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如教“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随意说一些自然数,教师立即便能说出哪些数能被2、3、5整除,学生又惊奇又羡慕,产生了“老师是怎么知道的”疑问。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创设情境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任意报数考教师,结果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教师都知道它能否被2、3、5整除。而教师出题,学生却一下子答不上来。教师为什么如此神速,定有奥妙?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态探求其中的规律,也就会把学习看做发自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3.
由于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五年制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特征,是学好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由于受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韵干扰(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引导学生探索灼焦点是在一个数的“个位”上),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为防止教学中的思维定势的干拢,新授时,教师首先向学生  相似文献   

4.
1.教师先出示3、4、5、三个数,让学生分别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能被2整除的数有:354、534;能被5整除的数有:345、435) 2.试一试。请学生仍用这三个数尝试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并试除检验。(由于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容易从个位上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去考虑,从而组成543、453) 3.设置“陷井”。在学生用543、453试除以3,发现能整除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可能通过上面的特例得出:个位数字是3的数能被3整除,个位数字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从而假设出: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5.
一、引入教师让学生用数字卡片3、4、5分别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并让学生说出这样组数的理由。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三个数字能否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如果“3”不放在个位,看组成的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师:奇怪,为什么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评】在学生已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容易产生由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来判断能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5页。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中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2.使学生能运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具学具:小棒、数位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猜测特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且能利用这个特征很快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请你们猜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能是什…  相似文献   

7.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索活动;适当引导,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下面以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修订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验证,理解和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2.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组数游戏:请用3、4、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被2整除。学生说出后让他们回答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同样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学生回答后问:你又是怎么…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刺激反应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设法形成一种刺激。比如疑问、困难、惊奇、疑惑、矛盾等,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并让他们产生排除这些刺激的意念,从而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展开积极的思考。下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思考的需求。一、以疑激需教材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这些规律,激发学生的需求感。教学能被2、5和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要学生随便报一个数,教师不用做除法,就能判它是否能被2、5或3整除,学生连报数次,教师判断准确无误。学生惊奇之余,产生了疑虑,急切想探索其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定向奔放,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求异创造。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数.自己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新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为本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提供了激疑的源头。教师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老师迅速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算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被教师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时,学生露出了惊奇、佩服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39、57...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和热点。下面用一例就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谈一些体会。案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实录教师写出一个数“223”,问:能被3整除吗?生:能,因为它的个位能被3整除。教师又写出数“201”,问: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生:不能被3整除,因为它的个位不能被3整除。(教师让学生将以上两数除以3试试,学生发现都错了)师:能从个位去判断吗?(生:不能)既然不能光看个位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经历和体验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的探索过程。2.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3.会判断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4.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体现的。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参与亚里土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例如:在教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一组被3整除的数(3、回2‘39、Th、57‘ill),让学生试着做,由于受到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影响,认为个位上是3的倍数,才会被3整除,结果发…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新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为本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提供了激疑的源头。教师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老师迅速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算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被教师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时,学生露出了惊奇、佩服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39、5739"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迅速说能被3整除。这两个数确实是能被3整除,但当老师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说:"我想个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修订本)第46~4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2.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3.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具学具火柴杆、数位表等。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你能用3、4、5三个数排成一个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吗?生:354、534能被2整除。师:怎样的数能被2整除?生:个位上是0、2、4、6…  相似文献   

17.
[背景分析]"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是被安排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习之后,学生很容易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只关注数的个位特征,而能被3整除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如何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促进全体学生主动活泼发展,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一、创设氛围,激发参与激情只有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新课伊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有参与学习新课的愿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回忆起已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学习经验,畅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发现技能,让学生能运用操作、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一、结合操作,发现规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有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思维定势,当在数的个位找不出被3整除的特征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下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数(数位上有几根小棒就表示此数位上的数为几)。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阶段性地发现以下特征:1.有6根小棒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学生又用5根、4根、3根、2根、9…  相似文献   

20.
<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核心任务之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呢?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之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