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大多畏惧作文。“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孩子的口头禅。他们犯愁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写。即使有话又犯愁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担心自己的习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如何减轻孩子的作文心里负担,让孩子扬起习作的风帆快乐起航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在困扰着广大语文老师,“怎样教好作文?怎样让孩子对作文不再惧怕?怎样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了广大语文老师一直探索、盼望能够解决的“大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小练笔上下大功夫,精心设计小练笔,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小练笔”解决了“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让习作成为每个孩子的乐事?我认为,除了教给孩子必须的作文知识以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教师要想让孩子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多彩,必须走进孩子的生活,必须让孩子先有生活、后有作文。我们要提倡孩子写自己的生活,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作文的快乐和轻松。  相似文献   

5.
周小艳 《教育》2012,(24):38
"原生态"本指反映物质的初始状态。学生习作的"原生态"由此繁衍而来,它指向于孩子的习作需求,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不着力追求词藻的华丽、结构的严谨、情节的出人意料,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说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抒发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真正让孩子"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淡化"中心"重视习作受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过于强调习作的思想性,使  相似文献   

6.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习作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少有欢喜,多是忧.老师布置习作任务时,很多孩子咬着笔杆,一筹莫展,为了应付作业,他们勉强成文,所写内容空洞无物. 我班有个孩子在写《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时,这样写道:"当老师真幸福,只需布置作业,而不用写作业,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对于作文,动口不动手.读了这篇作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强迫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效地激发孩子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何我不尝试和孩子一起动笔作文呢? 在"砸鸭子"的活动作文课上,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作文,孩子们的作文热情高涨,习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作文就是孩子生命的体验,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孩子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让作文成为孩子发自内心的、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倾吐,让孩子用心灵写作!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作文批语上下工夫,融入自己的情感。尊重理解,倾听孩子心灵相通的对话;真诚赞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启发,在评语中怜惜孩子的童真;回归生活,让孩子在习作中放飞童心,在习作成中自由放飞童音、童趣、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10.
儿童具有独特的情趣、思维、心理、生活,我们不防暂时把属于孩子本身的特色统称为儿童本色。孩子的习作理应还其儿童本色,即让童心袒露,让童趣回归,让童真再现,让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习作。要知道,儿童能写出属于儿童本色的个性作文,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孩子的作文中彰显儿童内心本色、生活本色、自然本色及生命本色,以激发兴趣,盘活积累,自由表达,优化评价,使属于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习作得以催生。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孩子怕习作,农村教师也怕教写作。如何找到一种让师生都喜欢的作文教学方式呢?经过实践,我发现让农村学生进行仿写,是一种好方法。仿写让学生学会观察、激发想象;仿写让学生乐于体验,积累习作素材,掌握习作方法。学生在习作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并写好作文。一、仿中学观察新课标指出:要让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2.
王世敏 《教师》2014,(32):70-70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从中可以看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重视作文评改。为此,多年来,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摸索出一套习作评改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习作,喜欢评改习作。1.丰富评改方式,激发评改欲望(1)教师示范评改。为了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我对评改的方法作出了细致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赖圣梅 《阅读与鉴赏》2011,(11):27-27,3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它对于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搭建习作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兴趣,是所有语文老师都要摸索实践并为之努力的方向。为了打开习作教学的困局,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创办班级作文报,让孩子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喜悦每一次给孩子们下发《优秀作文》等报刊的时候,我总能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议论:谁谁谁那么厉害,人家的作文都能发表呢。孩子们对这些作文能发表的孩子的艳羡之态,  相似文献   

14.
“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作文.让每一个孩子会写作文!”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探索着……思索、探索中,一场作文教学的“红色革命”便在我班悄悄地开始了。“红色”代表着火热的激情.我希望这场作文的“红色革命”能够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让我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带着这火热的激情.快乐地在习作的园地里耕耘、收获……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常用文体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一般的作文习作都是语文教师规定好内容,进行简单的习作辅导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是一个孩子的一张夹在本子里的便条让我对这种模式产生了怀疑,便条的内容大致如下:“老师,我不喜欢写你布置的XX习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18.
我不知道第几次听到学生家长对我说,给孩子买了许多作文选,孩子就是不读,我也不只一次地向学生家长推荐《二十五史》、《世界通史》等书目。让众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不再把习作当做难事,甚至有些孩子喜欢作文,写出的文章让班里的学生笑过也哭过。为什么学了语文,买了作文选,学生还是怕习作?笔者认为,由于积累不够,  相似文献   

19.
“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作文, 让每一个孩子会写作文!”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探索着……思索、探索中, 一场作文教学的“红色革命”便在我班悄悄地开始了。“红色”代表着火热的激情,我希望这场作文的“红色革命”能够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让我班所有  相似文献   

20.
中年级是习作教学的关键时期,但很多孩子觉得无话可写,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语言平乏。活动作文,是对中年级孩子进行习作训练,让孩子不怕作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