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李风香 《今日科苑》2009,(22):277-277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有精辟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认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改变定势的教学习惯,逐步培养新的教学习惯,落实新的教育理念,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自己动手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课外探究活动的良好开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老师的付出和家长的支持能激发学生的课外探究动力,有了动力才能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胡权权 《知识窗》2014,(4):34-3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应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从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喜欢读书、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和勤奋写作这五个方面出发,简要探讨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保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奠定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基础。因此,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香 《知识窗》2014,(2):27-27
预习是指学生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即在上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将要讲授的内容,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细心关爱,适时夸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优秀班集体。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完。”他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一个良好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曹秀丽 《科教文汇》2012,(18):99-100
小学生的习惯正处在一个形成的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孔德禄 《科学中国人》2014,(7S):156-156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沈淑云 《知识窗》2012,(7X):64-64
<正>"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对教育言简意赅的总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有计划地学习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有按计划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  相似文献   

15.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也是其终生学习品质不可或缺的组成。在基础教学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就此对我院五年高职前三年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观因素,课题组对贵州省某市城区5所中学1002名2012级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导致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来自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等。因此,只有加强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转化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才能帮助他们学好物理。  相似文献   

17.
鲁新锐 《金秋科苑》2010,(11):150-151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渠道和轨道,一旦形成后,学习就只是个过程而已。那样,学习便可以畅通无阻,不断前进。这几乎是学业成功的唯一途径。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解题习惯,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自我改正的习惯,灵活运用知识的习惯等。  相似文献   

18.
鲁新锐 《今日科苑》2010,(11):150-151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渠道和轨道,一旦形成后,学习就只是个过程而已。那样,学习便可以畅通无阻,不断前进。这几乎是学业成功的唯一途径。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解题习惯,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自我改正的习惯,灵活运用知识的习惯等。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使小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小学各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加之入学时间不长,导致这些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还处于一个非常懵懂的阶段。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学习习惯定义、基本特征以及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观因素,课题组对贵州省某市城区5所中学1002名2012级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导致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来自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等。因此,只有加强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转化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才能帮助他们学好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