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简化太极拳操是在简化24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养生术,融入八卦掌扣步、孙式太极拳的跟步和退步等,把简化太极拳编排成操的形式进行练习。通过对简化太极拳操运动强度与规律的测试分析,找出适合群体,符合全民健身活动标准,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锻炼新方法和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运动员练习太极拳时的肌电变化,分析太极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以及不同流派太极拳的肌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西安市八区的600名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动机是比较广泛和复杂的,主要有:防病治病、太极拳健身、消遗娱乐、社交活动、精神解脱、审美与自我完善、能力显示、太极拳防身。通过分析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团体性较强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4.
试论太极拳的技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击是拳术的本质特征。章以太极拳的历史和清代以来的论以及阴阳五行学、《孙子兵法》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探讨太极拳技击思想的核心内容.指出了它们对太极拳技击思想的影响,为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播仪式观下的太极拳非遗传播是其文化符号挖掘、生产、传播和反馈的实践过程,也是展现太极拳文化活力、促发其受众参与活动及共享太极拳文化意义的传播过程,对其研究旨在探索太极拳非遗传播和仪式建构的规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话语分析等方法,运用传播的仪式观理论,在太极拳非遗传播的新语境下,分析太极拳非遗传播的文化符号、交流互动和行为方式等仪式化表征。同时,对太极拳非遗传播中的仪式话语、空间话语、参与话语进行了话语分析,明晰了太极拳非遗传播中文化认同、文化共享、文化体验等话语指向。最后,提出太极拳非遗传播的实践进路:挖掘与展示仪式化的文化符号、构建多元与包容的文化传播场域、提升传播受众在互动中的在场体验。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传播迅速。通过对韩国学术界的太极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着重分析了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发行单位、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旨在研究太极拳在韩国的发展史和传播过程,从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等角度,探索太极拳在异国推广和传播的规律及有效的推广方法,以期太极拳在世界大舞台上发扬光大,将太极拳的正能量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7.
陈式太极拳(38式)对大学生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式太极拳(38式)对大学生神经功能的影响马安东(洛阳农业专科学校洛阳471003)陈式太极拳,是我国各式太极拳运动的鼻祖,从1991年起,被河南省高校以乡土教材之名选人普通高校教材,登上大学体育课课堂。由于陈式太极拳运动动作结构的特点是其他任何运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通过太极拳云手技术对脊柱曲度影响的实证研究,探索太极拳形态的核心技术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实验方法对高水平太极拳组和普通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水平太极拳组,在太极拳云手动作的脊柱变化是脊柱胸腰段曲度在胸椎1~7节上没有明显变化,而从第8~12胸椎,包括全部的5节腰椎,整体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后凸趋势,且呈现出逐节递增的变化特征。结论:1)太极拳形的核心要素是脊柱的生理弯曲减小,由“S”型变化“C”型,形成近似“中直”的轴形。太极拳运动能够对人体脊柱的曲度和活动度起到很大的锻炼功效,有长期太极拳练习经历的人群,在对脊柱曲度变化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上要明显优于短时间或无太极拳练习基础的人。2)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和太极拳攻防化劲发力要求形成了太极拳形的“中直”脊柱形态变化。3)脊柱生理弯曲改变,使脊柱椎间盘受力均匀,深层肌肉得到锻炼,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脊柱疼痛等脊柱疾病,有助健康。4)依据研究结果提出“靠墙站桩”简易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攻效。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不断走向世界。本拟就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深入地阐明和发掘太极拳的深刻内涵,全面科学地发展太极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式太极拳"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练习陈式太极拳放松方法和遵循的规律进行探讨,揭示了练习陈式太极拳时“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几种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完善陈式太极拳训练理论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代音乐中的体育话语清晰呈现了从新身体至新国民进而新国家的逻辑思路,与之揭示音乐中体育话语所蕴含的力度。在现今国家提倡先进文化引领和鼓励文化创新的背景下,论证音乐中身体话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阐释音乐与体育的互动关系,以及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延续,既有助于增强其国家层面的说服力,更有助于处理音乐在体育和人生层面的现实处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以近代身体话语为主线,重点考察音乐实践中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研究认为:近代音乐实践中,创造新身体是体育话语生成的逻辑起点;塑造新国民则成为体育话语生成的应然逻辑;而构建新国家是体育话语生成的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12.
LVDS、ECL、CML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用于高速传输的逻辑电平。本文介绍每种逻辑电平的接口原理、特点、设计及应用场合,归纳比较它们的特性,举例说明不同逻辑电平之间的互连以及高速逻辑电平电路在现代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影响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起点是科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依据逻辑学关于逻辑起点的科学定义和内在规定性,提出了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藉助于教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体育课程文化本质是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通过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得出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不仅在于通过传承文化而生成文化,而且在于使人"成为人":成为体魄健壮的人;成为精神丰满的人;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这是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逻辑前提,是形成体育课程文化论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对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和角色进行反思,使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4.
体育行为: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体育行为,它是体育法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最基本的、可以统帅和建构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范畴或概念,并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逻辑推演。在确定逻辑起点的过程中对"一般起点"(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的关系进行了识别;还提出了考虑体育法学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体育法学与法学的关系、体育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体育法学的发展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体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是运用逻辑思维及符合内在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及手段进行逻辑推理的活动。通过这一逻辑通道,才能成为具有内在的思辩性、系统性、辩证性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体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种逻辑的诠释,其研究成果是对研究过程的逻辑归纳、提炼、纯精的结果。体育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体育科学问题,而逻辑终点是获得研究的成果,并最终表现为体育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逻辑语义学是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语言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不仅涉及逻辑学、语言学还涉及到认知科学、语言哲学、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科学等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是一个横跨多学科的知识体系。逻辑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自然语言形式化的研究,加速了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识别的研究进程,更为语言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使人们对自然语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逻辑概念是以命题为反映对象的。命题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存在意义,即陈述了对象情况;二是真值意义,即陈述了命题真值情况。抽象出存在意义形成综合命题及其所含的非逻辑概念,抽象出真值意义形成分析命题及其所含的逻辑概念。非逻辑概念是反映综合命题所涉及对象及其情况的。逻辑概念是反映命题真值性质或真值关系的。逻辑概念具有诸多特征:在内容上,是反映命题真值性质或真值关系的;在存在方式上,是分析命题有限、共同和稳定的成分;在语言上,既有相对固定的自然语词,又有单义的人工语词;在形成上,有能行性的方法,按给定的程序,在有限步骤内能够发现所有成对的基本逻辑概念;在作用上,都是真值函项,包含逻辑概念的分析命题,真值都由所含直接支命题的真值决定。在所含支命题相同的条件下,包含不同逻辑概念的分析命题因内容异同,发生全部逻辑关系,孕育所有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18.
科学理论体系是在一系列科学概念及其逻辑体系上建立起来的.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构建一批内涵明晰,用语准确,合乎规范,逻辑严密,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的范畴体系.明确界定体育这一核心范畴对于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体育学理论的逻辑起点范畴有待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存在图逻辑理论能够在形式逻辑和科学实践中架起一座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桥梁。在创作分析性、说理性文章的实践过程中,提出问题、梳理理论与证实假设,并且这三者的逻辑关系是理论演绎假设、假设回答问题、问题融入理论。采用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阐述相关的存在图逻辑理论,再结合具体的文章案例用存在图直观地展示这种逻辑关系背后的理论依据和推演过程。存在图逻辑作为一种严格的分析性工具,能够帮助构思,检验文章的逻辑框架。学习和使用存在图逻辑不但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科学读写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健康、文化、经济以及医学的视角,对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孔子养生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