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从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这一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及趋势,提出主题性信息共享空间为图书馆读者发展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立体化发展的载体,并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读者发展的主题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模式。文章最后概括了这种主题信息共享空间的几个特点,从而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和实践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信息共享空间的引入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利于缓和当前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低的尴尬局面,真正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图书馆在高校校园中的文化核心地位。文章从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出发,强调了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针对目前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科馆员和信息共享空间优势互补自然融合而成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的内生增长点。图书馆传统组织架构阻碍了知识服务的实现,需要以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为切入点.借鉴事业部制来构建以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为组织单元的新的图书馆组织架构,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出发点,介绍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国内外研究历史,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模块化模型;最后对信息共享空间在新的信息技术形势下的发展——学习共享空间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构建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息共享空间战略规划与战术策划——以香港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规划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是我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战略规划与战术策划,为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了建设性解决方案。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2期本期话题“信息共享空间”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信息共享空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共享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兴起的一种服务创新模式,目前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简单分析美国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应融合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理念,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加强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完善质量跟踪和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我国大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信息和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实例,分析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方案,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为同类型大学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途径。建立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适应信息环境发展的需要,既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阐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含义及特点,对校企合作建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构建方案和管理运行方法,为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适应学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简介了信息共享空间的产生和涵义后,分析了研究型综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要素,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为例,介绍了研究型综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情况、实施效果,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