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学生读书不只是为了读书本身,更应当引导学生走入所读之书,再从中走出来并进而走向自己,用自己的思考去品味书中的观点,用自己的思维去加工书中的材料,在思考中寻求手中的书与自己的生活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产生互动性和建构性的过程.班级读书会的"读"不需要像课内阅读那样"透彻",但也不是随意浏览,它要求学生用心去了解与吸收书本的知识.这个学期我尝试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整本书"的班级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读书方法中,有一种目的 最明确、收效最直接的方法--用而求 学读书法。 冯英子在谈到他的读书经验时曾 说:"人说学以致用,我倒是用而求学。要 说我的读书牛活,其实就是一面工作,一 面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为 了用而逼着自己去学的。这种用而求学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课堂提问很重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脑读书、精心读书,从而把书读好、把书读懂、把书读透,进而具体感受语言形象,深刻理解语言意义,真切感悟语言情感.  相似文献   

5.
评析:教者力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用心去读书思考,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课文多元理解,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潜移默化地拓展延伸,让学生把理解语言文字与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文中寓道、道中显文的语文教学思想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6.
读书,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时代就已经开始看各式各样的小画册,读一些写有诱人故事的小人书。那现在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又怎样呢?一位老教师的话令人深思:“现在很少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卡通书,书中人物都是怪怪的,从中很难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思想情操的美。”两年前,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首先,85%的学生有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需求,所阅读的课外书范围广泛,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儿童读物、报…  相似文献   

7.
要指导学生读书读得深入,就要训练学生掌握问题读书法。所谓问题读书法,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读物提出的问题去读。学生读书的过程应该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根据问题就会知道应该探索的目的和内容;为了解决问题就要寻求一定的知识,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关系,问题得到解决就会读懂。首先要求教师把导读的问题提好;其次,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读书能力之后,还要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  相似文献   

8.
《天津教育》2008,(9):10-10
一、学生希望教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为了更多地了解教师的读书情况,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还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读书有什么期望。约有37%的回答希望教师博览群书,心胸和视野开阔。学生们还希望教师读书后要与学生分享,读了一本好书可以向学生推荐,希望教师将书中的做人道理用浅显明白的话语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9.
[作文题][评说][例文]1.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可以对读物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也可以进入书中的精彩世界,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领悟人生的真谛。2.这里的“读书”指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电子读物和网上阅读。现在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太少,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没有像样地读过几本有质量的书。“读书”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一个话题,没有哪一个学生会无话可说;但是,又必须是多读书、会读…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读书的要求有两条,即“出”和“入”。“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我们教学生读书写作,也要让学生既能“入得书”,又能“出得书”,方才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能“入得书”,“出得书”,在教学中将“读”和“写”两个重要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行所悟、学为所用。  相似文献   

11.
侯化珍 《辅导员》2012,(12):34-35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课堂提问很重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脑读书、精心读书,从而把书读好、把书读懂、把书读透,进而具体感受语言形象,深刻理解语言意义,真切感悟语言情感。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  相似文献   

12.
读悟法是中国古代经典读书法 ,它是一种强调熟读 ,读中求静 ,静中求悟的读书方法。我们从现有资料了解到的古人不断吟诵、像念经式的读书方式便是此法的运用。“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对这种读书法最通俗的解释。读悟法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它强调熟读 ,要求“书读百遍” ,要求“熟参”。中国古代学者中 ,强调这一点的 ,最典型的要推宋代严羽。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 :“先须熟读《楚辞》 ,朝夕讽咏以为之本 ;及读《古诗十九首》 ,乐府四篇 ,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 ,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 ,如今人之治经 ,然后博取盛唐…  相似文献   

13.
平生两大爱好:读书和垂钓。一旦工作繁忙,三天不能读书,就觉得怅然若失:若到垂钓盛季,周日不去垂钓,就感到技痒难熬。有位擅长书法的好友赠我一幅墨宝。日:不可一日无书读,不可一周无鱼钓。  相似文献   

14.
读书也要猜     
看电影、电视时,人们常常爱猜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结局,这种猜测的方法用到读书上就是猜读。读书也需猜读,它有多方面的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熹的六条读书法,是我国传统读书思想和方法的集大成。直到今天,对我们也仍具有借鉴作用。文章试图把它分成读书的态度、方法和领会方法三个层面来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读书,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时代就已经开始看各式各样的小画册,读一些写有诱人故事的小人书。那现在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又怎样呢?一位老教师的话令人深思:“现在很少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卡通书,书中人物都是怪怪的,从中很难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思想情操的美。”  相似文献   

17.
现在职业高的学生,大部分不愿意读书,不会读书,因而也读不懂书。如果从兴趣抓起,去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下面,笔者把这种新教学方法——化学教学三部曲,提供给大家仅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指的是有感情地读,有表情地读,准确、流畅地读。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不断的模仿和领悟中得到提高,感受到朗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一、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阅读方法主要有:读记法。读记就是阅读时记笔记或作记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作读书摘要,写读后感或短评,摘抄好的词语及名言佳句,在重点词语上画线或符号,在空白处写评注等。人物评析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评析书中的人物,让学生辨析什么是真后康,什么是假、恶、丑。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木仅了解了故事情节,还能对书中的人物言行作出评价,分清…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课堂上,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满人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叶圣陶说过:"语言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列伟。"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