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春生 《高中生》2011,(8):63-63
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时间.发现自己没带表。此时,他恰好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但是,这两个小女孩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就说假话,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他走近她俩问:“你们谁是姐姐?”胖的说:“我是。”瘦的也说:“我是。”他又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胖的说:“上午。”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是用冒号、引号的。”我说:“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你是否发现课文里有在‘想’后面用逗号的,有在‘想’字后面用句号的,也有在‘想’字后面用冒号的?”他不解地问我:“那‘想’字后面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我对他说:“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3.
还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我在外地借班上课。讲《在烈日和暴雨下》时,问学生:“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 ?”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男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他明确说他不喜欢这篇文章。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篇文章,他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他:“同学们,虽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课文中的新词,突然,有一个学生轻声地说:“老师,你写错了。”我问:“是哪个字啊?”“‘遥远’的‘遥’。”我回头审视了一下黑板上的字,觉得并没有错,就继续问:“错在哪里呀?”他鼓起勇气站起来说:“‘遥’字的第二横应该长一些,可是您没写出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  相似文献   

5.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6.
今天要讲《端午的鸭蛋》。在课堂上,我按照备课时的计划,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分析语言特色,最后讨论课文末段的有关问题。可是刚把课文的三个主要问题(1、家乡端午节的风俗。2、家乡的鸭蛋。3、端午的鸭蛋。)讨论完,就有同学按耐不住心中的疑虑,举手发言了。他说:“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写得有问题。”我说:“有什么问题?”他又说:“你看吧,课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文章的第一段用了那么多文字来介绍家乡端午的风俗,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冗杂。”他的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有所察觉,本来我准备放在这一课的最后来讨论这个问题,没想到这时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既然学生很关注,索性趁热打铁,此时就让他们讨论吧。我就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似乎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纷纷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7.
真假难辨     
杜鲁克问:“走哪条路?”爱数王子一摇头:“没走过,不知道。”“还要问人。”杜鲁克看到吵吵闹闹地走来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杜鲁克好奇地问:“这俩小孩长得怎么这么像?”两个小孩同声回答:“多新鲜哪!我们是双胞胎。”一个小孩指着另一个小孩说:“他讨厌!他总说假话,一句真话都没有!”另一个指着这个小孩反击:“他更讨厌!他总说真话,一句假话也没说过!”爱数王子下了马,走过去问:“请问,去爱数王国应该走哪条路?”一个往左一指:“走左边这条路。”一个往右一指:“走右边这条路。”爱数王子又问:“你们俩谁说真话?”两个小孩围着王子转了3圈,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8.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忽然听到一声“报告”。我抬头一 看,见我班班长万萍焦急地站在门口。她走近我说:“邓老师,龚强同学把玻璃打碎了。” 我们走进教室一看,只见碎玻璃洒了一地,龚强若无其事地坐在位子上。我问:“玻璃是你 打碎的?”他却不承认:“是别人打碎的。”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龚强是个顽皮学生,经常旷课,爱说假话,做了坏事不承认,还常和同学吵架。但根据我 的观察,他也有不少优点,比如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爱科学、爱看科普读物。后来他又 一次旷课,我找他谈话,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他听了很高兴。我接…  相似文献   

10.
那天我讲完一篇课文后,看看还有十多分钟,便叫学生拿出练习册做作业,以便当堂消化。学生都在认真地做作业,当我巡视到小文的跟前时,他竟然在摆弄着自己的小玩意儿,一个字未写。当时真有点想发火怒斥他几句,但我努力克制了自己,轻声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他不紧不慢地说:“老师,你每天只知道让我们做作业,我认为会做没有用,会说才有用。”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1.
朱国忠 《青年教师》2005,(12):35-3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思维体操     
《小学教学研究》2012,(24):61-62
1.智力题奇怪姐妹有一个游客在森林公园里迷路了,他想知道当时的时间,可是又发现自己没有手表。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但是这两个小女孩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说假话,而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迷路的游客最终还是决定上前问一下。首先他问道:"你们谁是姐姐?"稍胖的女孩说:"我是。"略瘦的女孩也说:"我是。"游客又问:"现在是上午  相似文献   

13.
史峰 《湖南教育》2008,(8):27-28
一、教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时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问:“有事吗?”学生起立回答:“老师,课文中一个小孩子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事实吗?”老师笑笑说:“是呀。”  相似文献   

14.
把准课文固有的中心思想,是加强小语思想教育的基础一环。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第一,抓偏了的情况是常见的。反映在学生的理解上:有一篇课文《骆驼和羊》,联系实际时,有的学生说,“有一次我在地上发现一个东西,我说是种子,妹妹说不是,我就和她争起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有的学生说,“有一次爸爸说我作业做错了,我不承认,跟爸爸争……”有的学生说,“有一次,某某问我一个字怎么写,我没告诉他……”如此之类的“联系”都得到了执教者的肯定,让大家鼓掌,甚至给他一朵小红花。其实这些理解与课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本意是根本不同的。再如《平平在家里》这篇课文中的平平,往往被说成是“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甚至是“口是心非”。其实,这太冤枉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因为,一、课文在写他  相似文献   

15.
“老师,他今天没有穿校服怎么办呢?”我刚到教室门口,班长就大声对我说。是呀怎么办呢?今天广播操比赛,没穿校服可是要被扣分的!昨天放晚学我再三叮嘱学生上学要穿校服,可是今天还是有学生没穿!我严厉地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睛红红的。之前他肯定被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责骂了。我把该学生叫上来问:“你怎么没穿校服呢?”他很委屈地说:“早上起床晚了,急着赶来上学就忘了,我现在就回家去换!”我想了想说:“算了,等你回家拿来可要迟到了,再说一个人回家也不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陈明海 《广西教育》2005,(7A):22-23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人曾这样概括:“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构;说套话,人云亦云。”钱理群先生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近来看学生的课堂和考试中的作文,又发现了另一类型的写作,我称之为‘伪作文’,即假抒情、假天真,以致假叛逆……”  相似文献   

17.
一个盛夏的傍晚,有一只狐狸在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他碰见了黄鼠狼。他慢悠悠地走过去,问黄鼠狼:“黄鼠狼大哥,你有多少个心眼呀?”黄鼠狼说:“我只有一颗心,当然只有一个心眼呗。”狐狸说:“哎哟哟,黄鼠狼大哥,你的心眼怎么这么少呀,我的心眼可比你多得多罗!”黄鼠狼问:“那你有多少个心眼呀?”狐狸自豪地说:“我有七十二个心眼!”“狐狸大哥,你的心眼可真多,你能教我怎样增多点心眼吗?”“当然可以啦,我收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吧。”狐狸和黄鼠狼边走边聊。不一会儿,狐狸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狐狸大声喊道:“…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可行的。案例一一位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说喜欢蔺相如,他们偏重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还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他们偏重于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本领。出乎意料,一个学生却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这个学生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职位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封他为大夫、上卿。我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