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习作要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让我们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习作法宝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封信给远方的小朋友,与他们讨论“手拉手”建立联系,商量互助活动的内容。很多地方的城乡同学结成了“手拉手”的小伙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写给谁呢?你可以联系第一单元的主题,写给西部小朋友。还可以写给通过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2.
徐丹 《教学与管理》2006,(12):68-69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因为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交际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说话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中说,说中乐,让口语交际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入学之前已具备初步的  相似文献   

4.
朱安琴 《小学生》2012,(Z2):26-29
题意分析作文节节高《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要求大家在学会信封和信件格式的基础上,写出一封内容充实、富有感情、符合要求的信件。此外,本次练习对信件的对象是有设定的,要求以个人的名义,给远方"手拉手"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要求大家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因此,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本文笔者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传授技巧,让学生学会"说"等四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因为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交际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说话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中说,说中乐,让口语交际生动起来。教学目的:1.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让学生学会当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时教师应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演练,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交际,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让学生学会当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  相似文献   

8.
正习作要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拓展思路如何确定"手拉手"的对象呢?大家一起想主意:网上搜索或到民政、公安、社会救助机构等相关部门了解,然后设计出意愿调查表,在班级或小组里民主投票决定。用什么方式来发挥"手"的作用,让大家增进了解呢?这一定与我们的期待有关。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你也许期待了解那里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照片是否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你学习上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人们在相互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采的待人接物、接受新事物、解决困难能力强弱的标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也安排了"口语交际",意义在于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口语交际训练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凸显其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让生活感受与口语交际训练融为一体。本文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利用嘉宾海宝的自我介绍,引导小朋友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和方式方法,并通过拓展和生活延伸,使小朋友掌握基本的自我介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以培养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要凭借语文教材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开展多样活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口语交际训练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凸显其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让生活感受与口语交际训练融为一体。本文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利用嘉宾海宝的自我介绍,引导小朋友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和方式方法,并通过拓展和生活延伸,使小朋友掌握基本的自我介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整合,提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口语交际是人们借助口语这个工具相互交往、建立联系、交换信息、沟通情感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矛盾运动过程,可以说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特别要注意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的重要语文能力,也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重要职业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说"才能学会表达,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学会交往.文章旨在结合个人口语交际教学经验,探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策略,提出营造"说"的氛围、精选"说"的话题、搭建"说"的平台、教授"说"的技巧等方法,让学生敢说、愿说、悦说、会说,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生活相似的情境、问题、任务或者游戏,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亲身经历听、说、交往及待人处事各种能力实践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真正运用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交际经验,以提高口语交际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情境呢?作者从立足教材,创设情境;利用活动,创设情境;模拟生活场景,创设情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训练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并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念]口语交际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口语交际训练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凸现其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让生活感受与口语交际训练融为一体。[教学目标]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活动。2.在交际活动中渗透表达方法。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即"口语"加"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中的"听""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老师应摆脱目前重"口语"轻"交际"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片面认识,更多地关注"交际"目标,创设一个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学习"氛围,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口语交际,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它具有相当的交际性和实践性。课堂口语交际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有利阵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多策并举,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听话""说话"。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不但要会听、会说,还要做到即时应对,讲究情感态度。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愿意"到"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可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