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运动训练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将综合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训练与德育、智育、心理教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辩证关系。在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中,必须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刻苦训练、攀登运动技术高峰的内在思想动机并化为自觉行动;必须启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智力运用,培养具有智力教育支持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不仅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过硬的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其具有出色的心理能力;引入美育,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机能协调发展,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学会发展等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网球运动在世界比赛中崭露头角。湖北省为国家输送了多名顶尖的网球运动员并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近年来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发展却不尽人意,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表现平平,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练的教学水平、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运动员自身的训练年限、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专业网球理论知识较匮乏等等。本文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能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湖北省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对已经实行了一年多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骨龄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又进行了修改。虽然,该《办法》在试行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理解和支持,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为了使骨龄测试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给广大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成才环境,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备人才,为中国  相似文献   

4.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隔网对抗的世界第二大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世界网球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网球运动员在世界网坛中也取得骄人战绩。中国运动员传统的举国体制下的培养模式与世界职业化体制之间存在诸多不同,不同的培养模式下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网球运动员,从现有的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入手,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探讨出更加科学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女足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女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后备人才数量萎缩。结合发达国家青少年运动员的校园体育培养模式,认为校园足球应该成为我国女足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最重要的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教育和体育部门联手发展校园足球活动,教育部门更应该成为主导单位;应准确找到体育和教育的结合点;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应该注意性别的平等;尽快完善各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重视其与专业体制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射箭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检索大量国内外有关射箭运动员选材资料 ,并对国内近年来射箭运动员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筛选出 2 4项青少年射箭运动员选材的敏感指标 ,制定出相应的选材评价标准体系。旨在提高运动员选材与育材的有机结合 ,在造就和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中减少盲目性 ,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隶属北京市体育局,是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北京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是优秀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成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在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过程中,身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与网球运动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结合网球项目的特点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适宜的身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网球作为我国社会认可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其后备人才培养选材以及科学训练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京山市湖北网球学校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材方式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未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选拔指标体系,选拔方式单一;(2)训练内容未成体系,无个性化训练方案;(3)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师资数量和师资结构中年轻化倾向严重。对此建议:(1)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网球后备人才选拔指标体系;(2)鼓励教练员通过进修等形式提升执教方法和理念,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并尊重运动员的个性化发展;(3)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教练员持证上岗,并通过适当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两手抓的策略,以期激励更多优秀的网球人才积极参与到教练工作中。由此提高湖北省网球后备人才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网球竞技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艳 《网球天地》2013,(12):86-87
为积极推动《中国青少年网球训练教学大纲》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全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10月下旬,国家网管中心在湖北京山举办了2013年全国网球青少年训练营。来自全国各地的90多名青少年网球选手,接受了由王福章、余丽桥、傅众、孙春来、陈艳、王卫星组成的专家组的悉心指导。本文既涵盖了训练营期间专家组在青少年网球培训方面的共识,也包含了陈艳教练之前与多位国外知名教练交流学习后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大学网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网协与NCAA等大学体育组织共同建立了多层次衔接的美国大学竞技网球体系,发展了以校际竞赛带动校内活动的大学娱乐网球新机制;大学网球奖学金的设立促使了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学习训练;美国大学网球后备队伍十分雄厚;帮助青少年快乐和成功地走向社会,培养出优秀职业网球选手,是美国大学网球两个最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女子选手在国际网坛屡获佳绩以及人民体育锻炼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球运动在我国迅速发展,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影响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推动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培养模式对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运动员选材、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融资渠道这4个方面分析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发现发达国家在运动员选材方面注重扩充后备人才基数,在训练体系方面强调因材施教,在竞赛体系方面注重创造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力,在融资渠道方面也采取多元化的集资方式。再探究我国的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现状并与发达国家做对比,提出:(1)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兴趣培养;(2)加强“体教融合”,解决“学训矛盾”,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3)完善竞赛体系,提升竞赛水平;(4)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多角度赞助方案的建议,为今后我国网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议题.虽然,我国成人田径运动比赛成绩不理想,但是已有文献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水平与世界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差距较小.中国田径青少年运动员优秀选手人才辈出与成人优秀选手较少的鲜明对比,也形成了中国田径运动发展中奇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第6届城运会比赛网球项目中成绩排名前5的湖北、河南、天津、安徽和北京等省市的一线优秀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分析。以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研究为视角,综合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了评价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44项原始指标,然后通过对这些原始指标采用利克特五级评分法进行赋值评分最终归纳出了在反映运动员身体素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11项身体形态指标,分别是:身高、上肢长、足长、大腿围/身高×100、肩宽、体重、体型指数、身体水份含量、肌肉量推测值、去脂体重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秩和比评价方法(RSR)建立了评价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指标进行加权评分,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综合评价标准,旨在为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提高选材的成材率,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研究,并通过项目特征指标的测试与评价,初筛与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击剑项目,从其项目特征和选材指标、标准,结合文献论文,对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指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访谈了在第六届城运会比赛网球项目成绩排名前五名省市,包括湖北、河南、天津、安徽、北京等的一线优秀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对我国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中的循环机能指标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得出不同等级网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中的循环机能中有显著差异指标,旨在为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后备人才选材以及建立机能评价标准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参加首届青运会的福建优秀运动员以及六运会比赛名次之间的分析比较,对其评价,以此来制定我省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战略对策。①精设项,向奥运会靠拢。②根据全运会周期,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③加速后备人才梯队建设。④项目、设置、布局要形成独具一格的优势项目。⑤深化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两个体系的结合。⑥抓好后备人才的思想教育管理和训练工作,使高水平后备人才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瑞典是冰球后备人才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其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对我国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的研究,从中国与瑞典两国冰球发展背景,后备人才梯队结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青少年运动员的储备,青少年运动员占人口的比例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与瑞典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冰球强国瑞典存在较大差距,其重要的因素在于我国缺乏雄厚冰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和一个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冰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上述状况提出了我国冰球管理部门应加强和完善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社会需要与经济发展的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如,组织体育、教育部门及社会团体单独或组合性质的投资主体,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宽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途径是十分必要的;由普通大中专院校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应该注意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学生运动员的科学管理、建立“一条龙”培养体系、与国内各级比赛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