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先祖在战争中、搏斗中、实战中,经千年总结出的技击术,融汇了古代哲学、养生学、兵法、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文化和医学理论,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籍。  相似文献   

2.
太极太极图太极拳──中国古代体育科学发展蠡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太极图太极拳──中国古代体育科学发展蠡测苏州大学副教授罗时铭在中国古代,不仅有体育,有体育思想,而且有导引学、气功学、养生学,以及中华武术等等。当然,和任何科学一样,中国古代体育科学也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最后完善的过程。本文的目的就是企图从太...  相似文献   

3.
论古代养生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养生思想的研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健身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试图从古代养生学角度浅析其对全民健身的意义,并对建立和形成科学的《健身学》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传统养生、涵养道德与健康长寿之原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褚宇帆  唐静 《体育学刊》2002,9(2):59-61,66
现代健康的定义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善状态。中国传统养生学整体观的哲学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人与社会、宇宙看成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将修心养性置于首要地位。“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涵养道德是传统养生调心的重要内容,是“天人合一”,实现和保证身心健康、社会健康的基本法则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统“思维养生观”论略苏州大学李克夏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部分。这一理论体系是一个辨证统一的整体,各理论单元和实践方法之间具有协同互补的特点。因此在蕴藏丰富的养生学宝库中挖掘、总结各种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许多学...  相似文献   

6.
八段锦始于晋代翁士勋现代一些体育史学和养生学的论著都说“八段锦”产生于宋代。如,郭希汾《中国体育史》第18页说:“八段锦,……其术传自宋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第327页说:“宋代出现了至今流传的著名的八段锦。”(又见该书第5页)《体育词典》...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在农耕文明下创造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长期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融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兵学、美学、导引养生学和儒、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典型东方文化的代表。文章通过众多文献资料对传统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教育、健身,防身、修心、医疗和养生等多种价值功能的部分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中国古典哲学、养生学视角着手,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阐述讨论九种代表性"天人合一"思想观,以及传统体育养生学视角下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认为,荀子的"天人相交"说更符合现代的切实境况,必须承认"天"的运行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同时,也承认"人"具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才能在人体内环境及人与外界自然两方面皆达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9.
华佗不仅是名垂千古的神医,就是在养生学上,他也可算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大师。他总结和发现了古代养生学理论,创立了一套以“五禽戏”为核心的养生功法,从而将以往主要由道家、隐士所推行的修炼术转变为民间可行的养生法。华佗常说,人比门轴越转越灵活,健身关键在一个“动”字上。五禽戏是从祖国预防医学的观念出发,将体育用于医疗和保健事业的最早尝试,华佗提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辟如户枢,终不朽也。”这种锻炼方法正是应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创造的一种体育疗法,即摹仿五种禽兽的姿势,用以活络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养生学知识浩博,那么它有哪些精要的思想和突出的特征呢?1 整体性 中国养生学认为,人是一个小小的天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每一个局部都紧密地联系着,局部的状况反映着整体的状况,局部的安危影响到整体的安危.所以,中国养生学讲爱护牙齿、耳目、脚掌的局部保健问题,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意义.2 心性 中国养生学认为,在人这个天地中,人的心态如何,对整体的损益兴衰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养生学家们特别强调调养心、神、性、德,注重调摄心志,陶冶情操.欲望过多,追求太甚,七情煎迫,六欲交缠,使心气不顺,机体不和,有损身心.有追求而不贪婪,能进取而不自伤,因时势之宜,顺自然之性,就可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身体自强.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健身心理对其健身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样本采用方便抽样法,被试对象抽取了我国八大地区,即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北)的江苏、安徽、山东,华东地区(南)的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的湖南、  相似文献   

12.
传统养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高校进行传统养生体育教学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有利于以人为本向体育本义的回归,也是体育生活化的要求和实现自我体育的重要手段。提出高校应建构健身学科体系,创编实用的健身体育教材,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古文献为依据,剖析了孔子的养生思想。重视身体锻炼,体魄健壮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物质基础;胸怀宽阔,豁达乐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神支柱;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技理与文化举隅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太极拳文化系统的3个子系统,即运动健身、运动健心和运动养生,每个子系统分别包含5个构成要素。认为:运动健身子系统主要适合青少年、中年人群;运动养生子系统主要适合老、弱、病人群;运动健心子系统连接其他两个子系统。指出:运动健身子系统与运动养生子系统非截然割裂,只是适宜对象侧重不同。  相似文献   

15.
温州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大学生体育健身这一主题,对温州市6大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为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健身俱乐部发展模式与现代健身理念接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分析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必须跟上已经发生变化的现代健身理念,与时代赋予健身行业的特征相适应.健身俱乐部应面向消费市场,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过程中,根据消费对象的需求决定自身发展模式,建立融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格局,健全专业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健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稷下学宫的建立。孕育了齐文化丰富的养生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静心、调志”,“节食慎居”的生活养生观强化了现代“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理念,使齐文化养生的丰富内涵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8.
体质健康测量中耐力素质测试指标的有效性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体育学刊》2005,12(5):36-38
耐力素质测试的指标主要有3种,其中台阶试验与运动耐力和最大耗氧量之间无高度相关,且与中跑得分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再次研究论证,不宜作为耐力素质测试指标;定量计时法(长跑)简便易行,健身价值较高,但影响成绩的因素较多,有时难以反映真实水平;20m节奏往返跑,既可有效测量人体的耐力水平,又有一定的健身价值,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健身健美过程中饮食的营养搭配及摄取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运动是锻炼肌肉最为有效的体育项目。研究表明,该项目对饮食具有严格的要求,科学的搭配和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对于当代大学生健身健美、增进健康、改善形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肌体、满足肌肉生成、达到健美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邓云  李玉华 《体育科技》2007,28(2):78-81
主要采用调查法、访问法等,阐述并剖析广西田径健身运动在体育健身领域内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经济、合理、实效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