提出训练策略,以期能为排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George Graham将动作分类为位移性、操作性和非操作性3类([1]),从George Graham的运动要素构成图中可以获得对教材的延展。那么如何理解并运用运动要素设计单元教学,位移性动作技能的学习结构种属与运动项目的关系是怎样的,笔者结合水平四足球运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运球(位移性技能)教材内容内在的学习逻辑。一、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要素的解析运动者在参与运动项目时对动作结构的理解,动作顺序的选取,动作时机的把  相似文献   

9.
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武术运动员妁成绩好坏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柔韧性不够好,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会立即缓慢下来,并变得复杂化,而其中某些对完成比赛动作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往往不可能学会。关节灵活性差会限制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的发挥,降低肌肉群内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是导致肌肉、韧带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本届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现场展示了水平二(四年级)《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一课,教学中将正面双手投掷的动作,创设在"真实"运动情境的结构化内容中,发展学生基本动作能力,取得积极效果。现将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一、教材分析《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将基本动作技能分为移动技能、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1]),正面双手投掷属于操控技能,在操控技能中足球的掷界外球、篮球的双手头  相似文献   

11.
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决定武术运动员的成绩好坏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柔韧性不够好,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会立即缓慢下来,并变得复杂化,而其中某些对完成比赛动作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往往根本不可能学会.关节灵活性差会限制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的发挥,降低肌肉群内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导致工作吃力,往往还会成为肌肉、韧带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了解双杠动作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双杠各类动作的本质特征和动作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类研究认为,以建立在按基本技术特征划分基础上根据支撑特点再划分的辅助分类法是现阶段双杠动作分类研究中较合理的方法。现阶段双杠动作的空间结构及其固有次序可以在支撑特点、基本技术特征和难度因素三位一体的排列中确定。  相似文献   

13.
跳远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 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一、力量的分类 力量是指在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按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动力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又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重量性力量是指动作速度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力量的大小由肌肉工作时所推动器械的重量来衡量(如举重)。速度性力量通常也称为快速力量或爆发力量,顾名思义是由力量与速度组成。二、跳远所需要的力量 在田径运动中,无论是跑、跳跃或是投掷项…  相似文献   

14.
旨在用金泰尔技能分类法对网球技能进行分类研究,找出网球专项技能的特征即网球运动中调节条件是变化的同时存在尝试间变化,动作具有操纵性且运动过程中身体是移动的;并在金泰尔分类法视角下探讨网球专项训练的策略,平时训练多加强基本功训练,更注重运动员临场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最终为网球教练员、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提供训练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肌肉用力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摄像和肌电图同步测试手段,对我国现役4名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完整投掷过程中,参与动作主要的8块肌肉的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她们所测试的肌肉表现出不同的sEMG活动变化特征,孙太凤、宋爱民的肌肉活动具有一定的变化节奏,李艳凤和潘赛丽则表现出部分肌肉持续用力的时间较长.肌肉表现出活动与主动用力程度大小顺序为:右腿股二头肌、左腿股内侧肌、右腿股内侧肌、左腿股二头肌、左侧竖脊肌、右侧竖脊肌、右侧腹外斜肌和左侧腹外斜肌.股二头肌与股内侧肌主要的用力肌肉群,主要在最后用力阶段.腹外斜肌的活动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福建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情况,找出现行的小学体育课程对动作发展的影响作用现状,对体育教学内容合理编排,促进儿童体能发展,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实验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福建小学体育课程促进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福建小学体育课程有效的促进了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位移技能发展优于操作技能发展;投掷项目的体育课程对于投掷的动作发展的影响存在事倍功半的现象。建议:合理安排基础体育动作的课时和研究小学生基础体育技能的发展序列以更有效的促进动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体育运动中,机体出现疲劳时,容易出现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从而会降低肌肉协调能力,严重时可造成肌肉或肌腱的损伤。所以运动后要进行放松练习,静力性牵拉就是很好的放松办法,不仅可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而且可以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从而促进机体的快速恢复。当然,在做肌肉牵拉放松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按摩或慢跑抖动放松。以下是笔者借鉴瑜伽的动作和呼吸,针对不同肌肉群,设计的静力性牵拉方法,对  相似文献   

18.
以固定训练程序进行练习的组块练习(低情境干预)和以随机训练程序进行练习的随机练习(高情境干预)对运动技能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两种练习方式对不同结局指标、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参与肌肉群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和启示,旨在丰富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为提高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实践运用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对不同结局指标、不同练习阶段和不同参与肌肉群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不同;(2)从不同结局指标来看,组块练习对动作时间和测量距离类指标的运动技能学习更有效,而随机练习对完成得分和动作速度类效果更佳。(3)从不同学习阶段看,在学习掌握阶段组块练习效果好;在迁移阶段随机练习效果好;而在保持阶段,两种练习方式对不同结局指标运动技能效果各有优势。(4)从不同参与肌肉群的技能看,随机练习对粗大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均好于组块练习。  相似文献   

19.
以固定训练程序进行练习的组块练习(低情境干预)和以随机训练程序进行练习的随机练习(高情境干预)对运动技能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两种练习方式对不同结局指标、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参与肌肉群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和启示,旨在丰富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为提高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实践运用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对不同结局指标、不同练习阶段和不同参与肌肉群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不同;(2)从不同结局指标来看,组块练习对动作时间和测量距离类指标的运动技能学习更有效,而随机练习对完成得分和动作速度类效果更佳。(3)从不同学习阶段看,在学习掌握阶段组块练习效果好;在迁移阶段随机练习效果好;而在保持阶段,两种练习方式对不同结局指标运动技能效果各有优势。(4)从不同参与肌肉群的技能看,随机练习对粗大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均好于组块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一、投掷学习单元构建的依据George Graham明确表明了运动必须思考的几个范畴:最内层的分类,也就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各种动作技能的内容性规定,如,可操作性动作技能有投掷、持球等;动作技能的可能性变化,如果技能轮按照箭头的方向向左或向右转动,动作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的变化,如,位移性动作的跑步是单纯的位移动作,如果联系运球,这种位移性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