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健美、健身操(舞)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平 《体育学刊》2004,11(4):36-38
对呼和浩特市社区和俱乐部健美、健身操(舞)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健身馆(室)和运动器械的建设和投资情况,健美、健身操(舞)的组织类型和指导员培训情况,参加健美、健身操(舞)的群体分布及练习情况等。分析了健美、健身操(舞)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子硕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151,153
健身操舞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快,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健身操舞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阻碍健身操舞的快速、科学且健康发展。对此,笔者分析高职院校体育健身操舞教学现状,而后浅谈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希望能提升健身操舞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校园健身操舞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及健身操舞开展的作用和意义,有针对性地调查学生对健身操舞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校园开展现状和现有师资等主要影响发展因素,为健身操舞在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海北京市淀区民族小学民族健身操舞为例,以现代健身理论和民族健身操舞创编为基础,遵循人体生物力学及运动学的原理,将广播操、民族舞蹈有机结合,融合指向健康元素和医学元素的动作,创新性地开发融合“民族舞蹈+广播操”属性的小学民族健身操舞,并在学校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5.
姜凯莉 《体育风尚》2021,(5):176-178
健身操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和健美等诸多功能,但该运动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并不普及,针对该问题,运用问卷调研法,以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等6市9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健身操舞在高职类院校体育课堂推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模糊评价模型,运用模糊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性别、爱好、了解程度、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参数对推广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师资力量、性别、场地设施是影响健身操舞推广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场地设施投资建设是推广健身操舞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健身操对大学生的体脂和血脂的影响。通过对40名普通大学生在参加健身操锻炼前后的体脂、血脂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健身操锻炼具有明显的降脂功能,其中女生减脂肪效果要优于男生。健身操锻炼可以提高血脂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浓度,具有改善心血管机能的作用。长期坚持健身操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改善体形。  相似文献   

7.
有氧健身操对女性头发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谦  林华  王洪 《体育科学》2000,20(2):55-57
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参加有氧健身操的青年女性和中年女性头发中锌(Zn)、铜(Cu)、锰(Mn)、铁(Fe)、钙(Ca)的含量,并与同年龄未参加有或健身操锻炼的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年龄增长女性头发中铜(Cu)、钙(Ca)含量发生变化,中年女性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可防止钙(Ca)的损失;(2)有氧健身操锻炼可使Zn、Cu丢失,建议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要保证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汤华在铜陵市举办有关气功,武术,体育舞蹈,交谊舞,健身操(球,秧歌,舞)等各类培训班达100多期,培训人员近万人。她本人和学员历年来在省市各有关项目比赛中多次获奖,为所在单位、为铜陵市为安徽省电力系统争取了许多荣誉。因此她多次被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个人”,“全民健身先进个人”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侯广奇 《精武》2013,(19):120-12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800名健身爱好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成都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开展现状,分析大众健身操舞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价值及发展趋势。从而论证出大众健身操舞在社区体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健身操舞与企业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健身操舞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天津体育学院作为全国首家开设舞蹈学专业的体育高校,在近十年的教育中努力使学科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健身操舞为主要形式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拓展体育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就业,另一方面服务于企业文化的健康、长效发展.建议:重视研发企业健身操舞的科学化编排,加强学生的服务与引导工作,探索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定制工作,尝试推广体育健身舞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中老年健身操(舞)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询访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社区体育中中老年健身操(舞)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市中老年健身操(舞)活动逐渐向集中、有序的方向发展;组织形式多样;活动经费自筹为主;练习者参与这一活动的主要原因为健身娱乐、调节心情、扩大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运用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改革的实施,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课程建设与运用过程,紧扣健身操舞类课程的特点,从课程的筹建与规划、建设与实施、管理与改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健身操舞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建设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体育人类学方法论,借助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身体动作分析等方法,阐释民族健身操身体动作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发生;基于土家族“肉连响”健身操个案分析,采用质性研究范式,追溯民族健身操身体动作雏形、解构文化蕴含意义。研究发现:“肉连响”身体动作始发于原始信仰的母体文化,后成为以军事战争为主要目的的操演,为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历经一系列文化变迁,在文化适应中、社会需求下不断演变,身体动作由之初“巫”“舞”“武”的文化结合体,发展为以健身为目的的健身运动。民族健身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破旧立新的现代产物,从竞赛制度、传统节日文化、学校教育、健身美学4个维度探讨了民族健身操在当代社会的形塑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三城市体育人口的参与的活动项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三城市体育人口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步行不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变化而成为参与最高的活动项目;球类在男性青年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人口中是参与率最高的活动项目;健身操(舞)、秧歌在中、老年及女性体育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不同职业中的操作人员中有很高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省体科所健身俱乐部进行有氧健身操女性学员40余人,年龄25-45岁持续参加3个月以上有氧健身操运动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测试,从而进行对有氧健身操训练对中青年肥胖女性体成分影响的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太极拳多年教学和练习的基础上,文章针对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创编了一套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目的是为中老年人提供一套具有与太极拳功效相同,运动负荷适中,健身效果良好的活动项目。该健身操吸纳了陈氏、杨氏和孙氏太极拳的功法优点,以“调身、调心、调息”为健身理念,以“轻、柔、舒、缓”和“贯、协、正、圆”为基本练习要诀。为探讨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的运动效果,选取了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练习。研究结果表明:练习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比练习前均有显著增长,丙二醛(MDA)比练习前均有显著下降。因此,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对于中老年人调节身心健康、延缓衰老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踏着皑皑的积雪,我来到北京的公园,采访练拳健身的人们。时令已是立春,一场春雪过后,北京变得异常地寒冷。可是,天寒地冻却阻挡不住人们练拳习武、强身健体的热潮。不仅阻挡不住。这种健身热潮反而在春寒料峭中越发地热火朝天——那林间的刀光剑影、雪地上的太极舞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晨练图,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谋彭彦铭(湖北师范学院邮编435002)1体育功能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全面化转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体育只有强身健体一种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育事业的飞跃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不仅与人的生理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以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为例,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中实验班的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动作,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班.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过程性评价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作用.随机选取初一(4)和(6)班,初一(4)班为实验班,初一(6)班为对照班,2个班的学生均未学过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  相似文献   

20.
欧岳山 《体育世界》2008,(7):111-112
本文从有氧健身操活动和无氧健身操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重点就无氧条件下,探讨氧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损手伤,提出合理营养补充,以对人们从事有效的身体活动、合理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