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妈妈是学校公认的美丽教师.记事的时候起,她就温和地对我身教言传: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吃饭时不要发出响声,不能浪费,公众场合不喧哗,做人要诚信……每晚床前台灯下,妈妈给我读童话、讲成语、念诗歌,直到我甜甜入睡. 一有空闲,妈妈就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上许久,妈妈说有些书是值得我们读一辈子的.周末她还会带着我去逛书店,《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一直被她视若珍宝百看不厌.妈妈或是带我到琴房,那双修长纤细的手指划出的旋律玲珑悦耳,给我的成长带来过许多愉悦美好的享受.曾处青春期的我对美也产生过错位的解读,默默地看着十几岁的女儿戴耳环、比裙子的亮丽,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永恒的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  相似文献   

2.
继《苦海与极乐——(西游记)奥义》(东方出版社)、《圆照法师与金刚心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似西游记)新评新校》(山西人民出版社)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之后,青年学者李安纲教授新近策划、主编的《东方人生智慧珍品丛书})已于是1997年11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睬。今年七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在98西安全国第九届书币上销售一空,引起了国内出版界的广泛关注。这套丛书由五部组成,分别是:《(幽梦影迷论》(清代张潮原著)、《叫。窗幽记)述论》(明代陈眉公原著)、以围炉夜话)…  相似文献   

3.
被后世称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的《围炉夜话》,以其短小精辟,富有哲理的文辞深受推崇。论文试图在认知视角下,对其中出现的隐喻表达进行探究,从而总结概括出其使用隐喻的特点。希望通过这一探究,可以分析出《围炉夜话》如何通过隐喻来阐释其"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主题,揭示人生价值内涵,同时为汉语的隐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清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里讲:听得春花秋月话,识得如云流水心。大抵是说"听话"与"识心"之间的辩证关系,当然眉公的心思是在丝竹,我的意图却在教育。  相似文献   

5.
据《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初人庐山诗仅四首,与《冷斋夜话》及相关著录不符.考之,乃选编标准不同所致,笔者以为当遵作者本意.另《题西林壁》一首次句六个辑本即有六种面目.本文以各个辑本进行对校辨析,力证《东坡志林》和《冷斋夜话》所录为是.  相似文献   

6.
喜欢陆蠡,喜欢陆蠡的散文。好多年前读陆蠡的散文集,就感动于他情感的纯朴、真挚与坦诚,惊讶于他文笔的雅净、流畅与优美。读他的散文,有如围炉听他夜话,温暖而亲切。然而《囚绿记》例外。尽管论文字,论结构,论技巧,都不可谓不炉火纯青,但就其手法及主旨看,却不可谓不丑陋。《囚绿记》本质上是一篇哲理散文,它所阐明的哲理极为普通——任何事物都有其天性,人  相似文献   

7.
<正>亭前杨柳,送尽到处游人;山下蘼芜,知是何时归路。偶然读到《小窗幽记》中的这两句话,于是在记忆里翻寻旅途中的"杨柳""蘼芜"。可我并没有背井离乡的经历,旅行也都带着浓烈热情的色彩,自然就体味不到那样凄哀的思念。然而我却想起了那些伴随着我走过近十载的行囊。七八岁时,一家决定去西溪湿地玩。于是前一天晚上,我往兔子背包中塞了一大包零食、面包。最后我犹豫了一下,又放了一本  相似文献   

8.
喜欢陆蠡,喜欢陆蠡的散文.好多年前读陆蠡的散文集,就感动于他情感的纯朴、真挚与坦诚,惊讶于他文笔的雅净、流畅与优美.读他的散文,有如围炉听他夜话,温暖而亲切.然而《囚绿记》例外.尽管论文字,论结构,论技巧,都不可谓不炉火纯青,但就其手法及主旨看,却不可谓不丑陋.  相似文献   

9.
《冷斋夜话》在各史志中著录的卷数与现行本卷数各不相同,显然有不少散佚。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于此尚未展开工作,陈新点校本《冷斋夜话》已辑出27条,但仍有遗散。根据三部宋代诗话汇编本新辑出的五条佚文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冷斋夜话》的价值,于宋代诗词的辑补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营造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意境:结束了一天的喧嚣,围炉而坐,品品茶,饮饮酒,说说话。任门外大雪纷飞,屋内宁静温馨,“风平浪静中,见人生之真谛;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白昼里浊浊尘俗的种种烦闷,都会在这静静的夜里、暖暖的炉边,升华为对生活的洞察、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正>一、《长恨歌——围炉夜话》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王安忆及小说《长恨歌》的梗概。2.把握小说中的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特征。3.初步了解小说的"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和"陌生化语言的智慧"语言特色。(二)过程与方法认真阅读课文节选的部分,学生合作探究小说在本段节选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明人陈继儒《小窗幽记》中的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名利得失随风去,生老病死伴花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的人,心境才可能豁达平和,淡泊自然。豁达淡定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所谓清言,其实是一种小品文体,在明清之际风行一时。它取材广泛,率意书写,而篇幅精悍,多则数行,少则数字。比如洪应明的《菜根谭》,屠隆的《娑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岩栖幽事》,张潮的《幽梦影》等等。  相似文献   

14.
《庐山记》是宋代陈舜俞撰写的一部山志,本为五卷八篇,自明代以来惟存三篇。1900年,日本内藤湖南发现元禄十年刻足本《庐山记》并题写了跋语;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文库藏宋本足本和元禄十年刻足本,并分别于1917年和1928年将此二书印行,促进了此书在学术界的传播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佰三一二六卷末写有《冥报记》三字,在这一写本中记有十五个故事。《冥报记》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是唐临撰,撰者未著明年代,凡二卷,宋代以后原书已失,王重民先生根据《冥报记》清末辑本,对敦煌写本中十五个故事作了简略考据,得出下列结论说:“清末杨宁敬访书东国,得古抄本三卷;又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所引,辑其佚文,厘为十卷(冥报记),以符籐原佐世《见在书目》所载原帙之旧,具详《日本访书志》中。  相似文献   

16.
马倩 《文教资料》2011,(13):9-10
中庸之道是贯通孔子思想各部分的方法论基础,而《菜根谭》也极为推祟中庸之道,书中多处涉及中庸处世态度。文章以《论语》和《菜根谭》为研究对象,力求更加准确地解读《论语》与《菜根谭》的承继关系,试图说明《菜根谭》的创作受到了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昕 《考试周刊》2010,(53):25-26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据说起名《菜根谭》,是因为作者把菜味比作世味,那么种菜的人只有厚培,菜根才会有味,可见其寓意之深刻。读《菜根谭》,思人间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现代人与四百多年前的人在观念、方式上有许多不同,但无论是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或是探求从商经营的谋略、从政识才的判别等,《菜根谭》都给人以深刻启迪,没有因日月的推移而消磨其邃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宋刘黻《蒙川遗稿》有三个版本:四卷本两种,即四库全书本和孙诒让校勘本;十卷本一种,即南京图书馆藏的清丁丙跋明抄本。本文考证《蒙川遗稿》的主要内容、三种本子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优劣,同时在方志中辑得佚文《云门福地记》一篇。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日记,每到一年终了,总有一篇书账,记他当年所买的书,自然也是他当年所读的书,予以小结,算得上是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岁末年初,灯下聚坐,朔风呼啸,围炉夜话,作家们少不了的话题,便是一年过去得太快,作品写得并不多,书籍读得却太少,定会生出许多遗  相似文献   

20.
读布宁     
伊凡·布宁(1870-1953),俄罗斯小说家,也是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俄国中部波罗涅日市一破落贵族世家。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887年开始发表诗作,1892年出版第一个诗集,但其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有《在天涯》《田间》《安东诺夫卡苹果》《末日》《苏霍多尔》《欢乐的庭院》《蟋蟀》《夜话》《扎哈尔·沃罗比约夫》《莠草》《弟兄们》《来自旧金山的绅士》《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米佳的爱情》《中暑》《三个卢布》《幽蝉的小径》《乌鸦》《巴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