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田径运动飞速发展,对运动员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 在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承受来自生理方面的极大负荷,同时也要承受极大的心理负荷。面对竞争激烈的比赛,以及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往往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田径运动心理训练方法种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心理训练一直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特别是随着世界田径运动的蓬勃发展,国际间比赛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实力水平接近的运动员,谁的心理素质稳定,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这在世界大赛中的例子比比皆是,难怪有人说,“当今的田径比赛,如其说是运动员之间体能和技术的竞争,还不如说是运动员之间心理素质的大战”。大家都知道,田径运动大多是个人项目,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大量实践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浅析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指出了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和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赵磊 《精武》2014,(36):28-29
全能田径运动是一个多项目的组合运动,所以要求运动员在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要协调发展,训练过程也更加复杂,需要制定更加系统和科学的训练方案,而在比赛过程中也常常会因为一项运动的失败影响到其他项目比赛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针对全能田径运动的训练与比赛特征,探讨全能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今田径运动的迅速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被认为是高水平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田径运动员运动因素有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的特点,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因素和其它客观条件等。提炼了近年来田径训练的成果,突出了心理学因素在训练中重要作用。对提高我国运动员成绩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想要参加一项田径运动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不仅包括田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天赋、各种运动技巧、高超的战术、超越普通人的运动体能,还需要田径运动员拥有常人不能比拟的坚不可摧的心理素质,而这种独特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平时的一次次比赛的历练、一次次科学的训练,总结失败,总结经验才能促就的。当运动员站在国际的舞台上参加比赛,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荣誉。当2个运动员的水平是处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竞争的关键就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在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竞技体育中,非技术性和非能力生的因素对比赛的影响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比赛时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已被广大的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认可。特别是作为体育运动之母的田径运动,因为现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以及运动技术水平都相差无几,所以在比赛中临场时心理素质的稳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能不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比赛胜利也具有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8.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悉尼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成绩出现了滑坡,尤其在田径跳跃项目上,出现了较大的失误,许多本来具有一定实力、有很大希望进入前八名甚至更好名次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究其原因,除了技战术的失误、整体实力不足和训练周期安排不合理外,运动员情绪不稳定、怯场、比赛独立性差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导致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本文纵观近年来对跳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结合当今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对跳跃运动员心理素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寻求完善跳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手段和方法,以利于我国跳跃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杜涛 《体育世界》2012,(5):103-104
竞技比赛项目除了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水平的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篮球比赛也不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运动员正水平的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训练,指的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心理教育过程。在武术比赛特别是在同一组别的比赛中,由于各队学生运动员之间的各项身体和技术因素相差不多,这时候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比赛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比赛前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就成为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关键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中小学武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具有学生和运  相似文献   

12.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及跨栏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田径运动项目,是对女子田径运动员全面能力的检验,运动员要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比赛。所以,它对运动员的条件要求很高,需要运动员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精湛的技术、过硬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笔者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希望在训练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运动员个人训练素质、教练员技、战术水平的逐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我省排球队在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采取相应心理训练方法,并在日常训练中加以实践。结果表明在日常训练中采用几种心理训练方法.对比赛成绩有帮助作用,对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素质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4.
路泽全 《精武》2012,(23):22-23
在同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承受极大压力,也是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极大地考验,一个优秀的网球运动员的莓些术不仅出色,身体和心理素质也都要十分优秀。在平时的训练中,同球教练必须要对运动员进行压力训练,模拟比赛的情景,提高心理素质。本文主要阐述网球教学中的压力训练。  相似文献   

15.
冯丁 《中华武术》2024,(2):48-50
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比赛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具备很高的爆发力和耐力。在日常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成为田径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组织田径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时,应向他们详细阐述核心力量的概念,指导他们学会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精武》2012,(19):14-15
一名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平时的刻苦训练的目的虬是在比赛中可以正常的发挥酋己的水平以至于超常发挥。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往往会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篇论文研究分析游泳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运动负心理素质问题的方法,使得运动曼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飞跃发展,运动员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拳击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水平越高,比赛就越激烈。在双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伯仲难分的时候,往往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心理素质是拳击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后,田径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固有模式产生其变革的必然性,并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对其成绩的影响进行剖析,认为“以赛带练”能有效提高田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中学生田径比赛正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竞争非常激烈。在竞技比赛中,中学生田径运动员情绪是复杂多变的,极大的影响着他们竞技水平的发挥。在中学生田径比赛中,有的运动员在平常训练中专项运动成绩相当出色,但是在正规比赛中却一直与训练成绩相差甚远,那么这类运动员被称为"训练型运动员"。而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达到与训练相当的专项成绩,甚至超水平发挥,达到比训练还要突出的成绩,那么这类选手被称为"比赛型运动员"。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学生田径运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